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興安嶺地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
堅持走振興發展之路全面建成林區小康社會
中共大興安嶺地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情真意切,思想深邃、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高度重視,對我省振興發展的關懷和希望,是我們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有力思想武器,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根本遵循,是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振興目標的行動指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大興安嶺地委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王憲魁書記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會上的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學深悟透,緊緊圍繞省委創新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加快發展十大重點產業,緊密結合林區實際,深入分析區情,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改革統領、轉型發展、民生改善,堅持生態優先、產業強區、創業富民,加快發展“六大產業”,深入實施“三大工程”,積極營造“兩大環境”,奮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的振興發展之路,與全省同步全面建成林區小康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我區作為以林為主的資源型地區,既有生態環境優良,林下、旅游、礦產資源富集等優勢,也有地處偏遠、氣候寒冷、生產生活成本高、人才匱乏等劣勢。我們科學審視區情,既在發揮“長”上做文章,又在解決“短”上下功夫,堅持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科技創新、人才創新、生態資源利用等要動能,加快發展生態主導型的“六大產業”。
一是發展生態旅游業。大力實施全景興安、全域旅游發展戰略,重點抓好北極村、南甕河、大小白山、龍江第一灣和烏蘇里淺灘等景區建設,集中打造全域自駕、低空飛行、界江攬勝、巖畫欣賞、養老養生等夏季旅游產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要求,在做精夏季旅游產品的同時,深入挖掘、精心設計最冷界江冬泳、最長冰雪滑梯、最美雪地摩托穿越、最北圣誕節和界江抽冰尜、低溫潑水大賽等冬季旅游產品,切實加強景區道路、宿營地、廁所等配套設施建設,精心打造“北”文化、“源”文化、健康文化、演藝文化和餐飲文化,積極推進“旅游+互聯網”,加快形成森林冰雪游、找北探源游、生態濕地游、民俗界江游4條精品旅游線路,使游客在我區能停得住、留得下,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使生態旅游業盡快成為我區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二是發展森林生態食品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鼓勵職工、農民積極從事野生藍莓、紅豆等山產品采集,大力發展松杉靈芝、麥飯石木耳等優質食用菌養殖和森林豬、狐貉等特色動物養殖,擴大有機大豆、馬鈴薯種薯等高效農作物種植面積,做大做強“超越”等野生藍莓加工企業,爭取“金源”200萬畝有機大豆種植加工和中捷100萬頭森林豬養殖加工項目盡快落地,加強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和有機產品認證,切實把好資源做成好產品、好產品賣上好價錢。
三是發展生物醫藥業。加強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建設,穩步擴大黃芪、蒼術、赤芍等道地中藥材種植面積,重點支持企業建設GAP基地,深化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合作,爭取哈醫大生物醫藥項目盡快落地,加快推進北藥大市場和十八站林業局北五味子種植基地建設,發揮上市公司林格貝以及北奇神藥業等龍頭企業的作用,推動產業快速發展。
四是發展森林碳匯業。積極開展以往造林地塊普查,科學設計碳匯開發模式,爭取圖強林業局碳匯造林項目實現碳量核證,十八站林業局碳匯造林項目在國家發改委備案,逐步將森林碳匯打造成新財源。
五是發展水經濟和綠色礦業。繼續推進地質勘查三年專項行動,開展礦泉水資源調查評價,制定我區冰泉水地方標準,加快松嶺岔路口鉬鉛鋅多金屬礦和農夫山泉漠河生產基地一期等項目建設,爭取早日建成投產。
六是發展文化產業。深入挖掘林區特色文化資源,統籌抓好呼中最冷小鎮、圖強冰泉小鎮、阿木爾藍莓小鎮、十八站古驛站小鎮等文化名鎮建設,扶持松嶺龍之韻、新林老樹根等文化企業發展,謀劃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保護、大鮮卑文化開發利用等重點產業項目,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產業品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于抓重點、攻難點,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尋找機遇、打造亮點、拓展優勢。我們堅持從內因著眼、著手、著力,深入實施生態建設、民生改善和基層組織提升“三大工程”,讓新發展理念在林區落地生根。
一是深入實施生態建設工程。堅持把生態建設作為實現綠色發展的根本之策,嚴格按照國家主體功能區的建設要求,認真執行《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全面鞏固停伐成果,著力保護森林資源,突出抓好資源培育,切實強化森林防火,堅決守住生態紅線,進一步夯實綠色發展根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做出更大貢獻。
二是深入實施民生改善工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推進平安興安、和諧興安、幸福興安建設,扎實推進全民創業,繼續辦好“12345”政府服務民生熱線,全力抓好27件民生實事,切實兜住民生底線,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補齊基本民生保障短板,讓林區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真正走出一條基本民生得到改善、小康民生全面實現、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的新路。
三是深入實施基層組織提升工程。實現振興發展,動力在基層。我們堅持把新發展理念融入基層組織,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政法組織、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建設,深入落實《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群眾工作制度》,全力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充分發揮基層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
打造好環境就是最大的發展紅利。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深入推進法治建設,著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
一是營造務實高效的經濟發展環境。加強法治興安建設,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切實增強領導干部敬畏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讓依法辦事蔚然成風,以法治化環境為全面振興保駕護航。積極推進簡政放權和政府職能轉變,抓薄弱環節,把整治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基層,真功夫用在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同時著力解決好融資、人才、科技等制約企業發展的關鍵性問題,打造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發展環境。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堅持“好干部”和“四鐵”干部標準,從“根”上入手選配好干部,抓住換屆契機,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從“嚴”上入手教育管理好干部,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規范權力行使,嚴肅考核評價機制,讓干部真正做到“四個跟得上”。從“愛”上入手保護干部,尤其是全面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建立容錯免責機制,旗幟鮮明保護干事者,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切實強化責任擔當,凝聚振興發展合力。穩妥推進林區改革,全面落實中央《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堅持試點先行、分步實施、有序推進,確保完成任務。積極推進對外開放,搶抓省加快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絲路帶”的機遇,加快推進洛古河-波克洛夫卡公路界江大橋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盡快打通對俄經貿大通道。
二是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認真貫徹執行中央新修訂的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充分發揮地方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之以恒糾正“四風”,深入開展“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突出問題、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黨員領導干部及親屬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三個專項整治,從嚴查處腐敗行為,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著力打造政治上的綠水青山。
責任編輯/趙嘉賓zhaojiabi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