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園區
漢中經濟技術開發區是2012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陜西省漢中市中心城區北出入口,分南、北兩區,規劃總面積14.42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航空配套、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等產業為主的外向型經濟格局。
漢中航空智慧新城成立于2011年11月,規劃總面積27.8平方公里,北至西成客運專線、南至陽安鐵路,西至文柳路以西,東至文川河以東。新城是陜西省航空產業“兩基地三園區”的兩個飛機研發制造基地之一,是中航工業集團和陜西省政府共建項目,也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陜西省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
濱江新區開發建設規劃控制范圍總面積約17.5平方公里,一期為江北西片區,規劃控制面積約7.5平方公里;二期為江南西片區,規劃控制面積約10平方公里。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司經營、多元投資”的原則,采用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征地拆遷、統一經營運作、統一招商引資和統一基礎建設的“五統一”模式進行建設。

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規劃效果圖
漢中興元生態旅游示范區規劃面積27.7平方公里,規劃協調區10.7平方公里,總規劃面積38.4平方公里。以大漢、大水、大綠為項目開發整體思路;以漢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雙百城市”、“三市”戰略和2010年-2020年漢中市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為依據;以豐富的兩漢三國文化為依托;以良好的生態旅游資源和最適宜人類居住的氣候環境為載體;以“三高一鐵一飛”漢中對外部交通條件的改善和提高為契機,以水和生態為特色,在集中體現漢文化的同時,把漢文化分散滲透于整個區的各個角落,最終形成一個文化新城、旅游新城、生態新城、濱水新城、低碳新城、宜居新城。
園區創建于2009年,規劃總面積35.27平方公里,以“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加工為龍頭、先進裝備制造為支撐、新能源汽車制造為引領、綠色有機食品加工為輔助”的產業定位,分片規劃為“一園三區”,即鋪鎮先進裝備工業園區、褒河裝備工業集中區、老君食品工業集中區,形成了“一區一主業、一園一特色”的產業格局,三個園區分別于2010、2013、2014年被陜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陜西省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
園區規劃為“兩園兩區”,三個省級重點園區,即梁山工業園區、綠色食品工業集中區、機電工業集中區。梁山工業園區位于南鄭縣梁山鎮境內,控規面積2平方公里,主導產業為新型材料、機械加工。綠色食品工業集中區緊鄰縣城,醫療、教育、通訊網絡等設施較為完善,規劃總用地面積1.7平方公里,主要發展現代農產品精深加工、生物醫藥和倉儲物流業。機電工業集中區規劃控制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一期控制面積57公頃,主要發展輕紡機械、精密儀器、機床和航空配件。
園區設立于2007年,2009年3月被認定為陜西省首批重點建設的縣域工業集中區。園區位于城固縣縣城以北3公里處的五郎廟,一期規劃面積約3平方公里。園區功能定位:主要依托本縣豐富的硅石、晶質石墨、鉀長石、大理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以發展現代硅材料及新能源產業、石墨烯產業為重點,同時培育發展配套公共服務產業。
園區成立于2011年,位于城固縣城以南2公里的三合鎮,規劃總面積7.16平方公里。園區以現代生物醫藥提取、綠色食品、商貿物流為主要產業,未來將按照“一心、兩軸、三廊、四片區”的思路進行規劃建設,即:以園區行政辦公樓為中心,結合商業設施和一些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形成的園區綜合管理服務中心;以博望大道及南環路為兩條功能景觀軸;以漢江、堰溝河、西漢高速兩側分別建設三條生態景觀廊道;同時建設北部的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板塊、西南部的綠色食品產業集群板塊、東南部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板塊和中部的產業配套服務板塊。
園區于2013年3月成立,由桑溪有色冶金新材料產業園區和洋縣循環產業園組成。園區產業布局為桑溪園區釩鈦磁鐵礦采選、提取為主的礦產品提取功能區和謝村園區有色金屬、新型建材、化工新材料、生物基材料、電子信息材料、3D打印材料產業、科技創新研發中心、綜合服務中心、核能源產業等10大功能區,形成“一園兩區10大功能區”格局。規劃占地面積9.81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120億元。其中桑溪有色冶金新材料產業園區位于桑溪鎮,規劃占地5.52平方公呈;洋縣循環產業園位于縣城以西,規劃總面積4.29平方公里。
園區由建材加工工業園、礦產品加工工業園、特色食品加工工業園和電子工業園組成,簡稱“一區四園”,分別位于境內楊河鎮、白龍塘鎮城區內。園區總規劃面積7.71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4.31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征地1.71平方公里。建材工業園重點圍繞LNG液化天然氣項目落地,做好征地拆遷、基礎設施等前期準備工作。食品工業園重點加強與雨潤集團的洽談和協調,同時盡快完成工業大道建設設計,確保按計劃開工建設。石材工業園重點抓好園區企業廢水治理,落實園區保潔責任,盡快啟動二期工程。
園區始建于2010年,位于漢江兩岸的勉陽、定軍山、鎮川、金泉四個鎮(街道辦),是漢中循環經濟聚集區的核心區。園區由循環經濟產業集中區、有色冶金工業集中區、鋼鐵冶金現代材料集中區3個省級重點建設縣域工業集中區構成,規劃總面積12.2平方公里,建成面積8.6平方公里,主導產業為冶金(鋼鐵、有色)、建材、化工和食品飲料。近年來,園區大力實施路網橋梁、污水處理、電力保障和信息化服務等基礎建設,累計投入4億多元,建成諸葛路、遠東路、堯柏路等主干道6條,拓寬改造園區道路18.6公里,新建了漢江黃沙大橋和陜鋼330KV變電站,實施了園區電網改造、給排水工程和信息中心、生態監測中心、培訓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園區成立于2008年12月,總體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現已建成1.5平方公里。產業定位主要依托寧強縣和周邊地區的優勢資源,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食品飲料、生物制藥;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發展電子、機械加工等產業。現已形成生豬、茶葉、核桃、食用菌、中藥材五大循環經濟產業鏈。2015年園區企業實現工業產值21.5億元,其中規上工業產值19.5億元,分別占全縣GDP的33.5%和41.8%。
略陽工業集中發展區食品醫藥工業園于2009年3月成立,是全省重點縣域工業集中發展區。園區規劃面積7.64平方公里,由三個園區組成,即城關——接官亭冶金礦產工業園(面積557公頃)、橫現河化工建材工業園(面積120公頃)和毛壩食品醫藥工業園(面積87.4公頃)。略陽縣毛壩食品醫藥工業園區是略陽縣“三園”空間布局中的重要一園,主要利用略陽縣優勢生物資源從事食品醫藥深加工。園區位于橫現河毛壩村,距離縣城10公里,總占地700余畝。
園區規劃面積2.48平方公里,承載一園三區,立足本縣山地特色和資源稟賦,遵循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引進龍頭企業高起點聚集發展農林產品精深加工、工礦綜合加工及文化旅游等綠色產業,帶動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化突破發展,助推縣域經濟發展壯大。2009年率先啟動建設的小洋鎮農林產品精深加工集群區占地面積665畝,其中園區企業及公共部分占地165畝,實施土地流轉沿園區后山建設茶園500畝。該區經過近幾年的建設,已完成園區路、橋、河堤、電力、網絡、通訊、給排水排污等基礎設施“七通一平”。

市、縣經濟合作(招商)工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