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街道辦事處委員會
?
黨建五彩線愛心連萬家
中共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街道辦事處委員會
梅里斯街道辦事處轄區面積2平方公里,下轄勝利、愛民、團結、華豐4個社區,常住人口5520戶,23 780人。街道黨委下設5個黨支部,組建黨小組19個,劃分黨建網格45個,共有自管黨員278名,轄區機關在職黨員221名。街道黨委跳出“就黨建抓黨建”的定式思維,緊緊圍繞“打造五型社區”和“一社區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的工作思路,找準黨建工作的切入點,深入開展“黨建五彩線,愛心連萬家”活動?;顒拥闹饕獌热菔窃谙略O的5個黨支部創建5個黨建品牌,在下轄的4個社區開展特色社區創建,使4個社區的特色更加鮮明,使5個黨建品牌更加務實管用,使兩級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越來越強。
勝利社區文藝社團較多,文化底蘊深厚,突出“文化”特色,深化“書香人文型”社區建設,創建“紅色講堂”黨建品牌,打造紅色黨員先鋒線。一是開辟紅色陣地。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投入資金15萬元,購置電子設備30余套,建成1處較高標準的遠程教育中心。對現有資源進行統籌整合,完善規章制度,使遠程教育中心充分發揮黨員活動、學習培訓、居民議事、文化娛樂、便民服務“五位一體”的功能,將其打造成為轄區黨員和居民的紅色教育陣地,夯實社區黨組織建設的思想政治基礎。二是創辦“紅色講堂”。邀請黨校教師、專家學者、業務骨干、在職及離退休黨員,每周舉辦1期“紅色講堂”,定期開展政治理論進講堂、法律知識進講堂、安全知識進講堂、健康知識進講堂、先模事跡進講堂等項活動,加大對黨員和干部的教育培訓力度,把“紅色講堂”辦成傳播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窗口,成為傳遞正能量的紅色陣地。三是打造先鋒隊伍。在下設的5個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五學、四帶頭、三提升”活動?!拔鍖W”即:學黨建知識、學政治理論、學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法律法規、學業務知識;“四帶頭”即:帶頭遵紀守法、帶頭服務大局、帶頭改進作風、帶頭創新落實;“三提升”即:提升工作效能、提升服務水平、提升干部形象。活動開展以來,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升,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愛民社區黨員數量較多、素質較高、文體活動內容豐富,突出“文體”特色,深化“文體健身型”社區建設,創建“特色黨小組”黨建品牌,打造藍色群眾參與線。一是組建文藝特色黨小組。根據黨員特長和興趣,組建了映山紅藝術團、金秋曲藝團、曼妙人生舞蹈隊、夕陽紅藝術團4個文藝特色黨小組。以弘揚主旋律,謳歌新風尚為目標,引導居民廣泛參與,開展文藝進社區、送文化下鄉等活動20余場次,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豐富。二是組建健身特色黨小組。組建了四海健身操隊、愛民太極武術隊、愛心腰鼓隊、愛民棋社、夕陽紅秧歌隊5個健身特色黨小組。創作適合社區居民的健身項目,組織各種比賽、展演活動10余次,推動居民文體活動蓬勃發展。三是組建民情參與特色黨小組。組織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黨員組成民情參與特色黨小組10個,定期參與社區事務聽證會、民情懇談會、黨群議事會,推進黨務、居務公開,鼓勵社區黨員、居民廣泛參與社區事務,積極投身于社區建設,黨組織的核心、引領、表率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團結社區低保戶、貧困戶等各類弱勢群體較多,突出“助困”特色,深化“扶貧助困型”社區建設,創建“愛心幫扶站”黨建品牌,打造橙色民情關愛線。一是建立便民服務中心。整合計生、社保、民政、就業、司法、城管等資源,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通過健全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等項規章制度,規范服務中心的管理和運行,居民不用出社區就可以辦理民生事項。