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先
?
匯聚共識凝眾力適應引領新常態
——牡丹江市深入開展“應增強促”主題活動著力加快開放發展綜述
王唯先
新常態下,發展的腳步波瀾壯闊,注定不凡。
縱觀全球,經濟復蘇勢頭并不明朗,貿易投資格局變化不定,區域動蕩給世界經濟增加諸多變數。審視國內,產能過剩、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加大……新舊矛盾交織,環境錯綜復雜,全省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
2015年上半年,在全國適應新常態、應對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廣闊時代背景下,省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因勢利導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應常態、增信心、強定力、促發展”主題活動。
一年來,牡丹江市高度重視,將“應常態、增信心、強定力、促發展”主題活動作為一項現實緊迫任務,擺上重要工作日程。在推進過程中,牡丹江市知行統一、聚焦不散,活化載體、注重實踐,上下聯動、協調推進,有效營造了逆勢而上的良好態勢,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高度,審視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保持戰略定力,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科學判斷。
下好適應新常態這盤棋,需要出好招、落對子。牡丹江市按照省委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應增強促”主題活動為牡丹江市實踐中央、省委部署提供了有效的載體,搭建了廣闊的舞臺。
為深入落實省委“五大規劃”戰略和“龍江絲路帶”“十大產業”建設等重大部署,牡丹江市委從經濟新常態特征和實際出發,逐步形成了“19897”發展思路,即“發展開放型經濟、建設開放型城市”一個主導戰略,經濟發展“九增行動”,“八個重點產業”建設,“九項民生工程”和基層黨建“七項工程”。同時,還出臺了《全面發展開放型經濟若干意見》《加快旅游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重要文件。在實際工作中,把這些重點工作與主題活動融為一體,在部署、宣傳、落實、督辦上實行了“四個同步”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文化是靈魂》一文中強調了文化對于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為正確認識和處理宣傳工作與經濟建設的關系作出了指引。省委開展“應增強促”主題活動,就是要宣傳動員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身到經濟社會發展偉大實踐中來。正是基于對主題活動的深刻認識,牡丹江市按照相關部署,積極調動各類宣傳資源,確保主題活動有聲有勢,大力烘托“應增強促”的社會氛圍。
主題活動落地以來,牡丹江市在全市各類媒體開設了“應增強促”專版專欄,刊(播)發稿件600多篇;全年在國家和省級媒體刊發深度報道200余篇(條),其中“‘新絲路’帶來發展新思路”、牡綏電氣化鐵路開通等37條報道在央視播發。
在主題活動中,牡丹江市將“創新、實干、開放、誠信”確定為城市精神,深入開展了“踐行核心價值觀·打造好人牡丹江”等活動。全年共有7人獲得“全國道德模范”等國家級思想道德先進典型榮譽稱號,連續兩年獲得“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積極組織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推出了一批文藝精品,有107件獲得國家或省級獎勵。全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在牡丹江市召開,創建經驗得到了省領導的充分認可。
輿論宣傳持續升溫,理論闡釋更加透徹,文化傳播更為生動……牡丹江市通過形勢宣傳、成就宣傳、主題宣傳,打好壯大聲勢的組合拳,把“應增強促”主題活動的主旨和重心宣傳好、展示好,使全市上下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心、振奮了精神,并迅速形成了集中精力抓發展的共識與合力。
2015年,牡丹江市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列全省第三位;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列全省第一位;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列全省第三位和第一位。特別是2016年前兩個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去年同期負增長27%提高到正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由去年同期增長1.3%提高到增長384.6%,經濟發展態勢開始明顯好轉。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
步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攻堅克難、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有的放矢解讀經濟政策,透析經濟運行以及相關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困難和問題,做到應常態、增信心;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圍繞民生熱點問題,充分宣傳黨委政府的有力應對措施以及取得的積極成效,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做到強定力、促發展。
為此,牡丹江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從實際出發,確定了“三步走”階段性發展目標,在載體建設上出實招,全面啟動了“九增行動”。這一舉措使得“應增強促”主題活動在融入發展戰略上做足了文章,成為產業項目提檔升級的動力,突出了主題活動的前瞻性、系統性和操作性,推動主題活動扎實推進,迅速轉化為發展成果。
——加快產業項目建設促增長。2015年全市新開工500萬元以上入統產業項目數量和增幅均居全省首位,2015年底又開展了項目建設“四比”活動,確定2016年3月、6月和9月組織3次全市項目集中開工活動,3月21日首批集中開工活動共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9個。
——加快現有企業改造升級促增長。啟動“工業強基振興工程”,全市70%的停產規上企業恢復生產,新增科技型企業103戶,20多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打破了近15年沒有企業上市的局面。
——加快發展精品高效農業促增長。加大結構調整力度,規模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195戶,棚室菌規模以2.1億袋的產能保持全省第一位。東寧黑木耳、寧安響水大米被評為全國品牌價值超50億元的地理標志產品。渤海鎮成為全省唯一、全國“三農優化實驗區”候選單位。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增長。重點啟動“哈亞牡冰雪旅游之路”建設,實施“強點拓線結網”工程,“新雪鄉”和“雪堡”升級項目有效推進,先后舉辦了“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分會年度大會”“全國青少年‘未來之星’冬季陽光體育大會”等大型活動,旅游收入和人次均增長20%以上。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增長。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1號工程”,啟動推進“5鐵6路3橋2機場2水庫”重大工程,牡丹江“冬閑變冬忙”被《人民日報》等媒體多次報道。哈牡客專全線開工,牡綏高鐵竣工通車,城市承載功能加快提升。
