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新型檢測設備
瑞士Loepfe Brothers公司開發出一種新型清紗器,旨在解決“莫爾效應”紗疵問題。這種紗疵出現在紡紗階段,即使紗線細度的細微變化,也會極大影響機織面料的質量。Loepfe公司的3N1和1N1型清紗器可檢測氣流紡中出現的“莫爾效應”紗疵。3N1和1N1清紗器采用光學傳感技術檢測紗疵,配置一個傳感頭,可用于9.8~196.8tex氣流紡紗線的生產,最高紡紗速度可達400m/s。與1N1型清紗器相比,3N1型清紗器可配有額外的異物檢測器和一個用于檢測合纖異纖的靜電傳感器,同時,清紗器配有一個大尺寸觸摸屏,用于顯示中央單元分析的與質量和生產相關的所有數據,將可能導致“莫爾效應”周期性疵病和在后續人工質控中很難發現的疵病可視化。上述清紗器的使用可以省去細紗實驗室品質控制工序。
該方法非常可靠,因為紡紗廠中濕度、溫度等紡紗條件的變化,不會對這種技術產生影響。因此,Loepfe公司稱,清紗器的使用者們擁有100%的質控優勢和快速反應的可能。
Q-Lab公司可提供耐光和耐氣候測試設備和服務,包括Q-SUN氙燈試驗箱、QUV紫外光加速老化試驗機和位于歐洲和美國的自然/加速老化測試服務。
QUV紫外光加速老化試驗機可以測定由紫外線、潮濕和高溫導致的破壞作用。它可用來測定戶外紡織品的耐氣候牢度(AATCC TM186)。
全光譜Q-SUN氙燈試驗箱可用于測定產品的耐光色牢度和戶外耐久性,其擁有Q-SUN系列Xe-2和Xe-3產品。Q-SUN Xe-2是一種采用相同燈管和濾鏡技術的旋轉式測試箱,配置有相對濕度控制,以符合ISO 105B02,AATCC TM16,AATCC TM169等多種國際測試標準的條件。Q-SUN Xe-3是一種平面陣列式測試箱,采用全光譜氙弧燈和光學濾鏡系統來重現直射日照或穿透窗玻璃的日照(即戶外和室內的日照作用)。
此外,Q-Lab公司在德國和佛羅里達州裝備齊全的實驗室,還能提供一整套的委托檢驗服務,認證實驗室可進行物理測試和可視化評估,包括色彩評估,強力測試等。
JAMES HEAL是紡織品檢測設備領域的專家,多年來致力于精密檢測設備和檢測材料的開發和生產,擁有廣泛的檢測材料產品線和強大的技術支持和校準服務,兩次榮獲Queen’s Award國際貿易專項獎。
公司對其基于產品升級設計和生產的來自于任何產地的每款設備及相關產品均充滿信心。在米蘭國際展覽中心展出了實驗室環境下的精密檢測設備,并可深入觀察運行中的檢測設備。配備專業的檢測設備的現場展示和工作人員講解,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如何使用James Heal產品來實現高質量的檢測。
展覽會上同時展示了該公司以創新享譽世界的最新型號的檢測設備,如馬丁代爾耐磨儀、Truburst智能脹破強力測試儀和Titan強力測試儀,以及ProMace織物勾絲測試儀和ProView可視對色燈箱等新產品。觀眾們還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James Heal可提供的檢測材料及其校準服務。
針對目前流行的圖像技術很難對許多面料繼進行檢測(如粗紡面料、提花面料和稀松針織面料),紡織檢測設備企業Fibrescan有限公司正推出兩項最新的用于織物在線檢測的照相系統Intelliscan。
Intelliscan照相系統可分別應用于窄幅織物(如安全帶、拉鏈帶、印花絲帶和機織標簽)和寬幅織物(如氣囊袋和針織物)。窄幅織物檢測系統C1360可高速(300 m/s)用于內衣松緊帶的加工。
目前Fibrescan公司致力于挑戰各種檢測難題,已向全球30多個國家出口檢測設備,并解決了許多檢測難題,包括結構疵點、沾污測試、色差、尺寸的測量和分析。Fibrescan公司稱,公司產品從提高芯片性能開始,確保用于窄幅織物的硬件最優化,并提供具有最好操作平臺的軟件。
C-TEX公司發布了其在線色彩檢測技術C-TEX測色儀,傳感技術的價格和性能方面的逐步改進及電腦性能的不斷進步使得C-TEX公司的產品更具有競爭力。
C-TEX測色儀系統由3個傳感器和一個主傳感器構成,3個傳感器安裝在幅寬可變的滑道上,可進行來回移動測量,主傳感器主要用于染色目標值的輸入,測色數據既可以實時提供給操作者,也可以儲存后用于后續的色彩分析和色彩管理。同一布卷內的顏色顯示在布卷圖中,交通燈系統用于顯示顏色變化,測色數據可以導出至Microsoft EXCEL中,便于分析和共享。
C-TEX測色儀可以成功監測包括固色織物、印花織物(圓網、數字、平網)、蕾絲、起絨織物、起毛織物、閃光織物和熒光織物等在內的織物。同時,C-TEX測色儀可用于已有生產線的改造。C-TEX公司還有一系列手持式色彩設備的更新產品和設備。無需樣品便可提供布卷內、單批次、批次間相對于標樣的顏色一致性的情況使用戶可自信地對布卷進行分類。(葉早萍譯楊斌、朱小云校)
歡迎訂閱2016年《合成纖維》
《合成纖維》是國家科委批準發行的由上海市合成纖維研究所出版發行的合纖類專業科技刊物,主要報道我國合成纖維工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進展、加工應用以及纖維產業鏈的技術進步和發展趨勢,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技術與經濟相結合,技術性強、信息量大、覆蓋面廣,是合成纖維生產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企業決策者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師生等必不可少的優秀讀物。
《合成纖維》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美國CA數據庫等收錄。
《合成纖維》主要欄目有:纖維用原料及相關技術、纖維研究及生產技術、高性能纖維及應用、納米纖維技術、纖維后加工及應用、非織造布技術、設備電氣、測試與標準、行業動態等,每期滾動刊出。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31-1361,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1-7054,郵發代號4-238,大16開本,每月25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每期12元,全年12期,定價144元(含郵費)。
歡迎廣大新老讀者到當地郵局訂閱,亦可向編輯部直接辦理訂閱手續。編輯部還有少量歷年合訂本,有需要者可直接與編輯部聯系。
地址:上海市平涼路988號9號樓402室(200082)《合成纖維》編輯部
電話:021-55216165,55214320,55210011-458
傳真:021-55214320
E-mail:hcxwbjb@163.com(廣告)
hcxw@chinajournal.net.cn
網址:http://hcxw.shtexcloud.com(在線投稿)
http://hcxw.chinajournal.net.cn
微信公眾號:“合成纖維”或“hcxw1972”
銀行付款
開戶行:中國銀行上海市楊浦支行
戶名: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
賬號:435159252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