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齊齊哈爾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
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走出一條全面振興的特色發展之路
中共齊齊哈爾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并從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深入推進法治建設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充分調動干部積極性提升干部精氣神三個方面發表重要講話,具有極強的思想性、指導性和針對性,為我省的發展指引了方向路徑,注入了強大動力,是我們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思想武器,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根本遵循,是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振興目標的行動指南。省委書記王憲魁在黑龍江代表團專題會議、省委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會議和省管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行了全面貫徹,要求全省上下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通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轉換發展動能和不斷改革創新,激發內生動力和競爭活力,著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積極性,一以貫之地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
齊齊哈爾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專題集中學習會議,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并對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做出了具體部署。通過認真學習,提高了思想認識,堅定了發展信心,明確了發展方向。走出“一條新路”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根本所在。近年來,黑龍江省發展遇到的新困難、新挑戰,有全國“三期疊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東北地區產業結構、體制機制等個性方面的原因。脫困解難、開創新局,省委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出龍江全面振興的“六條新路子”,即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走出一條依托重點領域改革突破帶動、體制機制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新路子;通過產業創新升級擴量,走出一條產品向中高端延伸、結構布局合理、質量效益好的現代產業體系支撐的新路子;通過“龍江絲路帶”建設,走出一條以國內區域合作為依托,以對俄開放為重點,打造面向歐美、日韓及港澳臺地區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路子;通過推進新型城鎮化,走出一條基礎功能完善、縣域產業支撐有力、城鄉協調發展、龍江特色鮮明的新路子;通過編織好穩固社會保障網,走出一條基本民生得到改善、小康民生全面實現、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的新路子;通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一條生態優勢充分發揮、綠色生態產業富省惠民、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子。“六條新路子”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系統闡述了龍江發展新路,為全省發展指明了方向。找準“優勢劣勢”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黑龍江省“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近年來,我省堅定實施“五大規劃”,發展“十大重點產業”,這與中央對新常態下產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和部署高度契合,是國家產業發展戰略在龍江落地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進一步審視省情,準確把握自然資源優勢、發展基礎優勢、后發競爭優勢,理性看待結構性短板、資源性短板、體制性短板,做到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與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也是高度契合的,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強化“四個意識”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有力保證。年初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只有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們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政治意識是根本,大局意識是關鍵,核心意識是保證,看齊意識是基礎。省委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宏觀和具體任務、提出的要求都逐條逐項做了對應落實,體現了強烈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為全省作了表率。強化“四個意識”,切實把全省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上來,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來、積極性調動起來、精氣神提振起來,才能推動龍江全面振興。
發展是第一要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全面振興“要注重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我市由于退出計劃經濟較晚,長期受困于體制機制和產業結構矛盾影響,加之自身存在的市場意識、創新意識、合作意識不強等問題,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相對滯后。在找準自身“短板”的基礎上,市委、市政府通過充分論證、審慎研究,提出把推進全市重點產業、縣(市)區主導產業和省市確定的重點項目,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全市經濟發展的三項核心任務的新思路。謀劃推進全市12個重點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省委提出,“推進龍江全面振興,關鍵要實現產業振興,逐步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齊齊哈爾圍繞省委實施“五大規劃”、發展“十大重點產業”、建設“龍江絲路帶”等一系列戰略部署,從有市場總需求增長空間的角度,從我們擁有供給側競爭優勢的角度,逐一調研梳理,廣泛征求意見,確立了全市12個重點推進產業,冰雪裝備器材制造已經破題,金屬新材料成果批量進入,關鍵部件制造比亞迪變速箱發動機齒輪項目落戶,裝備整機、食品工業等也都初見成效。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將傾全市之力聚焦全要素推進12個重點產業,促進全市經濟建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發育壯大縣(市)區主導產業,加快提升綜合經濟實力。歷史和實踐證明,產業弱不行,沒有產業更不行。省委立足推動縣域經濟長效發展,要求每個縣抓1-2個主導產業,我市認真進行了部署,要求每個縣(市)區至少要打造2個主導產業。雖然各縣(市)區的基礎不同、優勢不同,全市確定的12個重點產業不一定實現各縣(市)區全覆蓋,但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和潛力,補上縣區經濟短板,壯大縣區綜合實力。著力推進省市重點項目,加快做強產業和經濟發展引擎。抓產業歸根結底要體現在具體項目上。我市深入落實省委三個“一號工程”部署,圍繞全市12個重點產業、縣區主導產業謀劃建設項目,用項目建設支撐重點產業和主導產業發展。今年重點抓好30個列入省重點推進的產業項目和列入重點產業、主導產業投資計劃的項目建設,推進冰雪項目、鋁合金項目、三間房規劃項目、歐洲房車項目、航空小鎮項目盡快簽約落地,引入一個項目,帶動一批項目,形成一個產業。
“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于干,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習近平總書記既強調了調動干部積極性的重要性,又重申了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原則,為我們解決“為官不為”問題開出了藥方。強化專業能力和務實作風。抓好新形勢下的經濟工作,既需要專業化操作,又要學會運用市場化手段,還要有抓落實的務實作風,敢于觸及主要矛盾,解決制約性問題。就我市而言,“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需要務實作風。“避”的是剛性制約,比如海洋經濟、木業,因我們沒有資源就做不了、做不強。“克”的是體制機制、思想觀念,比如國有資產運營、扎龍旅游開發,不解決體制機制問題,都很難有突破。“補”的是短板,比如我們市場化水平總體不高,就應通過產業集聚,推動本地經濟逐步與全國、全球市場有效對接。強化考核措施和機制保障。調動全體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必須要建立一整套的激勵約束機制。面對新常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國制造2025、我國承辦2022年冬奧會、馬鈴薯主糧化等諸多發展機遇,我市積極謀劃對接,單獨成立了產業辦,選調人員專門負責,并建立完善三項核心任務考核辦法,形成常態化督導機制,年末對標排名,運用“賽馬機制”,調動黨員領導干部的積極性,以身作則、帶頭作表率。強化干部導向和干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保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這為我們選用干部指明了方向。我們抓住領導干部關鍵少數、抓住選用干部關鍵導向、抓住保護干部關鍵節點,既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也把握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認真研究制定“容錯機制”,不讓干事創業者受委屈,營造有利于發展的干事環境。
編輯/曲直quzhi@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