——加快擴大開放促增長。從牡丹江最大比較優勢出發,啟動了“聚焦龍江絲路帶、加快發展牡丹江”主題行動,2個境外園區晉升為國家級,地產果蔬出口保持全省首位,成為“全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海關總署正式批準牡丹江市建設保稅物流中心,并被國家發改委東北司列為優先推進的“中俄韓國際合作示范區”。
——加快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增長。出臺《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方案》,設立1000萬元小微企業專項發展基金和666萬元大學生創業“子資金”,實施了“千戶小微企業成長工程”,舉辦了“首屆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榮獲“全國高職高專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這些政策和取得的成績有效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此外,在加快激活房地產市場、加快推動縣域和城區經濟發展等方面也取得了實效。
——加快激活房地產市場促增長。根據國家一系列新政策,努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積極推行保障房貨幣化和政府購置商品房用于保障房等方式,開展好回遷安置工作。2015年全年共完成棚戶區改造1.1萬套,改造農村泥草(危)房1.5萬戶,人居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
——加快推動縣域和城區經濟發展促增長。海林、林口、寧安、穆棱位列全省十強縣(市)行列,各城區經濟競相發展,縣(市)區各領域工作亮點頻現。積極推動市縣區聯動招商,經濟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全市各地呈現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隨著“九增行動”強力推進,牡丹江市主要經濟指標于去年底止跌企穩,并在今年初迅速回升。牡丹江市委在2015年中確立的促進主要指標回升的三個半年“三步走”部署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并通過一系列民生舉措,切實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使得全市人民共享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發展成果。
以“九增行動”為契機,牡丹江市努力提升“應增強促”主題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通過大力宣傳“九增行動”階段性成效,加大典型引領力度,不斷增強感染力滲透力,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立足工作崗位,人人想發展、人人講擔當、人人比貢獻,為凝聚發展共識、助力前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動力源泉,也為“應增強促”主題活動增添了顯著的地域性和時代特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于干,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面對新常態下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迫切需要一支政治堅定、作風優良,有本事、有擔當的干部隊伍,切實扛起實施“五大規劃”、構建“龍江絲路帶”、發展“十大重點產業”、推進結構性改革等工作重任。
牡丹江市站在全局大局高度,將“應增強促”與進一步鞏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與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結合起來、相互促進,以此鍛煉干部隊伍,強化作風建設,促進改革發展。
牡丹江市委專門成立了“應增強促”主題活動組織領導機構,確定了實施方案和20項重點任務,并把主題活動納入全市目標管理考核體系,著力形成齊抓共管、推進有力的工作格局。這一工作經驗得到了省委領導的充分肯定,工作成效2次被省委宣傳部介紹。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牡丹江市創新實施了干部“選育用管工程”。在選人用人上把抓發展水平作為重要標準,建立了實干實績清單制度,干部選任公信度不斷提高,提振了工作精氣神,促進了干部積極作為、主動擔當、務實干事,受到中組部、省委組織部和廣大干部群眾的肯定。
借“應增強促”主題活動蓬勃開展之勢,牡丹江市著力改善發展環境。在全省率先實施“四證合一”等改革舉措,在全市倡導“嚴細深實勤儉廉”作風,組織開展了“百姓問政百科辦”群眾評議活動,全年查辦影響發展環境案件42件,公開曝光反面典型126人。牡丹江市委還連續出臺了《關于中央和省委重要決策落實執行督辦制度》和《在全市黨政群機關集中開展服務質量與工作效率“雙提升”活動方案》等文件,黨政群機關、窗口單位服務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
“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為龍江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下一步,牡丹江市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指針,深入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書記王憲魁關于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要求,進一步深化“應增強促”主題活動,強化中心意識、法治意識和實干意識,打好發展組合拳。
為此,牡丹江市啟動實施了“1+6”行動,即出臺《關于在全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和《關于全面振興工業的實施意見》《關于農業結構調整優化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發展冰雪文化旅游產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外貿轉型發展的實施方案》《關于深入推進法治牡丹江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等6個落實性文件,奮力走出牡丹江全面振興的新路子,確保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與此同時,牡丹江市還將不斷抓好媒體宣傳報道工作,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今年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應增強促”主題活動增添新的時代特征。通過深化“應增強促”主題活動,把蘊藏在各行各業中的正能量激發出來,進一步創造積極進步的人文環境和健康向上的發展環境,對外全面呈現黑龍江及牡丹江發展的良好勢頭、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增強外部的投資信心和吸引力,樹立自身堅實前行、奮力發展的良好形象。
美好前景鼓舞人心,壯麗的藍圖催人奮進。牡丹江市將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將“應增強促”主題活動不斷推向深入,鼓舞、引導全市黨員干部群眾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夙夜在公的責任擔當,精準發力、扎實開局,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奮力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篇章。
(作者系牡丹江日報記者)
責任編輯/王沫wangmo@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