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珊
《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小學高年級的終結性評價也應主要采用與平時教學活動相近的方式進行,合理采用口試、聽力和筆試相結合的方式,考查學生基本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重點考查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然而,如今的紙筆檢測題多是考查知識、考查機械記憶,課堂活動中的任務型教學與紙筆檢測嚴重脫鉤,檢測未能體現語用功能。所謂語用功能,就是指語言用于實際生活中所起的實際作用,比如交際等一些實際語境中的功能表達。一般情況下語用功能必須具體聯系實際,對具體語境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如何編寫既符合新課標理念又能體現語用功能的紙筆測試題呢?根據新課標理念,英語學業考試的命題應遵守的原則有:1.要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避免單純考查語言知識。2.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身心發展水平。3.要選用真實、地道的語言素材,根據語言實際使用情況命題(《英語課程標準》,2012)。筆者多年承擔各種各類檢測題的編寫任務,也提出以下觀點:
檢測是教學的一個重要工具,檢測和教學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檢測內容和方法對教學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回波效應,也可能是負面的回波效應。測試是教學的指揮棒,英語教學倡導任務型等能使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教學途徑,檢測如若仍然保持機械地測量語言形式,就會導致教與評脫節的現象。所以,不管哪種類型的檢測都不應該機械地測量學生對語言形式的掌握,而應測量其實際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J.B.Heaton,P.F,13)。
案例1:
Judy來到Tom的教室,見到孩子們的這些行為,請你和Judy一起把規勸句子與相應的人物進行搭配。(5分)

A.Don’t climb the window.You may fall down.
B.Don’twalk on the wetfloor.It’s dangerous.
C.Don’t stand on the desk.You may fall down.
D.Don’t run on the stairs.You may fall down.
E.Don’t play ball games in the classroom.It’s dangerous.
這樣的題目,能較好地體現學生與測試的互動,檢測沒有脫離課堂教學活動,紙筆檢測走出虛假的、不自然的題目,用真實的、具有交際性的題目取而代之,使檢測與教學一樣具有互動性。
真實性指測試任務或題目與目標語言使用環境范圍的關系。測試結果要反映學生使用語言的能力,關鍵在于測試題目與真實語言使用的相關程度。如果測試題目沒有真實性,考試者就不能通過考試結果解釋學生的語言能力(武尊民,2007)。“真實”不僅指實用的問路、點菜、去博物館、購物,還指思想、生活中問題的真實度。如果學生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真實的看法(如對道德標準、社會問題等的看法),這更是“真實”的。對于學生來說,測試的題目如果與現實語言應用相近,就比較容易以自己最好的狀態完成這個任務。
案例2:
Judy收到以下三封邀請函,請你閱讀邀請函,按任務要求完成題目。(8分)

Task1:請你幫Judy確認邀請函信息,正確用“T”表示,否則用“F”。
1.Janet invites Judy to her school open day.
2.Janet’s phone number is 189××××3133.
3.There will be an English singing show at Ben’s school.
4.The English singing show will be on July 4th.
5.Jiamin’s birthday is on July 10th.
6.At Jiamin’s birthday party,Judy can only eat Chinese dishes.
Task 2:入鄉隨俗,為了Judy更好地融入中國文化,請你寫一句話提醒Judy參加以上這些活動時要注意的細節,并用另一個或兩個句子說明為什么。
案例3:
Judy and Nick已經買了旅游的火車票,請你根據票上所提供的信息判斷所給的句子是否正確,如正確請在答題卡中涂黑“T”,否則涂黑“F”。(6分)

1.It’s a plane ticket.
2.The train is going to Guangzhou.
3.The train will leave at 19:59.
4.The train is going to leave on August 30th,2016.
5.你能給Judy and Nick提出一點或兩點在中國旅游必須注意的事項嗎?請寫在橫線上。
案例4(聽力檢測題):
Judy and Nick將介紹他們的生活小習慣,請聽后判斷他們的行為習慣是否合理,如合理,請你涂黑“T”,不合理請涂黑“F”。(9分)
聽力內容:
1.Sometimes I eat candies from strangers in the street.
2.When I go to the zoo,I usually go near tigers and take photos with them.
3.I cross the street at the safety crossing.
4.I often play with knives.It’s interesting.
5.I like playing football in the street.
6.Tom is in trouble.I’m going to tell the teacher.
分析:這樣的檢測題來源于生活,學生完成紙筆檢測的過程就是解決生活中問題的過程。在完成案例2的task 2和案例3第5小題時,學生可以在測試中用語言表達自己真實的看法,而且不拘泥于唯一的標準答案,只要合乎常理就能得分。案例3的聽力檢測,學生在聽句子的同時進行的是與生活掛鉤的常理判斷,完成紙筆檢測的同時進行著生活能力和習慣的培養。這樣的語言檢測具有很高的“真實性”,檢測的方法與目的語在實際生活中的使用特征有很高的相關性。
中小學英語教育需要培養學生的心智,包括審辨式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等高階思維能力。以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也需要涉及心智運作。Skehan認為,所謂的“語言運用能力”,不是單項的能力,而是能把各種能力系統地調動起來用于實際交際的能力(1995,1998)。也就是說,學生只有在綜合運用社會文化知識、語篇知識、語法知識等的基礎上,才能培養出其具有語言運用的能力。這要求檢測編寫的內容能從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角度考慮語言測試活動能否有助于實現這樣的目標(龔亞夫,2015)。
挑戰性包括測試內容的設計是否需要學生動腦筋,相當多的小學英語測試題都是機械的準確性練習,對學生的智力和思維沒有刺激。從“挑戰性低”到“挑戰性高”的測試題目編寫,需要教材編寫者的創意和想象力(羅少茜,陸錫欽,2002:20—23)。挑戰性高的任務并不一定在語言復雜度和詞匯方面增加難度,而只是對學生的思維具有挑戰性(Water,2006)。
案例5:
請你來當小評委,Judy and Nick看了小朋友們上學的交通工具調查表后有了以下五個想法,請讀圖和句子,判斷他倆的想法是否符合調查表的意思,“T”表示符合,“F”表示不符合。(5分)

1.Tony goes to school by bus every day.
2.Jenny and Lisa ride a bike to school on Tuesday.
3.Tony,Jenny and Ben take a bus on Thursday.
4.Ben never goes to school by underground.
5.Lisa prefers riding a bike to school.
案例6:
閱讀介紹,寫出giraffe與deer的兩處到三處不同的地方。
Giraffe
Height(身高):4-6 meters
Weight(體重):up to 1500 kg
Food:leaves;57kg of
food each day
Live in:Africa
Skill:jump high
Deer
Height:1 meter
Weight:up to 150 kg
Food:plants;5 kg of
food each day
Live in:Asia
Skill:run fast
分析:案例5的題目語言復雜度并不高,但具有較高的挑戰性,能刺激學生的思維,學生需要觀察、統計,再通過語言閱讀與理解進行判斷。案例6檢測的是學生的觀察、對比、分析等高階思維能力,最終以第二外語的形式輸出,對學生的思維提出了挑戰,能把學生的各種能力系統地調動起來。


總之,教師在編寫紙筆檢測題時要時刻關注檢測對學生學習、生活和教師教學的反饋作用,使檢測服務教學、反饋教學、促進教學、延伸教學、開發思維、解決問題,適應國家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同時,教師要根據檢測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