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秋
【摘 要】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的背景下,小學教育受到大家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如何使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逐漸滲透,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國是傳統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但是目前的情況不容樂觀,很多的學生受到外國文化的吸引,逐漸遠離本國的傳統文化的學習,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正在流失,缺乏傳承。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充分探究如何把傳統文化的教學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使學生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得傳統文化能夠發揚光大。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就小學語文中傳統文化的滲透進行了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傳統文化 探究分析
在當前實行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大家普遍提倡對學生實行素質教育,想要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素養,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這需要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與學習活動中對學生進行不斷地實踐教學,通過學生的不同表現來進行教學模式的改良,在不斷地反思中實現創新性教學,從而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我們應該如何促進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筆者結合自己近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簡要談談如何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
一、合理進行情境創設,為學生創造一個積極的文化氛圍
在小學語文的傳統文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形式創設有趣合理的情境,來營造一個輕松、自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相信學生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會不由自主地放松自己,充分進入到文化經典的學習。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利用豐富的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情景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其豐富的魅力。接下來作者將結合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際教學進行列舉說明。
例如,在小學五年級語文詩歌《牧童》的教學中,教師首先介紹了詩人的生平背景,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通過一個“八仙過海”的故事來進行導入,傳說八仙中的呂洞賓就是這首詩的作者,然后通過教師一步步地講解,使學生逐漸進入作者的了解環節。呂洞賓原名呂巖,是唐代人。他年輕時為了科舉考試苦讀詩書,后來高中成了縣令,后來由于爆發了農民起義,社會動蕩,天下戰爭紛起,禍事戰亂多生,呂洞賓不得不帶著自己的家人躲進了深山中生活,在傳說中他最后得到升仙,成為了傳說中八仙之一。就這樣,教師漸漸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造一個適當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內容的學習,既讓學生學習到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故事,又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了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中的滲透。
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學哪一門學科,對于學生來說興趣都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相對于語文學科這種理論知識較多,會相應的缺乏趣味性的學科來說,我們更加需要通過利用一些有趣的輔助工具來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技術可以充分運用其豐富的媒體形式如圖片、音樂、動畫、視頻等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問題的探究中并進行思考,最終提高學習效率。。那么在小學語文傳統文化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下來筆者將舉實例進行說明。
例如,在進行《三字經》等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教學中,教師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引入專門的教學視頻,在視頻中包含有人物圖片、動畫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再加上教師對內容生動地講解,結合一定的口訣,相信一定可以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并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如果能夠引發學生我國經典文化的興趣,就可以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一個基礎,促進學生的全面文化素養的發展,并且還能使我國的經典得到更為廣泛的傳頌,得到大家的傳承與弘揚。
三、從教材中的古詩詞出發,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方面的領悟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表達的形式種類多樣,表達的情感也豐富動人。在進行傳統文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詩歌經典中所表達的感情,去探索其中的意境,使學生在體會真切感情的同時深入其中,進行自己的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前的充分備課,在網絡上搜索詩詞經典的相關內容,例如作者、時代背景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陶冶情操。
例如,在小學二年級上冊的古詩兩首教學中,《回鄉偶書》就可以成為一個教學的案例。首先,教師讓學生通過教材中的注解以及介紹,自己對詩歌進行預習解讀。然后在上課的時候通過提問來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接下來教師可以對學生結合生活創設情境,例如提問學生:如果你是作者,你在離開家鄉幾十年后,再次回到故鄉,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通過學生自己的設想,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主動中學習傳統文化。
【結 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小學語文的傳統文化滲透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基本語言文字能力,還要利用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去引導學生培養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通過對經典的學習來更進一步地了解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雖然這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是相信通過以上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會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學習經典中培養自己的文化鑒賞以及審美能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
【參考文獻】
【1】吳珊.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文學教育,2011(11)
【2】黃宇峰.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構建【J】.新課程學習,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