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遼寧省第五地質大隊 遼寧 營口 115100)
探究如何更好地進行地質礦產勘查找礦
■李勇
(遼寧省第五地質大隊遼寧營口115100)
礦產資源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近些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然而,在地質礦產勘查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并未得到妥善的解決。本文簡要分析了地質礦產勘查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
地質礦產勘查措施
1.1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人才的不足
我國地質勘查正處在一個由興旺邁入萎縮的發展階段。相比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地質礦產勘查成果產出而言,八十年代之后,基本上沒有大的礦產成果產出。而這種狀況導致了很多技術工作人員的轉行,甚至整個地質團隊也從事其他行業。經過這么多年,以前的老技術人員,從年輕到中老年,專業知識已經放棄多年,專業知識沒有更新。和新的年輕的地質院校的地質技術員重組以來沒有跟上專業技術,所以,造成了地質技術人員的匱乏,甚至可以說造成了技術人才的斷層。事實上,地質勘查又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工作,假如不具備相應的實踐經驗,對于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學生而言,是無法勝任的。現階段,我國地質勘查技術工作人員的增速遠遠落后于實際的地質勘查工作需求,導致了產/線勘查技術工作人員的短缺,為了滿足地質勘查工作隊伍的健康發展需求,國家應該加大培養實踐能力強、理論知識豐富的地質勘查人才。
1.2地質勘查經費不足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廣大老一輩地質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的地質礦產勘查工作起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打破了西方學界所謂中國是個資源貧乏國家的論斷,為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建設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保障。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礦產儲量的年增長率日趨緩慢,對地質勘查工作的投入呈現緩慢增長的態勢,但是相應的投入結構并不平衡,與新形勢下要求的地質勘查投入相比,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未能建立完善的地質勘查工作投入體系,公益型地質勘查工作缺乏了長效體系,這樣就會造成政府投資公益型地質勘查工作重點與范圍的不明確。沒有破除由中央財政承擔公益性地質勘查經費的模式;缺乏完善的商業性地質礦產勘查市場,相應的投資環境也比較差,沒有形成對固體礦產勘查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模式。所以,在開展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加強相應的深化改革,增加一定的經費投入,擴展地質礦產勘查工作的范圍與規模,進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
1.3新勘查技術應用的不足
現階段,地質礦產勘查的技術主要包括深部鉆探、衛星遙感、信息技術及計算機處理、地球化學勘探等。隨著各種勘查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相應的勘查設備也在進行著不斷的更新,在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使得地質勘查工作人員在進行地質勘查工作的過程中面臨了更大的挑戰。部分勘查單位依然采取一些相對傳統的勘查技術,現在使用的大多數設備,地質部門是80年代的產物和過時的老化設備,技術含量低,工作效率很低。針對衛星遙感、地球化學勘探等新技術的應用,還沒有熟練掌握,很難實際運用到勘查工作當中,進而也就影響了勘查工作的全面展開。
2.1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
在二十一世紀的競爭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在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中,首要完成的任務也就是人才的培養。在培養專業人才的時候,一定要加大各科研院校對勘查類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使其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專業業務技能以及相應的實踐能力,進而擴展地質勘查的隊伍。其次,一定要定期對從事勘查工作的技術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特別對于一些資歷比較老的技術人員來說,由于知識比較陳舊,在使用新的技術和設備時,往往很難適應,對于這種情況,公司要舉行專門的技術培訓,對相關技術人員進行學術講座、再教育和技術培訓等活動,并且形成一定的制度,推進知識的更新,促進知識技術的交流和知識滲透,在各個方面進行培養,提高工程地質勘察技術工作人員的技術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質。
2.2加強創新地質勘查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彈性波理論和電磁波理論的基礎上,出現了一些新型的工程生物勘探方法,而且開發出了和物探方法相互配合使用的數據采集設備,具有價格低、勘察速度快、信息量大等方面的優點,和普通的鉆探方法相比,使用工程物探技術具有節省時間、節省費用、地形要求低、勘探準確度高等方面的優點。
2.3提高地質礦產勘查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地質礦產勘查的對象也在發生著轉變,由淺部礦體、露頭礦體轉變為深部礦體、隱伏礦體。經過多年的開采,原來的礦山已經無法滿足我國現在對礦產資源的實際需求,并且隨著開采時間的延長,相應的礦產資源也在逐漸減少,在一些礦山區域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資源枯竭現象,對生產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為工作條件與性質的限制,地質礦產勘查工作屬于相對艱苦的行業,并且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此國家需要充分注意到地質勘查工作人員的難處,加強這些工作人員的薪資與福利待遇,唯有這樣才能留住地質勘查人員。此外,從一定意義上而言導致地質勘查人才短缺的關鍵原因是地質勘查單位缺乏留住人才與吸引人才的實力,而健全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是地質勘查企業吸引人員的基本制度,這也是解決產/線地質勘查技術工作人員短缺的根本手段。
綜上所述,在地質找礦工作中,地質礦產勘查是找礦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加大地質勘查人才培養力度,加強地質勘查工作人員的薪資與福利待遇,加強創新地質勘查技術,確保工程建設高效、安全的運行,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
[1]易宗旺,淺談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原則與方法創新 [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
[2]趙煒,鉆探技術在深部礦產勘查的應用 [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
P62[文獻碼]B
1000-405X(2016)-9-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