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萍
考生在一輪復習后,應該及時梳理知識體系,明確二輪復習的方向。要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結合近幾年新課標卷的高考試題,把握高考題的考查規律,對照備考熱點,逐項強化解題能力,學會做題,學會考試,形成規范有效的答題方法;與此同時,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學會有效調控身心狀態,培養自己良好的身心素質,尤其是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提高臨場應變能力,保證正常發揮。
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主要是以專題形式展開,復習的重點主要鎖定在考點知識歸納以及規范作答上。
一、重視回歸教材
高考試題材料在課外,知識點卻在課內。第二輪復習時,考生更應該回歸課本,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課本內容。在回歸教材中,我們會發現高考中各類文本的選材都與教材中的課文存在聯系或相似性。例如近幾年文言文考查都堅持“課外材料考課內”這一原則,即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考生陌生的,但知識點卻是源自課內的,考生可以從學過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語典故中找到相關依據。因此考生遇到考題時,要學會聯想已學過的課文、現代漢語雙音節詞和成語來解題。比如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卷Ⅰ詩歌鑒賞的第8題,出現了課外與課內相結合的新的對比閱讀形式,把《發臨洮將赴北庭留別》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對比鑒賞,這樣既考查了考生的文本辨析能力和利用舊知識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還暗考了考生對課文經典作品的理解能力。再如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卷Ⅱ文言文閱讀的第5題,考查的文化常識“古人的姓名字號”,在必修五教材的梳理探究部分《古代文化常識》就有所涉及。因此,第二輪復習時,考生要更熟悉課文。
二、規范答題習慣
在第二輪的專題復習中,考生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科學控制答題時間。通過模擬考試,要有效地培養自己準確填涂答題卡,看懂試題內容,看清答題要求,在指定位置作答,合理安排考試時間等好習慣。這些習慣看似微不足道,但正是這些細節決定成敗。在教學實踐中,老師發現二輪復習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很多考生懶于動筆,疏于深思,對于語言表達題只可意會不能言傳,更無法用文字嚴整規范地表述出來。在二輪的專題考試訓練中,考生作答時要更加注意分值,抓住采分點作答;考后要研究參考答案,揣摩參考答案的思考角度和表達方式,力求使自己的答案更加全面;作答要完整詳盡,言簡意賅,分點論述,條理清晰,書寫工整。
三、整合知識網絡
在第二輪復習中,考生要努力構建自己的語文知識網絡,與第一輪復習的高考考點進行整合歸納,理清每一個考點所包含的考查內容,明確每一個考點所考查的能力點是什么,它通常會怎么考,考點與考點之間有怎樣的聯系。許多題目就是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例如,文學類文本閱讀的小說閱讀題考查的是賞析文章藝術手法、分析文章思路、欣賞作品形象、對作品進行個性化解讀和有創意的解讀文本的能力;詩歌鑒賞題考查的是綜合考慮作家生平經歷、時代背景、意象、表達技巧等有關知識和賞析詩歌的能力。如果考生能認真細致地將這些考點整合歸納,就能夠形成一套高效的解題方法。
四、提高復習效率
在第二輪復習中,考生要確保每天有一定的練習量。做題的目的是為了積累鞏固知識,掌握總結答題規律。例如成語、語病辨析題等,要堅持天天練習;而語言應用題(擴展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背誦默寫題則可以穿插在其中,輪流練習。對于《考試大綱》規定背誦的64篇古詩文內容,要分篇突破,而且每一篇要落實到默寫上,切實消滅錯別字,力爭背誦拿滿分。對于訓練中做錯的題目,要建立錯題本,也可以在錯題上做出特殊的標記。考生每個星期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自覺主動地去瀏覽糾錯本,把已經做過和考過的試卷中的重點題目做好小結歸納,提高訓練效率。
