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華 王建

摘 要:燃料成本在線監控分析實現了發電企業燃料成本核算、實時核算及監控分析,能夠隨時根據燃料成本實際發生情況、趨勢及時調整采購策略及供煤結構,實現了燃料成本的可控在控,在實現指標監控的同時進行在線分析,為優化調整控制指標提供依據及方向;監控指標全面,內容豐富,實現涵蓋燃料全過程主要指標的在線監控;通過對數據進行提煉生成各種圖表,直觀的反應變化趨勢。
關鍵詞:燃料;成本;在線;監控;分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8.206
1 實施背景
(1)電廠經營精益化管理需求。近年以煤炭市場受國家政策、行業競爭、供求關系、運力等因素影響價格波動加劇。山西、陜西、河北、內蒙古以及山東省內等采購區域煤種、煤量、價格有所不同,造成燃料成本處于不斷變化中。
(2)隨著環保壓力的不斷增加,政府部門相繼出臺政策控制高硫煤采購。系統內更是要求入廠煤硫分含量必須低于上年完成指標,對于企業而言,適當摻配部分高硫煤是降低燃料成本的有效途徑。
(3)廠爐水分差、熱值差、標煤單價差等各項考核指標管控被動。建立燃料成本在線監控分析,對燃料采購進行精細管理,實時監測燃料成本變化,最終達到指標最優,成本最低的目的。
2 內容及做法
(1)對入廠煤進行單列結算。淄博公司對燃料采購進行精益化管理,合同調整為以單列方式進行結算,在填補漏洞,提高入廠煤質的同時,確保在線估算價格與實際結算價格一致。
(2)按照燃料精益化管理需求,借助廠內燃料管理系統提取數據,建立入廠成本核算數據模型。借助廠內燃料系統,收集、整理、匯總入廠煤數量、質量生成入廠量質基礎臺賬,建立數據模型,生成入廠煤量、質、價綜合數據庫,對重點關注數據進行提取,以表、圖方式展現,實現入廠成本在線監控。根據當月成本在線數據,核算年度累計成本,實時監控年度累計成本與承包指標差。
(3)建立標煤單價變化分析模型,對當月在線成本與計劃指標、上月實際完成指標進行比較分析。
1)總量的環比、計劃比,分析煤價變動的主要因素,分析到廠總量中熱值、車板價、雜費對總成本的影響變化。2)拆分山西、陜西、內蒙古、山東、河北等煤炭采購區域,按照不同區域價格分別進行環比分析,了解變動趨勢及采購比例,分析價格變動中熱值、車板價、雜費的影響比例。3)拆分貧瘦煤及煙煤采購比例,按照不同煤種價格分析煤種采購量對當月煤價的影響,分別分析煤種環比變化中熱值、車板價、雜費對煤價的影響。
(4)對入廠硫分進行實時監控,作為優化入廠成本指標的重要途徑,指導部分高硫煤采購量,根據入廠煤硫份在線數據核算年度累計硫分指標,實時監控與年度承包指標差。
(5)根據月度煤炭發運計劃核算在線計劃兌現,重點關注兌現率較低或遲遲不見發運的區域。
(6)核算入爐成本。入爐煤耗計算應以正平衡方法為主,反平衡法校核。。燃料耗用平均單價采用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按照月度總耗用量和平均單價計算出耗用金額結轉燃料耗用成本。核算累計入爐成本,重點關注入爐成本與年度承包指標差。
3 實施效果
(1)通過入廠煤成本核算在線監控,實時關注當月成本,準確把握煤價在線變化,及時指導調整采購策略和供煤結構,入廠煤價逐步降低。通過對比分析發現不同區域不同煤質到廠煤價對于入廠成本的影響較大,對此,通過優化調整各區域之間不同煤質的采購比例降低成本,調整過的重點項目一是調整高熱值、低硫煤的陜西榆林與低熱值、高硫的山西同煤比例,進行匹配發運;二是增加價格較低的山東區域采購比例;三是大幅調整長協采購量等措施使入廠成本有較大幅度降低,全年標煤價同比大幅降低,節約了燃料成本。
(2)各項考核指標可控再控。1)入廠煤累計成本控制。通過控制當月成本指標優化入廠累計成本,通過觀測實時累計成本走勢及時指導當月發運優化調整,將入廠累計煤價控制到承包指標以內。2)入廠煤含硫量指標控制。通過在線監控掌握當月及累計入廠煤含硫量指標,根據情況及時調整入廠煤硫分含量達到最優值。3)入爐煤成本核算。在線監控中隨著入廠煤量的不斷增加,入爐賬面成本在不斷變化,從而可以判斷入廠每一批次煤炭對于入爐成本的影響。并可以在線了解,廠爐熱值差、水分差以及庫存三個因素對于當月入爐與入廠標煤單價差的影響,根據指標變化及時通知相關部門重點關注調整相關環節,達到控制燃料系統指標的要求。通過精益化管理,公司燃料系統各項指標均有所提升,獲得山東分公司燃料單項考核評價第二名的好成績。4)月度計劃兌現在線監控。跟蹤發運煤量不足區域,確定發運不足原因,各區域之間進行優化調整,拾遺補缺,確保月度計劃兌現率達到100%。統計上月發運本月到貨情況,及時剔除影響本月成本異動因素。煤炭月度計劃通過對于煤炭市場的研判,對煤場庫存煤量進行調整,降低煤場庫存即減少煤炭儲存損失又降低占用資金,2015年煤場評價庫存煤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近半,燃料占用資金5258萬元。
燃料成本在線監控分析明確了燃料采購側重方向,精細化指導便于摻配的采購比例,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使燃料管全過程主要考核指標得到控制。
作者簡介:劉芳華(1970-),男,山東東營人,主要從事:燃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