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翔
(甘肅煤炭地質勘查院 甘肅 蘭州 730000)
深部煤炭勘探技術的研究及分析
■彭翔
(甘肅煤炭地質勘查院甘肅蘭州730000)
煤炭資源是我國重要資源,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煤炭資源仍舊是主流能源。但是受到煤炭資源總資源量和礦區地質環境的影響,深部煤炭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發現和利用。為了緩解煤炭資源的需求情況,促使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需要科學的展開深部煤炭勘探技術,實現煤礦深部找礦。以下本文就深部煤礦勘探技術展開探討,結合甘肅某礦區的實際情況,著重對深部煤炭勘探技術進行闡述,旨在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參考,促使煤礦深部找礦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提升,有效的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
深部煤炭深部找礦勘探技術煤礦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與完善,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利用質量不斷增加,但是受到煤炭資源總量和煤炭開采技術的影響,使得部分區域的煤炭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探查和開采,使得部分礦區的煤炭資源的開采總量不能達到煤炭資源的資源量。為此需要科學的展開深部煤炭勘探技術,對新區、老礦區和老礦區外圍進行深部煤炭勘探,從而有效的發現潛在的煤炭資源,提高煤炭資源的開采量。針對深部煤炭勘探的模式和煤炭勘探技術進行闡述,提高煤礦煤炭資源的開采率,實現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積極推動煤礦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深部煤炭是煤礦中的沒有明確探明的部分,實際的開采過程中,十分容易被忽視,不能充分的開采,影響整個煤礦的開采總量,制約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因此,需要科學的對煤炭勘探技術進行分析和應用,發現深部煤炭資源,實現深部煤炭的開采和利用。
1.1礦區概況
以甘肅某礦區為例,該礦區主要以第四系地層為主,覆蓋面積可以達到50%,并伴有露頭發育,且伴有大量褶皺結構,其中礦區內部的褶皺結構主要以不對稱詳細構造和疊加褶皺構造為主,偶有平推斷層,礦區主要以生產煙煤和褐煤為主。礦區在開采過程中,主要采用邊采邊掘的開采方式,實現對煤炭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經過長期的開采后發現,礦區的開采量與資源量的存在一定的差異,證明存在深部煤層,為了提高礦區的開采率,該礦區采用深部煤炭勘探技術,采用地面地質法、鉆探法、物探法等技術,實現對深部煤炭的勘探,為深部煤炭開采提供數據基礎。
1.2深部煤炭勘探技術
(1)地面地質法,主要是對野外出路的地層的延性進行分析和解讀,并結合每天地質的相關的理論,對深部煤炭的性質等進行分析和解讀,采用類比、剖面、推斷法等進行綜合使用,對深部煤炭的資源量和開采前景等進行預測,提供良好的數據質量,為深部的煤炭開采提供參考。該工程在實際的深部煤炭勘察中,科學的對遙感地質填圖和剖面法等進行綜合使用,對該區域的深部煤炭進行估算。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具有投資少、周期短的特點,但是受到勘探效果不夠明顯的特點,可靠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2)鉆探法,主要采用鉆孔取芯的方式,采用巖芯樣品,并通過巖芯樣品的分析和實驗,從而獲得具有代表性的深部煤炭參數,確保其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鉆探法具有精度高,通過測試可以獲得品味和煤質的相關參數。該礦區在實際的煤炭勘探中,結合鉆探技術,采用鉆探取芯的方式,獲得關系深部煤炭的相關參數。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受到鉆芯成本高和周期長的影響。
(3)物探法,主要是對深部煤層的基本性質進行分析,科學的對地球物理物探法、地震物探法等對地球物理場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和觀測,從而有效的獲得礦區深部的煤層情況。深部煤炭勘探技術主要有重力、磁法、地震等物探方法,有效的提高勘探質量。該礦區在實際勘探中,采用地震勘探法,實現對深部煤礦的勘探,有效的提高了礦區的煤炭資源開采量。
分別對老礦區、新礦區及老礦區外圍延伸部分的深部煤炭勘探模式進行分析,促使礦區的深部煤炭勘探技術水平和技術質量可以得到提升,提高煤炭資源的開采率。
2.1老礦區深部煤炭勘探模式
老礦的每部煤炭勘探模式可以分為兩種模式分別時老礦區深部不同煤層勘探亞模式,老礦區同一煤層深部推覆倒轉亞模式。在實際的老礦區深部煤炭勘探過程中,需要科學的結合煤礦的地質情況和,結合以往的地質資料,在生產井內展開勘探工作,針對不同煤層,需要明確煤層的垂向變化規律,結合鉆探和物探技術,使得不同煤層的治療可以獲得。針對同一煤層的情況,需要科學的對煤層的產狀和褶皺等特征進行分析。由于老礦區深部煤炭勘探受到空間的影響,需要科學的應用勘探技術,提高勘探質量。
2.2新礦區深部煤炭勘探模式
由于新礦區處于投產階段,巷道等掘進不夠全面,展開深部煤炭勘探時受到地質資料有限,勘探難度較高的影響。需要科學的對已有的地質資料進行分析和解讀,科學的實施數據處理,明確礦區的煤層走向和產狀。并結合地面勘探技術,科學的對鉆探法進行應用,促使新礦區深部的煤炭情況可以被估算和分析。
2.3老礦區外圍延伸深部煤炭勘探模式
老礦區外圍延伸部分的地質資料不夠全面,該煤礦的老礦區外圍延伸存在褶皺和斷層的存在,導致煤層出現不連續的情況。僅管資料不夠全面,但仍舊與已探明的煤層具有一定的相似度,通過勘探技術明確深部煤層的構造情況和具體的地質情況。采用地面地質法結合鉆探技術的方式,促使煤層的及其鄰近煤層可以得到探明,從而有效的提高深部煤炭的勘探質量。
煤炭資源是現階段國內的重要資源,但是受到資源量和煤炭資源儲量的影響,煤炭資源的開采量有限。為了提高煤炭資源的開采率和利用率,需要科學的對深部煤炭資源進行勘探,采用有效的深部煤炭勘探技術。結合甘肅某礦區的實際情況,對新礦區、老礦區及其老礦區外圍延伸的深部煤炭勘探模式進行分析,促使深部煤炭可以得到有效的探明,為深部煤炭開采提供基礎,積極推動煤炭資源的開采率和利用率的提高,實現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1]胡水根,張平松,嚴家平.綜合地球物理勘探技術保障煤礦深部資源的科學開采 [J].煤礦開采,2011(16):31-34+61.
[2]虎維岳.深部煤炭開采地質安全保障技術現狀與研究方向 [J].煤炭科學技術,2013(41)1-5+14.
[3]丁燕,陳彥飛.深部煤炭勘探模式淺析 [J].煤,2014(23):70-71.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9-204-1
彭翔(1988~),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煤田地質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