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
古人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最適合帶著寶寶走入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綿綿細雨,一起體驗雨中的大自然游戲的樂趣。
可是當我興沖沖準備帶上寶寶出門的時候卻也遇到不少問題!首先陽陽剛滿1周歲,還沒有得過幼兒急疹也沒有發過燒。而這成為家人們不愿讓寶寶外出的理由:外面下雨那么寒冷,寶寶容易感冒;剛學會走路,人還站不穩就去踩水,會摔跤的!
可是窗外細雨敲擊著玻璃窗,像是對我和寶寶訴說大自然的美好,呼喚著我們出去看一看,聽一聽。
權衡了家人的意見和寶寶的探知樂趣,我便和家人們商量先讓寶寶在陽臺上感受下雨和平時有哪些不一樣。
終于在一個大雨的日子我找到了機會,讓陽陽去了不常玩的陽臺,隔著玻璃看著外面的瓢潑大雨。
“哪里來的水?”在陽臺上,我重復著問題,陽陽似乎在思考,他觀察著淋滿雨珠的窗戶玻璃。看著陰云密布的天空。此時我拉起他的小手,一起摸著因雨水打濕后而冰冷的玻璃窗,和他一起感知、一起探索。
老師媽媽的話:爸爸媽媽們此時可以用豐富夸張的詞句去形容雨天,玻璃上一行行的雨水留下來像眼淚一樣,而敲擊在窗戶上的聲音則是沉悶的。此時還可以調皮地告訴寶寶,下雨就是天空在哭泣,瞧,這不是它的眼淚嗎?給寶寶增加無限的想象力。
我們還可以引導寶寶從窗戶里面往下看,看外面拿著傘或者披著雨衣的人們。這時可以給寶寶增加知識,指給他看外面下雨的樣子,讓他感知屋外和屋里的不同。還可以跟寶寶做個小游戲,數雨傘的數量和看誰能說出雨傘的顏色,提升寶寶對數字、顏色的認知能力。
老師媽媽的話:這個時候窗戶一定要鎖好安全扣,以防寶寶好奇拉開窗戶出現意外。
在家人幾次看到寶寶對屋外好奇的眼神和強烈的求知欲后,他們終于首肯在綿綿小雨的日子里,媽媽可以帶陽陽出去和雨做游戲啦!給陽陽穿好雨衣,套上雨鞋。我們便興致勃勃地出發啦。
老師媽媽的話:當我們帶上孩子去雨中“探險”大自然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弄濕衣服,而換來的卻是孩子一番新奇的體驗。因此,弄濕衣服又怎樣,回家洗洗換一套不就行了,千萬別拘了孩子的天性!
請準備好雨衣、雨鞋,下雨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出發吧!去聆聽大自然的音樂,去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去和孩子玩在一起,樂在一起吧!
因為陽陽第一次和媽媽一起去探知下雨的世界,媽媽便選擇了小時候自己最愛玩的游戲:踩水坑。越簡單的游戲,越讓孩子著迷,踩水坑就是其中之一。我拉著陽陽的小手一路走一路看,沿著陽陽平時常走的路線去尋找不一樣的感受。陽陽帶著好奇的目光探尋著平日里常玩的小花園,雨天讓熙熙攘攘的小花園變得安靜又清新,我們聞到了雨水浸潤泥土后,草木舒展發出的清香味道。此時,我們發現了一個大水坑。陽陽皺著眉看著這一新奇發現,卻又舉足不前,于是我便一馬當先,一腳踏進水坑,像孩子一樣盡情地踩著水,跳著,笑著。陽陽看到媽媽的快樂后也模仿著我走進了水坑中心,我拉起他的小手,一起歡快地踩著水,看著水花四濺。
老師媽媽的話:此時的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比一比看誰濺出的水花更高、更遠。腳步的不同力度會讓水花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向四濺開來,孩子在歡樂游戲的同時也可以鍛煉孩子的腿部肌肉,更可以鍛煉孩子左右腳交替的協調性。
有了第一次的大膽嘗試,家人們看到雨中好奇探索的陽陽,也不再阻攔我帶著陽陽去雨里游戲。有了前兩次的玩雨經驗后,我便和陽陽嘗試著不同的雨天去玩不同游戲,讓他體會著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前幾天剛好一個雨天,特別有意思,雨點特別的大,下落的速度特別快,噼噼啪啪地敲擊著窗戶。像是催促著我們快去聽演唱會。我便和陽陽全副武裝,再次出發啦!這次媽媽背上了百寶袋,里面裝著大小不一的碗、水杯、塑料瓶、還有個不銹鋼的小鍋子。
找一個塑料或者鐵質的盤子(比如速凍餃子的包裝蓋或者烤箱里的烤盤)。往里面擠上三四種顏色的水粉顏料,然后把它放到小雨里。不一會兒你會看到雨水把顏料漸漸化開,不同的顏色甚至開始混在一起。這時,把盤子拿回家,在上面鋪上一張白紙,顏色就被印到了紙上,等它干了之后,孩子就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這幅作品進行加工和創作了。
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會發現下雨后,蝸牛、毛毛蟲、蚯蚓之類的蟲蟲很喜歡跑出來“散步”,只是如果它們不小心跑到人行道或者馬路上,那可就危險了。所以,不如帶著孩子去幫幫蟲子吧!找一件順手的工具(小木棍或者葉子),把它們一個個送回草叢里。而且,這也是仔細觀察小蟲蟲的好機會呢!
此時的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解釋一下小蟲子們為什么會出來“散步”。一起觀察每種小動物有什么不一樣!
和寶寶找一處泥巴地里的大水坑,再把孩子各種各樣的鏟子、耙子、勺子都帶上,在水坑的旁邊開始挖水渠吧!這不僅比翻斗樂里的人工沙場好玩多了,而且看著水順著水渠流向自己想要它去的方向,那可是既自豪又長知識的體驗。孩子發自內心的快樂會感染你的。
老師媽媽的話:也許你這些不經意間的小動作,會讓孩子與大自然更親近,情感也會變得更加細膩,對孩子以后的成長會帶來很大的幫助。盡管只是在雨中踩踩水,只是伸出手讓雨水滴在他的小手上,只是聽到雨水滴答滴答打在雨傘上的聲音,都能讓孩子雀躍不已。
對于還不會走的小年齡寶寶,媽媽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和寶寶一起聽雨。
為什么要和寶寶一起聽下雨的聲音?這也是聽力訓練的好機會!首先這有助于語言學習。雖然新生寶寶還不會發聲,但他卻一直在聽周圍的聲音。寶寶牙牙學語時,各種聲音對他的智力發育刺激相當重要,寶寶最早的智力活動就是學習語言,寶寶通過對不同聲音的認知去學習認知周圍世界,形成思維能力。
其次有助于智力開發。聽覺訓練有利于智力開發,聽力對語言的發育起決定性作用。寶寶出生后6 個月內,主要是以聽為主,這個階段若不接觸聲音、沒有語言交流,或聽力出現問題,就會造成語言發育障礙,導致日后學習和人際交往的困難,影響智力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