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陽




摘 要:該文利用廉價新型材料壓電陶瓷片共振時,能將與其直接接觸的水進行霧化的原理,設計制作了光路可視化的實驗裝置。該裝置可廣泛應用于光的直線傳播、折射反射定律、透鏡成像、望遠鏡的原理等涉及光路演示的有關實驗。
關鍵詞:壓電陶瓷片;共振;霧化;光路;可視化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6)3-0062-2
1 實驗原理
該設計針對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第四章中光的傳播原理、折射反射原理、透鏡成像規律等知識點[1],創新設計了利用新材料壓電陶瓷片共振時[2],能直接將與壓電陶瓷接觸的水霧化成微小的水珠產生霧氣,設計制作了光路可視化的實驗裝置。該裝置可以清晰地展示光的直線傳播、折射反射定律、透鏡成像、望遠鏡的原理等涉及光路演示的有關實驗。使學生對光學有一個全面的、立體的、可視的認知。
2 實驗裝置設計
圖1所示為壓電陶瓷共振霧化水電路設計示意圖,我們可以看到此電路分為變壓電源、壓電陶瓷振蕩器和簡易水槽三部分組成。使用時,可通過適當調節變壓電源上的變壓旋鈕,來控制水霧化的速度。圖1中左下插圖為壓電陶瓷振蕩器的實體圖,該設計選定型號為20 mm的壓電陶瓷振蕩器為本設計的霧化源,如插圖所示,其為圓環形狀,中間噴霧,驅動電壓為DC3—DC12 V,具有高轉換效率,霧化力量大和價格低廉等特點。
圖2所示為該設計整體實驗裝置的實物結構圖,其由透明性較好的有機玻璃和卡扣組成半密閉性空間,內置相關光學實驗所需的配套實驗器材,以普遍且價格相對低廉的激光筆作為光源。
4 教具使用方法
(1)此教具學生可以人手一套,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透明的外殼由卡扣和有機玻璃板組合而成,學生可拼裝箱子的大小,根據其所要探究的實驗,制作教具,并分析產生該現象的原因。
(2)教具可以結合攝像頭、投影儀等多媒體器件,進行演示實驗。
(3)教具進行光路演示時注意遮擋日光,效果更加明顯。
5 教具特色
(1)實驗設計的特色是利用新材料壓電陶瓷所固有超聲波振蕩特點,當振蕩電路的振蕩頻率與壓電陶瓷的固有振蕩頻率相同時產生共振,可以直接將與壓電陶瓷接觸的水霧化成微小的水珠從而產生霧氣。教具的最大亮點是實現了光路的可視化,打破了傳統的教與學形成的固定思維,巧妙地將看不見摸不著的光路呈現到學生面前。實驗設計更有助于學生觀察理解光學現象,同時也達到激發興趣、培養能力的目的。
(2)實驗裝置具有操作簡單,便于拼裝,現象明顯,使用安全,可演示大部分涉及光路的實驗,并能驗證一些生活中的現象。例如,舞臺用的追光燈是把光源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使透鏡發出平行光,然后照射在舞臺上。
(3)實驗裝置采用新材料,成本廉價,取材于生活,體現了物理源于生活、回歸生活的本質。
(4)可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具,從而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6 注意事項
由于實驗中用到了激光筆,使用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操作,不要相互照射,以避免損傷學生的眼睛。
參考文獻:
[1]郭棕嶺,王興芹.淺談光折射的起因和規律[J].物理教學探討,2004,22(11):47.
[2]聶應才.共振三問[J].物理教學探討,2010,28(12):42.
(欄目編輯 王柏廬)
物理教學探討2016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