1.現代文小閱讀、大閱讀的復習重點是近幾年的新課標卷高考真題。通過高考真題的訓練,培養自己從關鍵詞、關鍵句入手快速把握文意的能力,從而找準答題區域,掌握基本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技巧。養成首先在文本上勾畫、圈點,分析、概括,較好地把握住文意,然后再讀題、做題的好習慣。要加強語言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例如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卷Ⅰ選考的人物傳記《朱東潤自傳》,文本由“他傳”變“自傳”,文章敘事性減弱,學術性增強,考生不容易讀懂。題目的綜合性更強,對考生加工文本信息能力的要求也更高。面對傳記閱讀題的這種變化,在二輪復習中,考生要適當地閱讀一些不同類型的學術文章,以豐富自己閱讀不同文本的經驗,獲取初步的學術探究能力。
2.病句復習則要熟悉病句的六大類型,可以把一輪復習中的病句題整理出來,根據病因分類整合,把典型句子牢牢記住;還可以把近幾年的高考病句真題進行梳理歸納,分類檢測。這樣用扎實的理論來指導實踐,做題的能力就會慢慢提高。
3.文言文閱讀復習要重視朗讀,最好每天抽出早晚讀時間來誦讀文言語段,以增強語感;要聯系學過的課文,強化文言知識的積累和遷移能力(注意積累整理文言實詞、虛詞及文言句式等);重視翻譯,按照高考《考試說明》的要求,做到以直譯為主,字字落實,譯句力求通順,譯對句式和語氣;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表述答案。
4.詩歌鑒賞復習講究抓住意象,體悟意境,善于表達。首先一點是“積累”,要注重積累常見意象。詩歌中有很多意象是固定的,了解了它們的含義有助于考生理解詩歌。其次要掌握詩歌鑒賞的常用術語,如表述語言風格常用的術語有:樸素自然、清新明麗、悲壯慷慨、沉郁頓挫、豪邁雄奇、幽默諷刺等。還要掌握常見的表達技巧,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對比襯托、想象聯想、虛實等。最后要就詩歌賞析的有關知識進行整合歸納,比如可以總結煉字型、意境型、分析語言型、分析技巧型、綜合比較型等各種題型的答題模式。
5.作文復習要注重強化審題,積累素材,增強文采。縱觀近幾年全國各地區高考試卷,作文命題方向更加關注現實生活,關注社會熱點,要求考生在寫作中彰顯自己的鮮明個性和思想深度。例如2015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卷Ⅰ明確要求以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看法。因此,考生在作文復習中要有意識地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1)每天堅持積累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的鮮活熱點素材。可以把讀過的書、看過的精彩文章、背過的名句、有過的獨特經歷、聽過的心動的事等材料集中起來,按美德、立志、情感、成才等分類,做好素材的儲備。(2)訓練準確審題的能力。只有對題目內容了解得越透徹,寫出的文章才會越有思想深度。(3)注意各種作文形式的交替訓練,堅持每周的定量練習,認真做好自評和互評,對照作文評分標準,逐項進行升格訓練。
但是,復習策略、解題方法再完美,如果沒能轉化為自身的能力,也是徒勞無益。因此,在二輪復習中,考生一定要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挖掘自身的潛力,及時查缺補漏,提高解題速度,掌握答題技巧。特別要養成做題后及時反思的習慣,爭取每做一道題都有新的收獲。
主動性
□梁漱溟
認識人心的主動性,宜先從其生命自發地(非有意地)有所創新來體認;然后再就人們自覺的主動精神——人們的意志來認取。
人在思想上每有所開悟,都是一次翻新;人在志趣上每有所感發,都是一次向上。人生有所成就無不資于此。古語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不惟適用于文藝作家,亦適用農、工百業的發明創造,和軍事、政治的事功成就。“文章天成”是說自有合理性在其中,“妙手偶得”是說靈機觸動,非所意料。詩人巧得妙句,畫家有神來之筆,不惟旁人所不測,他自己亦不能說其所以然。若究問其致此之由,一切可說的都是外緣,都是湊成乎此的條件,而不是這些外緣條件的主體——生命本身。生命是自動的、能動的,是主動的,更無使之動者。憑空而來,前無所受。這里不容加問,無可再說。問也,說也,都是錯誤。
生命本性可以說就是莫知其所以然的無止境的向上奮進,不斷翻新。它既貫串著好多萬萬年全部生物進化史,一直到人類之出現;接著又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一直發展到今天,還將發展去,繼續奮進,繼續翻新。——體認主動性當向此處理會之。
如上所說的主動性,是從本源上指點。至于所謂人們自覺的主動精神,亦即人們的意志(連行動在內)者,恒必涵括了主動性、靈活性、計劃性三點,則是從此本源發展擴大的。除其中靈活性、計劃性容后分別申說外,這是再就其中主動性之一點試為指明。
自覺是人心的特點。通過自覺的主動性不是別的,就是人們意識清明中的剛強志氣。譬如有人對于外界環境的困難險阻未嘗不看得分明,且在奮斗中再三再四受到挫折,而卒能不屈不撓堅持到底,以制勝于最后五分鐘的那種堅毅精神,即其好例。再則對于強敵,如所謂“在戰略上藐視敵人,而在戰術上卻能針對敵人不稍輕忽的那種豪邁精神”,即其又一好例。
(選自《人心與人生》,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