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限塑令實施7年不痛不癢,超市賣塑料袋可年賺千萬元】“限塑令”在我國實施7年多,但效果并不明顯。在不少超市僅靠出售塑料袋每年就能賺千萬元,限塑令甚至淪為了“賣塑令”。環保購物袋賣3~5元甚至更高,使消費者難以承受,成為“限塑令”執行過程中最大的難點。
@合肥凌斌:教書匠關于公積金利率調整的認識:1.規范了公積金增值收益率,為公積金銀行的成立提供了充分條件。2.打通了財政與銀行的通道,為公積金資金與銀行資金的互通互用提供了必要條件。3.增加了繳納公積金的吸引力,為公積金制度改革(擴圍到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基礎條件。
@證券時報網:【微信提現收費銀行喊冤,Apple Pay攪局移動支付】近日,Apple Pay正式上線。在Apple Pay強勢入局的當下,微信提現收費之舉顯得格外惹眼。銀行和銀聯正期待以手機為支付載體,于“無形”中提升刷卡量。移動支付硝煙再起。
@華凝文化瓦楞彩盒印刷包裝展:近年來,電子工業已是我國工業部門中發展速度最快、產業規模最大、外貿出口最多的行業,我國已成為世界電子產品制造大國和出口大國。電子信息產業在提速發展的同時,拉動了我國包裝產業的快速發展。
@中國噴墨網官方:【噴墨印刷發展邁入“瓶頸期”】目前的噴墨市場就像中國經濟一樣,也遇到“三期”疊加,瓷磚市場惡化整合期、機器普及飽和期和技術創新瓶頸期。因此,預測2016建陶市場依然艱難,競爭仍然慘烈。
@呂東源:大家真正關心的還是3D打印技術能帶來多大效益。我個人不主張3D打印技術過早民用化、低端化,國內外目前都不具備這個條件。工業級產生的高附加值更容易量化,如縮短了多少研發周期、降低了多少開模成本等。其實目前的瓶頸不是技術和價格,關鍵是市場的教育:第一,概念普及;第二,技術人才培養。
@包裝印刷產業網:云包裝和云印刷是印刷包裝行業互聯網化的方向,我們認為云包裝平臺將顛覆行業生態圈,有助于龍頭企業進行行業整合,實現行業的更有效配置,流量、服務、管理能力優秀者將勝出。
@印刷包裝客戶端:印刷作為舶來品,在中國已歷經30年的發展,盡管中國柔印的發展速度一直未盡如人意,但“襁褓”中的柔印卻一直備受業內人士呵護,正逐步走出柔弱的幼年期。材料技術、工藝技術的持續改善,使柔印一改以往印刷效果粗糙的形象,步入高印刷品質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