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價格機制改革 強化事中事后監管
物價關系千家萬戶。新的價格機制改革將如何影響百姓生活?取消收費許可證審批制度后,價格部門將如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在過去一年清費減負取得積極成效后,今年如何在新常態下加強反壟斷價格監管?……面對省“兩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百姓關注熱點話題,日前,省物價局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局長賴文達接受專訪詳細解答。
問:去年以來,價格改革全面提速,中央新出臺的《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哪些改革重點,有何重要意義?將如何影響百姓生活?
答:去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首次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就價格改革出臺文件,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意見》明確了6大重點領域價格改革方向,包括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加快推進能源價格市場化,完善環境服務價格政策,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健全交通運輸價格機制,創新公用事業和公益性服務價格管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看不見的手”,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價格是資源配置的“牛鼻子”。推進價格機制改革,是市場配置資源的迫切要求,政府職能轉變的內在要求,有利于激發市場活力,更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需要。
價格改革的路線圖、時間表已經繪就,關鍵是要真抓實干,確保各項改革措施落地。我省將結合實際出臺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以敢啃“硬骨頭”精神,打好價格改革攻堅戰,努力促使廣大群眾獲取改革“紅利”。
問:2016年全國統一取消收費許可證審批制度,價格部門將如何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答: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通知精神,我省在取消收費許可證制度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收費事中事后監管。主要有四項制度:
一是建立收費信息報告、核實制度。要求全省各收費單位定期向同級價格部門報告本年度收費情況,價格部門根據相關政策對收費單位的收費項目、標準、依據和收費總額進行核實,發現有違規收費行為或收費總額有明顯變化的,進一步跟蹤核實并督促整改。
二是建立收費資質公布制度。要求各級價格部門定期對收費單位的收費資質進行審核和公布,對不具備獨立法人資格和未經有權機關批準執業的收費單位,不得向社會公布其收費資質,同時確保收費項目名稱的一致性,嚴防借機將違規收費合法化。
三是建立收費政策及執行情況后評估制度。要求各級價格部門充分借助收費動態監管系統,對本轄區收費項目進行分類統計分析,對收費政策執行情況及實施效果進行跟蹤和評估,及時發現并主動解決社會各方面反映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及時調整收費政策,不斷規范收費管理。
四是建立收費單位誠信等級評定管理制度。推行收費單位分級分類管理,將收費單位誠信評定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實施動態監管。對評定為優秀等級的單位予以通報表彰;對評定為不合格的列入“黑名單”管理,并責令整改;對整改后仍不合格的,通過政府網站或主流媒體予以曝光,促使收費單位切實加強自律。
問:遇到價格欺詐,撥打12358。作為百姓認可的一大維權品牌,價格部門在推進12358投訴舉報平臺建設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去年在開展價格專項檢查方面取得哪些成效?今年將如何推進?
答: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單位,2014年11月,我省價格部門率先啟用12358價格舉報管理信息系統。目前全省各地71個價格舉報電話座席均由專人輪流值守,及時回應群眾價格訴求。2015年全省共受理各類價格投訴舉報、咨詢等19814件,辦結率達到98.40%。
去年我省主要開展了商業銀行、涉企收費、進出口環節收費、藥品價格、景區門票、教育收費等專項檢查,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省各級價格部門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422件,實施經濟制裁總金額6910萬元。其中,退還用戶348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851萬元,罰款1573萬元。
今年,我省將通過建立健全價格壟斷案件線索收集機制,深入挖掘舉報線索,拓寬壟斷案件信息來源。同時,重點關注商品領域價格壟斷案件,密切關注藥品、醫療器械、汽車及零配件、工業原材料等行業的競爭狀況和對濫用知識產權行為的反壟斷監管。積極拓展服務行業領域反價格壟斷執法工作,有效加強對電信業、交通運輸業和金融等服務行業競爭狀況的評估,重點查處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競爭秩序。
問:減輕企業和百姓負擔也是社會關注一大熱點。請問去年省物價局在清費減負方面有哪些亮點?新的一年對此項工作有什么安排?
答:2015年我局清費減負工作主要有兩大舉措:
一是推行收費清單管理制度。在全國率先公布了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優惠政策“兩個清單”,得到了國務院減負辦的肯定和表揚。同時,編制發布了省級實行定價管理的涉企經營服務、中介服務和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三個目錄清單”,進出口環節實現了無省級定價經營服務收費項目,此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二是落實收費優惠政策。取消和停止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57項,降低電梯檢驗收費和部分防雷技術服務收費標準,落實針對小微企業的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政策,落實涉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收費減免政策和綠色通道、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等優惠政策,以上措施年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達31.39億元。
今年,我們將進一步推進清費減負工作,繼續清理不合理收費,降低計量檢定和非住房轉讓手續費等收費標準,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進一步完善“收費兩清單”常態化公示制度,針對重點領域實行分行業公布專項收費目錄清單。
問:過去一年價格部門在促進自貿區發展方面出臺了哪些價格政策?今年有什么打算?
答:去年,我們積極探索了建立適應自貿試驗區運行的價格管理機制。爭取到國家批準我省對自貿區實行特殊價格政策的權限;將丙級價格評估機構行政許可審批權限下放自貿試驗區行使;出臺了《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反價格壟斷工作辦法》;開展自貿試驗區價格監測和信息發布工作,梳理自貿試驗區價格運行風險,制定風險防控方案等。
今年,我們準備采取更加靈活的價格政策,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支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貿試驗區、福州新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等建設發展。
(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