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萍
【摘 要】
語文科目既是小學教學體系最重要的科目,也是最基本的科目,學好語文課程對于小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較大的幫助。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語文教學的形式越來越新穎化,這便表明語文教學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就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仍舊存在一些阻礙語文課堂發展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夠及時的解決,便無法實施新穎化的教學,更無法進行新的挑戰。本文筆者分析了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優化與創新的策略,期望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展能有所幫助。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 教學模式 問題優化與創新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個小學生都有責任和義務將此文化傳承下去,而學習好語文便是了解中國文化的第一步,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且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如此,學習語文知識還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只有語文學好了,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才有可能會達標。語文成績的優秀與否,會直接關系學生將來的發展。為此,絕大多數的語文教師一直在思索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也提出了較多的優化與創新的策略,但其教學效果都不太突出。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也提出了相對的解決策略,期望有助于小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1.未真正的重視語文教學
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第一,學生對語文學習不重視。當前的小學生由于語文是母語教學,便認為語文學與不學都沒有太大影響,會覺得沒有數學、英語等科目現實意義大,存在嚴重的意識錯誤。這種想法的產生便會導致學生語文課堂中不集中精力聽講,對待語文學習態度不端正,有的甚至會出現厭倦語文學習或者放棄語文學習的情況;第二,教師對語文教學不重視。教師在教學中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時常進行教學反思和創新,也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活動。以上兩種都是不重視語文教學的表現,這對于語文教學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2.未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學習計劃
眾所周知,“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是一樣,必定會存在學習能力、習慣、態度、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呈現的學習結果自然不同。但是教師進行教學之時并未意識到此點,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計劃。導致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目標、方式都是相同的,會導致班級中學生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這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且會阻礙師生兩者的共同發展。
二、如何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與創新
1.充分重視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
學校和教師必須充分的重視語文教學,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并將這種重視語文教學的意識傳輸給學生。然后,教師要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課前可以設計一些精彩的導入,或者講一些與本節課相關的作者的一些故事等,這樣便可以充分的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并認真的對待語文學習。當然,最重要的是課中導入一些有哲理的故事,其一可以讓學生感受學習語文的精彩,其二還可以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動力,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會更加濃厚,自然語文學習的效率會不斷提高。
2.實施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
前面提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教師必須創立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選擇一名“小教師”,讓這位同學自己選擇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教學,其他的同學認真聽講,以此輪回,每位同學都有得到“小教師”的機會。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訓練學生的膽量,也可以鞏固學生學會語文知識,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語文學習效果。再比如說,積極利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是指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布置不同的研究課題給不同的小組,小組進行研究討論,最終各個小組進行比賽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性以及思維性。教師還可以利用辯論賽、故事會等教學模式來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新的教學模式更適合學生的發展,學生接受的知識也會更全面。
3.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
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是朝夕便可以解決的,所以教師必須為學生制定長期的學習計劃。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根據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分階段學習計劃。可以分周或者分月進行,比如說這周達到記憶多少成語的目的,那么下一階段的目標可以是掌握閱讀多少讀量。這樣循序漸進的有計劃的實施合理的學習計劃,再加上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們的成績一定會提高起來。
【結 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之路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教師在教學之時,必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實現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志剛.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之淺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2】陸穎.淺議如何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