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妤
奶睡是絕大部分媽媽的哄睡利器,指的是寶寶需要含著媽媽的乳頭或是吮吸奶瓶的奶嘴、安撫奶嘴等來入睡。對寶寶和媽媽來講,這種睡前安撫方式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彼此,帶來親昵的幸福感,同時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媽媽的哄睡壓力。但假若在寶寶從新生兒向小月齡邁進的過程中,媽媽們如果還未找到更適合的哄睡手段,任由奶睡發展為單一安撫方式,那么奶睡就很容易上癮變成依賴,會影響寶寶的牙齒與口腔發育,同時為育兒生活帶來不必要的干擾,嚴重的不僅會降低睡眠質量,還會妨礙寶寶自我安撫與獨立入睡能力的成長與進步。為此,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新手父母,如何避免走進奶睡誤區以及如何幫助非新生兒階段的寶寶戒除奶睡的方法。
專注于嬰幼兒睡眠研究和科普的王榮輝老師曾經指出,睡眠能力就是嬰幼兒克服外界感官信息干擾、放松身體、自行進入睡眠狀態的能力,以及在睡眠過程中處理各種感官信息干擾、非大腦控制的肌肉活動和身體活動而不完全清醒、繼續睡眠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入眠快、睡得好并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寶寶如果睡眠不好,或者必須奶睡才能入睡,是因為獨立入睡能力沒有被妥善開發。
事實上,奶睡的習慣是被養成的,是人為的,是父母或其他護理人引起的。早在孕后期,我就明確告訴自己不要幫馨寶養成奶睡的習慣,我不希望馨寶因為我的不作為或無意識而依賴上奶睡,養成后再來辛苦地戒掉這個原本可以不存在的習慣。所以,自她誕生第一天起我就開始了科學的哄睡,經過實踐,個人認為預防奶睡,必須從準媽媽開始。為什么呢?因為在孕期階段,準媽媽如果學會科學管理自己的睡眠,認真了解與學習過嬰幼兒的睡眠作息規律等等睡眠知識,先行樹立起科學的哄睡理念,知道除了奶睡外,還有更多的哄睡方法,她就能在未來的育兒生活中有意識、有步驟地去幫助新生兒培養獨立入睡的能力,同時在面對諸多睡眠挑戰時做到心中有數,臨陣不慌亂,從而避免奶睡這個習慣的發生。
學習過嬰兒睡眠知識的媽媽們都知道,寶寶的獨立入睡能力主要就是在嬰兒時期形成的。假若媽媽們能針對寶寶不同的月齡選擇恰當的適合的安撫和哄睡方法,就能有效地幫助寶寶完成從“看護人哄睡”到“自己安撫入睡”的過渡,實現寶寶獨立入睡能力的開發。
哄睡的方式非常多,可以使用襁褓法、白噪音法、側臥法、吮吸法、搖晃法……非特殊情況下,我不建議新媽媽們一開始就讓寶寶喝著奶或含著奶嘴入睡。既然媽媽們都知道以后還要戒掉,那就不要貪一時的便利,不妨為寶寶的長遠睡眠著想,耐心打好基礎。其實,可以用來替代奶睡的哄睡方法有很多,在此我推薦安撫小海馬。通常我會在哺乳結束后,把馨寶和小海馬一起放在床上。據我的觀察,它的音樂與燈光帶來的安撫功能非常強大,能有效舒緩寶寶的情緒,從而促進睡意,可幫助寶寶將他人哄睡與自我哄睡兩個階段無縫隙地銜接在一起。當然了,這是因人而異的,只有適合自家寶寶的才是最好的。
已經養成奶睡習慣的寶寶們,如何才能戒掉奶睡呢?我的建議如下:
1.吃睡要分開
這是因為吃完就睡,容易讓寶寶產生睡眠聯結,造成條件反射。睡前喝完奶后,媽媽可以和寶寶說說話,聽聽音樂,講講故事,做做身體撫觸,或者進行眼神交流也不錯,總之就是要盡量做到有短暫歇息后再讓寶寶入睡。另外,如果寶寶睡覺中途醒來也請一定不要在第一時間就用奶嘴或母乳來撫慰。
2.觀察睡眠信號,抓住哄睡時機
很多媽媽發現孩子困了反倒睡不著,對此我的做法是不要等到孩子哭鬧了才去哄睡,因為這只會適得其反。很多醫學研究指出,孩子無法入眠,表現興奮,或是哭鬧,其實是在鬧覺,這是因為孩子體內的化學物質在對抗疲勞,使得孩子無法放松入睡,反而處于高度清醒狀態。所以,媽媽們一定要認真觀察寶寶的睡眠信號,通過觀察寶寶是不是情緒變緩了,是否打哈氣,是否睡眼迷蒙了等等,然后趕緊抓住時機進行哄睡。萬萬不要在寶寶累得不行了才哄睡,不要以為寶寶疲倦一點才能更好睡一點。
3.不要過度干預
凡事皆有度,過猶則不及,哄睡也是如此。很多時候,媽媽們只需要瞅準時機,安排好睡眠環境,靜靜安撫或輕輕拍打,哼哼搖籃曲寶寶就能獨自入睡,無需為了哄睡而弄出大陣仗,不然反而容易越哄越清醒。而且,隨著寶寶的成長,哄睡應該呈遞減式,這才有助于寶寶入睡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此提醒新手父母,學會放手讓寶寶自己入睡,寶寶的自我學習能力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強大。
4.持續堅持入睡流程
哄睡只是一個助眠的手段,哄睡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要幫助寶寶達到最終能夠自己獨立入睡。所有的奶睡都并非一蹴而就,同理,戒除奶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當你找到適合自家寶寶的哄睡方式,那就堅持以上入睡流程,讓它成為一個睡眠儀式吧!總而言之,想要得到好的效果就需要父母與寶寶共同堅持,只有持續堅持使用科學哄睡后,你才會發現戒除奶睡,其實也沒有那么難。
作者介紹:
“女兒,你好。很高興我是你媽,同時內心也暗暗期許,當時光豐滿你的羽翼給你力量追求自己的夢想時,你也能很高興我是你媽。”
喜愛用文字記錄女兒的屎尿屁,熱衷用陪伴傾聽女兒的小內心。認為不是每位父母都天生就很能干,主張規則與平等育兒,積極探索新母親的自我完善與情緒管理,推崇中國母親讀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