二是拓展便民服務項目。協調物業、水電、通訊、家政等便民服務進社區,通過開通服務熱線、發放“愛心聯系卡”等方式,幫助殘疾、患病及行動不便的老人代交水電費、電話費、有線電視費,幫助居民解決日常生活難題。三是開展“六個一”主題活動。啟動黨員結隊幫扶活動,號召每名黨員帶頭包扶一戶個體工商戶、一戶貧困戶、一個下崗職工、一名殘疾居民、一位空巢老人或一名留守兒童。發出“愛心捐贈”倡議書,號召黨員帶頭參與“愛心捐贈”活動,對弱勢群體實施常態化、個性化幫扶。在系列主題實踐活動中,共發放各類救助資金141萬元,米面油等物資130余份,衣物等生活用品400余件,培訓下崗職工470人,提供就業信息1000多條,受益群眾達2000余人。
華豐社區志愿者隊伍較多,突出“服務”特色,深化“服務創新型”社區建設,創建“365黨員服務隊”黨建品牌,打造金色黨群連心線。一是組建志愿服務隊伍。發動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轄區居民,組建“365黨員服務隊”,下設“環保衛士”、“治安巡邏”、“科普醫療”、“公益宣傳”、“扶貧助困”、“法律援助”6支志愿服務分隊,志愿者人數達2000多人。二是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以“志愿服務達鄉,愛心點燃夢想”為主題,全面啟動了志愿服務活動,黨員和居民根據特長和意愿,為大型活動提供志愿服務,參與環境衛生整治,開展助學助殘、公益宣傳、扶貧助困、治安巡邏等公益活動,廣泛參與到環境保護、助殘助學、扶貧濟困等公益活動當中。三是開辟黨員工作室。設立民情信箱,開通“365”黨員服務熱線,把居民的需求和志愿者的服務信息有效對接,對群眾求助的事項,組織志愿者為居民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活動開展以來,共為居民免費體檢5000人次,化解矛盾糾紛760件,提供免費特色居家養老服務100余項,為居民辦實事680余件,黨組織改善民生的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為把4個社區打造成“平安和諧型”社區,在街道機關黨支部創建“網格管理”黨建品牌,打造綠色平安和諧線。一是劃格。遵循完整、便利、均衡的原則,把4個社區按照100-150戶為一個網格的標準,劃分黨建網格45個,網格內涵蓋“人、地、事、物、情、組織”六大社會要素。二是織網。設黨員網格長45人,由街道黨委牽頭,協調派出所、城管、司法、醫院等部門自發組成網格服務隊伍,構建由街道黨委、社區黨支部、黨員網格長、黨員志愿者構成的4級網格管理體系,實現網格管理全覆蓋。三是搭臺。引進黨建網格管理軟件,建立網格管理電子信息平臺,完成了低保群眾、殘疾居民、高齡群體、社區矯正對象等重要基礎信息錄入5100戶,20 127人,初步建成了以黨建為引領的公共服務管理資源信息庫,實現了網格內信息管理的常態化和智能化。小網格激活了大黨建,由黨員網格長帶頭,開展特色居家養老活動,對網格內的高齡、獨居、行動不便的老人進行包扶,常年為老人做義工,讓轄區老人感受到人文關懷。此外,在“老舊散”樓改造、城區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項工作中充分發揮作用。2014年,完成“老舊散”樓改造29棟,樓頂漏雨、下水堵塞、冬季室內溫度低等問題得到解決,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受益居民達5000人。黨的建設帶來了街道各項事業發展的豐碩成果,曾多次獲得“全國城市體育先進社區”、“省志愿服務示范社區”、“省陽光美德社區”、“省愛國衛生先進社區”、“市社區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黨建五彩線,愛心連萬家”活動,架起了黨員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開通了干部與群眾之間的直通車,在街道和社區兩級黨組織形成了“黨組織帶動、黨員推動、群眾主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街道和社區的各項事業呈現健康、平穩、和諧、有序、全面發展的良好局面。
責任編輯/張霞zhangxia@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