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實例】
案例1:兒子送母親入院 一著急誘發腦出血
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子,他的母親腦出血發作,在把母親送到醫院后,自己卻因為過度著急誘發腦出血,一頭倒在了地上,被推進手術室進行搶救。
案例2:鄰里爭吵 致一方腦出血身亡
倆鄰居因瑣事發生爭吵,一方女主人因為血壓突然升高導致腦出血不治身亡,法院認為,爭吵是導致死者身亡的誘發因素,鄰居應承擔20%的責任。
案例3:業主氣死綠化工人 被判賠10萬元
綠化養護工人老葉在綠化帶上修剪草木時,與賴先生發生爭執。雙方被人勸開后,老葉往前走了幾十米突然倒地,送醫搶救無效死亡。尸檢報告表明,老葉是因爭吵、情緒激動等誘發疾病死亡。賴先生被判賠10萬元。
人為什么會得腦出血
臨床研究顯示,約90%以上的腦出血病人,發病前都有多年的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病史。在長期血壓升高和年齡增長等因素的影響下,硬化了的腦部小動脈壁上的肌肉層由于缺血缺氧和壞死,會出現米粒大小的瘤樣擴張,如同腳踏車內胎上的砂眼一樣,當血壓因激動、用力等原因突然進一步升高到一定程度并超過了微動脈瘤瘤壁的承受能力時,就會引發微動脈瘤的破裂出血而發生腦出血。
情緒變化是腦出血重要誘因
臨床發現,多數腦出血患者發病之前都有情緒激動史,包括極度的憤怒、悲傷、興奮、恐懼等,曾有人做過研究,證實臨床上近30%的病人是因生氣、情緒激動導致腦出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時間內情緒急劇變化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血壓突然升高,造成脆弱的血管破裂出血。
哪些人容易得腦出血
動脈硬化者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動脈血管壁會逐漸硬化(老化),因此年齡的增長是腦出血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人到中年以后,腦出血的發病機會會相應增多。
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是腦出血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血壓越高,血壓波動幅度越大,發生腦出血的可能性越大。
高血糖、高脂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和高尿酸血癥者 現有的研究表明,這些代謝性疾病與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故這些病人也易得腦出血。
有腦出血家族史者 其腦出血的發病率明顯高于無腦出血家族史者。
其他 體重超重、嗜好煙酒、進食過咸和性情急躁的人,腦出血發病率也較高。
警惕發病預兆并及時就醫
雖然腦出血發病很突然,但只要細心觀察,部分病人在發病前數小時或數日內還是會有一些輕重不等的先兆癥狀。為此,建議患有高血壓病的中老年人,如突發頭痛或頭痛由間斷性變為持續性;突發頭暈或原有頭暈明顯加重;突發一側肢體或頭面部短暫性發麻、乏力或活動欠靈活,或舌頭發硬、吐字不清;突然血壓明顯持續升高,應引起重視并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