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霞
有效提問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關鍵。縱觀當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我們不難發現課堂提問教學環節問題多多,甚至出現大量的無效提問現象,導致課堂無生氣,無趣味,教學效率低下。筆者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地理論學習,向前輩請教,并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問做了大膽有益的嘗試,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拋磚引玉,共同提高。
一、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知疑,所以教師在向學生進行提問的時候,不僅僅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進行,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講,教師的提問還應該易于讓學生理解,當然,同時,在問題中,還需要設置一定的阻礙,以此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思維,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之下,讓學生最終找到答案。這樣的提問方式,才能夠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而教師通過設計一系列極富挑戰性的問題,來把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探究欲望充分激發出來。
教師在向學生教授《落花生》的這一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向學生介紹這篇課文的作者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告知學生,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許地山,而他的筆名就叫做落花生。在此之后,學生必然會對落花生這一筆名和落花生這篇課文聯系起來,那么,這時候,教師可以這樣提問:作者為什么用自己的筆名,來作為文章的題目?這樣的問題,看似簡單,但實際上,能夠有效的把學生引入到課文中。
二、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
啟發性的問題,不僅僅能夠把學生的探求欲望激發出來,從而促使學生思維意識的發展;而且還能夠促進學生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從而促使學生思考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當然,小學教師在采用啟發式提問的時候,可以通過多種平臺來進行,以小問題,來為大問題的解決打下基礎。
教師在向學生教授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對魯迅先生有一個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對其做出評價。而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往往就是:對于魯迅先生來講,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回答起來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教師在這時候,可以通過啟發式的問題,來對學生給予啟發,比如:魯迅先生對待民眾的態度是怎樣的?而他對舊社會的態度,對敵人的態度又是怎樣的?通過這樣的提問,來啟發學生從這些方面入手。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把問題解決,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再遇到了相同的問題,學生就知道怎樣入手。
三、提出具有趣味性的問題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很容易滿足,只要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他們往往就能夠興奮很久,而這樣的興奮感,對其今后的發展也會有促進作用,能夠讓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一直自信滿滿。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的好奇心很重,對很多事情都會感到好奇,而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是很強的,但是,他們不能夠堅持,這一點,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講,表現的更是明顯。所以,對于小學教師來講,在進行問題的設計的時候,要立足于學生的這種心理,設計出符合學生生理的問題。趣味性的提問,要求教師在提問的時候,不管是面部表情,還是肢體語言都是可以有效發揮作用的,通過富有變化的面部表情,通過各種不同的肢體動作,學生就會覺得很有趣,從而積極地投入問題的回答中,而這樣的提問方式,也會讓他們覺得回答問題也是一件有趣且快樂的事情。
四、提出變直為曲的問題
首先,從變直為曲來看,直顧名思義就是直接的提問,而在這一提問中,為題十分明確,問點也十分清晰,所以,學生回答很容易。但是,這一提問方式,存在一個很大的不足,那就是問題不富有變化性,那么,學生的興趣也就無法調動,甚至永遠一個問題,會大大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可以通過變直為曲的提問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曲顧名思義就是間接性的提問,是從一個問題的側面入手,它實際上是用這一問題引發另一個思考。這樣的側面入手的提問方式,具有一個顯著的優點,那就是問題變得更生動,更有趣,韻味十足,耐人尋味。通過這種提問的方式,學生的思維就會被調動起來,不斷地擴展,學生也能夠積極且主動地投入到問題的思考中。舉個例子來講,教師在向學生教授《清平樂·村居》的這一篇課文的時候針對其中有一句“最喜小兒無賴”,這句話中的無賴,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提問這一詞語的意思,那么,肯定會顯得太過于直,太過于平,所以,針對這一問題的提問,教師可以適當的曲化,可以這樣想學生提問:既然這里作者說小兒子是一個無賴,那么,為什么還會招人喜歡?
其次,從轉順而逆來看,順顧名思義就是順著問,這種提問的方式,存在著一個很大的不足,那就是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拓展,不僅如此,教師接二連三的不斷提問,還極有可能使得學生出現思維的抑制現象。而逆顧名思義就是從相反的方向,從逆反的角度入手,讓學生站在矛盾的角度上,來回答教師的問題。這樣的提問方式,存在著一個顯著優勢,那就是通過對正反材料的相互比較,從而把一個相互對立的情境構建起來。這樣一來,就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從多種層面,從多個角度進行為題的思考,從而有效地促使其思維品質得到鍛煉。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經常地反思并改進我們的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環節。教師要不斷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設計出出色有效的提問。有效的提問不僅能夠達到教學目標,讓學生獲得知識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