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平 郭海明 張啟梅
(青海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 青海 西寧 810099)
淺析現代遙感技術在地質找礦中的應用
■李云平郭海明張啟梅
(青海省第五地質礦產勘查院青海西寧810099)
近幾年來,礦產資源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的瓶頸制約越來越明顯,尋找一種先進、科學的現代地質找礦技術逐漸成為礦產行業工作焦點。在這種背景下,以現代遙感技術為主的地質找礦新方法逐漸人們關注,究其原因是它的應用大大降低了地質找礦難度,提高了找礦效率。本文從現代遙感找礦技術內涵和作用入手,深入分析了它在地質找礦工作中的具體應用情況。
現代遙感技術地質找礦應用分析
隨著找礦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地質找礦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遙感技術是找礦過程中的常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大幅度提高了找礦的質量以及效率,因此,被相關行業人士大力認可。為了更好地幫助人們認識遙感技術在找礦過程中的作用,對遙感技術在找礦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遙感技術也就是指通過電磁波、紅外線以及可見光等來對目標物進行探測,從而對遠距離的數據信息進行采集。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也將許多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遙感技術當中,這就使得遙感技術的應用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其中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現代遙感技術的主要應用手段之一,它有機的將傳統的地質調查方法和遙感技術相結合,這就使得人們在礦產調查的過程中,其應用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進而促進了我國礦產行業的發展。
遙感技術地質找礦的依據以及基礎。遙感信息特別是其中的綜合信息,地質內涵與物理基礎都比較豐富、堅實,上述因素決定了地質找礦工作具有以下特點:(1)較強的宏觀性;(2)波段比較多;(3)豐富的信息含量;(4)強烈的立體感;(5)便于定位。對遙感影像進行分析,光譜特征與構造等特征是合礦結構以及載體的標志。地質構造對礦產形成與產出有一定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太空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遙感技術在國內各行業得到進一步推廣,遙感地質技術人員在不斷工作和實踐中各項技術不斷提高,其礦產勘查應用優勢和成都也得到更進一步的加強。就當今工作實踐得出,現代遙感技術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地質研究理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時大大節約了礦產行業工作經費,提高了生產效益。
2.1直接應用
目前,我國還處于現代遙感技術找礦應用的初期,這一階段人們更多的是將現代遙感找礦技術的優越性和優勢作為研究重點。比如遙感技術在找礦技術中的區域性、直觀性以及數據的準確性,由此可說這種方法的應用有效地避免了傳統礦產勘查技術應用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正是因為遙感找礦技術存在上述種種優越性,使得地質工作者對這一領域研究不斷加強,掀起了現代遙感地質找礦技術鉆研熱潮,極大推動著我國礦產資源開采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但隨著找礦技術的不斷鉆研和發展,特別是以深部找礦為主的找礦新方式研究,使得遙感找礦技術的應用局限性變得越來越明顯,這種局限性在目前的工作中主要表現在:(1)遙感影像反映的主要是地表信息或淺部信息在地表的反映,而找礦不僅需要地表信息,更需要深部信息;(2)多光譜遙感技術由于屬寬帶光譜,光譜分辨率低,雖然取得一定找礦效果,但缺乏普遍意義上的直接找礦價值;(3)遙感技術雖然在基巖裸露區識別巖性、構造的效果很好,但在植被覆蓋區識別地層、巖性的效果很差。
針對上述局限性,遙感地質工作者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開發了多源地學信息集成技術,以探索解決礦產資源勘查由地表轉向深部隱伏礦床的必然趨勢與遙感主要反映地表或淺部信息本質特征之間的矛盾;開發了遙感弱信息提取技術,以期直接從多光譜遙感圖像上提取礦化蝕變信息,來探索遙感直接找礦的技術與途徑。
2.2后遙感找礦技術的應用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找礦工作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各種影響招工工作的因素不斷明顯,比如露出地表的礦產量不斷減少,這讓找礦工作的目標逐漸由地表向地下深處轉進,找礦難度愈來愈大,但是各種地學手段取得的信息資源卻愈來愈豐富,為遙感信息與其他地學信息的集成創造了條件。而后遙感技術有利于發揮遙感找礦的技術優勢,發現用常規地質方法很難發現的地質體和地質現象,為找礦提供新的依據。因此,要盡量引進新型探測技術的數據源,開發先進圖像處理方法,并要深化對遙感信息的理解和詮釋。同時,后遙感應用技術可以通過與傳統地質方法的集成,來彌補主要反映地表信息、受植被干擾大和解讀不確定性等不足,面對盲礦和深部礦床的難題,如何提高遙感找礦的效率和實效將成為地質工作者新的奮斗目標。
2.3提取地質構造信息
一般情況下,地質礦產主要是由各種地質構造的不同運動產生的。例如,火山或地震活動等。通常情況下,礦產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各種地質構造邊緣位置或產生變異的部位,很多重要的礦產主要分布在不同板塊的結合位置或鄰近邊界的地帶。從形成時間上分析,其同地質構造的運動時間是保持同步的,礦床的分布會因為地質構造運動的變化而產生變化,并且,呈現出了帶狀分布。借助遙感技術從事找礦工作,主要就是利用這一特征進行尋找工作。如,在礦物質的形成范圍,借助線性影像對對應的信息進行高效提取,同時,還可以對火山結構以及盆地等地質影像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并從其中提取出找礦需要的有用信息,從而結合相關的影響因素,綜合評定礦物的儲備以及類型等相關特性。
總而言之,地質找礦工作中,現代遙感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該技術一方面可以保證地質找礦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大量的找礦時間、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地質找礦工作的成本被大大降低。但不能忽視的是,地質找礦過程中,找礦技術人員必須要提前熟悉遙感技術的特征,在應用遙感技術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應用方式,為了推進我國地質找礦事業的快速發展,必須將影響找礦工作的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保證找礦工作的順利進行。
[1]王楠.欽-杭結合帶中段湘南-桂東北地區斷裂構造遙感解譯及定量化分析 [D].首都師范大學,2013.
[2]劉寧寧.多源遙感影像在東昆侖成礦帶東段地質構造解譯與成礦預測中應用 [D].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2015.
[3]孫寶生,張曉帆,陳川,焦旭來,楊向榮.RS和GIS技術在新疆地質和礦產資源評價中的應用 [J].新疆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02,03:333-340.
F407.1[文獻碼]B
1000-405X(2016)-9-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