■莫璐璐
(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4地質大隊貴州都勻558200)
貴州福泉大灣鎳多金屬礦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分析
■莫璐璐
(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104地質大隊貴州都勻558200)
隨著找礦技術的優化及創新,鎳多金屬礦的找礦技術呈現出一定的發展規律,通過技術的優化及實踐經驗的分析,發現了找礦技術的發展前景。文章在分析的過程中,將貴州福泉大灣作為研究的對象,對其多金屬礦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進行了探究及分析,旨在實現找礦技術的高效發展。
貴州福泉大灣 鎳多金屬礦 成礦規律 找礦遠景
貴州省福泉大灣位于云貴高原的東部,屬于貴州高原并向廣西丘陵盆過渡的斜坡地帶,礦區地勢呈現出東西低、中間高的地形狀態,最高海拔1463.5m,而最低點位于礦區外圍北東部的巖根河河床,海拔為1047.5m,最大高差416m。貴州省地礦局104地質大隊通過對該礦區鎳、鉬礦的勘查,發現區域中存在較好的鎳多金屬找礦遠景,工作中通過對地形地貌、鎳多金屬礦的特點及找礦規律的綜合分析,構建系統性的找礦方法。文章將貴州福泉大灣礦區中的鎳多金屬礦的礦床成因以及找礦標志進行了分析與綜合研究,構建系統性的找礦方法,旨在提升找礦方法的創新發展,并為找礦的科學發展提供依據。
1.1礦床的成因分析
對以往鎳多金屬礦成礦原因的分析,在該區域礦床成因分析的過程中,其成礦現象可以與湘西、黔北、黔西北等地區進行對比。貴州福泉大灣的成礦礦物源主要是由海底噴流系統,在以往海底超基性巖或是基性巖中萃取得到的,并逐漸形成了含礦熱液,這些含礦熱液通過古斷裂上升至一套近—遠濱相的黑色沉積建造,造成了寒武紀梅樹村期一次大范圍的缺氧事件,從而出現了較好的聚礦和造硫作用,與此同時,在黑色巖系中,出現的高炭質具有較為強烈的還原性以及吸附性,通過對這些物質的有效吸附形成了鎳、鉬等多種金屬元素有利的成礦場所。[1]
1.2找礦標志內容
對鉬礦資源的分析,在找礦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種標志性的內容:第一,層控標志,黑色巖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了區域中含礦層的分布,是尋找鉬礦資源的重要標志。第二,巖性標志,主要是指礦體的底板呈現出均勻的黑色炭質頁巖,礦體頂板中相關物質的分布具有條帶狀的特點,礦體牛蹄塘組的下部約0—2.01m處會直接產生在震旦系燈影組白云巖之上。第三,圍巖蝕變標志有黃鐵礦化以及弱重晶石化等。
2.1地質找礦中磁法分析
對于一些找礦區域而言,區域中的物質特點具有一定的磁性差異,通過對這一區域地質特點的分析可以進行數據的整理,通過信息的運用可以獲得區域中的找礦信息。對于磁鐵礦的化基性巖以及銅鎳礦物質的磁性相對較強,區域中的背景主要將負磁性作為基礎,其中的基性——超基性巖漿的正磁性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通過實踐經驗的積累可以發現,磁法是礦區找礦技術中較為有效的技術手段,其勘測效果相對較好,運用成本相對較低,因此,通過這一技術的運用可以為找礦技術的優化提供依據。[2]
2.2地球化學找礦模型
地球化學找礦是與礦床成因緊密集合的技術形式,礦區中與基性——超基性與相關聯的元素有Cr、Co、Cu、Ni等,其元素的系數都大于1,而Au、As等元素的系數相對較小,說明該區域中的巖漿巖主要以深源的基性為主導,也就意味著區域中的成礦背景及成礦條件相對良好。如果區域出現了深源的Au保存,說明區域中的存在著富集成礦的可能;當出現As以及Sb富集系數相對較低的狀態,也就說明區域內并沒有成礦的可能;當檢測結果顯示區域反應構造中的Hg富集成礦系數相對較高,說明該區域中的地質構造對礦區的成礦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所以,在這一環境下與基性——超基性相關的元素具有較為良好的找礦前景。
2.3綜合礦化信息的運用
對于找礦靶區而言,主要是在總結礦床或礦點特點的基礎上,對成礦背景、成礦條件以及成礦規律進行總結,并對相關礦床物質進行分析中具有價值的區域,因此,在整個區域選擇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種因素:第一,對于已經獲得已知礦床成因類型、成礦規律等進行技術性的認識;第二,該區域中的成礦地質背景及相關條件、礦床的環境構建等都可以實現系統性的展現。第三,物化探異常,通過對物化探信息特征以及分布特點的分析,可以科學認識到成礦條件等。因此,在綜合礦化信息分析的過程中,其礦區靶區的成礦信息應該有效結合地質找礦以及地球找礦技術,通過對其成果的分析,發現區域礦資源的找礦標志、成礦規律以及成礦條件等因素,并通過對區域信息的綜合性分析,進行成礦資源的預測及分析,從而實現綜合礦信息的優化處理。對于磁異常的礦化區域,應該對其分布空間進行分析,有效縮短礦區范圍,從而進行找礦技術的優化處理。如果在礦資源找礦的過程中,發現礦床出現了入巖、構造、地層等條件的控制,應該對其區域的特點進行分析,結合物理特點、地球化學特點等技術,進行找礦技術的優化,發現找礦的標準因素,從而實現找礦技術的優化。[3]
總而言之,隨著找礦技術的優化及創新,應該認識到通過找礦技術的基本理論分析,對找礦區域構建針對性的找礦方法,從而對找礦技術的優化運用,并為找礦的綜合性發展提供依據。文章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貴州省福泉大灣礦區的找礦技術具有較為良好的找礦遠景,通過對區域成礦特點的分析,從已知礦床、礦點入手,將區域的地質背景作為研究的重點,分析區域內多金屬的成礦特點,并為集中找礦規律,并通過綜合性技術手段的運用,開展區域成礦的預測工作,并構建科學化的找礦技術手段,通過對區域現狀的優化分析,制定針對性的找礦方法,從而為中找礦技術的優化及創新提供科學依據。
[1]曹圣華,王卓,樓法生,黃建村,熊偉.西藏岡底斯中部鐵銅礦成礦規律及找礦遠景分析 [J].地質學報,2014,11:2108-2118.
[2]王睿.云南省河口縣昵博銅鎳多金屬礦成礦地質背景及找礦靶區優選 [D].昆明理工大學,2013.
[3]丁星妤,戴塔根,劉曉瑋.滇東南南部多金屬成礦帶找礦潛力分析 [J].吉林大學學報 (地球科學版),2012,06:1730-1739.
P62[文獻碼]B
1000-405X(2016)-7-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