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醫院都成立了二孩生育評估門診。通常,超過40歲的人,檢查中多項指標都不太正常,于是,一些人開始猶豫,甚至放棄生二孩的打算。其實,過度糾結于某一指標,并不完全正確。
2015年,我的門診病人過萬,其中年齡超過40歲的女性占10%左右。從我臨床上掌握的情況看,影響孕育結果的主要因素不是年齡,而是以下幾點:
1.月經
我經常說:“能生不能生,首先看月經。”《中醫婦科學》教材明確指出:“月經的產生,是臟腑經絡氣血作用于胞宮的正常生理現象。臟腑無病,氣血充足,經脈通暢,月經也就正常。反之,月經也隨之而改變。”通俗地講,月經是最能反映女性氣血盛衰的一個指標。正常月經應包含期(周期、經期)、量、色、質的正常。從理論上講,只要有月經,就會有再次懷孕的可能。而年齡偏大的人月經會出現一些異常,一是周期不穩定,這說明卵巢功能出現異常,主要表現為排卵不良。二是月經量少,它會影響受精卵的著床及發育。月經量少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內膜薄,二是內膜不薄甚至偏厚但不脫落。這兩種情況做B超就可區分,即經前、經后各做一次B超,看子宮內膜的變化情況。這是目前生育評估的重要方面。
2.輸卵管的通暢度
有了第一個孩子后,是否又懷過孕,是否流過產或上過環,目前是否避孕,是否嘗試過懷孕,有無盆腔炎和其他炎癥感染等,這些情況都會影響女性輸卵管的通暢度。必要時做一個輸卵管造影,以明確輸卵管的通暢度如何,是一側有問題還是兩側有問題。
3.病史
是否有胎停育病史,胎兒是大月份停止發育還是小月份流產,當時是什么原因導致的,是母體疾病還是胎兒疾病所致等。此外,有沒有輔助生育失敗或新生兒死亡等情況,這些都要考慮。
4.夫妻身體狀況
夫妻雙方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甲狀腺疾病或腎臟疾病,目前是否服用藥物,如果有,可能會導致女性懷孕后出現一系列問題,如羊水過多或過少、宮頸機能問題、胎兒發育問題等。這也是生育評估的重要方面。
5.男方精液
檢驗男方精液是否正常,較之以前因為精子活力低下造成的不育,目前更需要關注的是由于生活習慣的改變而出現的精液不液化、精子密度過高導致的不育。另外,有些40多歲的男性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痛風等情況,會影響精子質量,可能增加胎兒腎積水的風險。
基于以上情況,我建議想生二孩的大齡女性,孕前先調理兩個月,因為一個有受孕能力的卵細胞生長周期為80天左右,通過中藥調理,對改善卵子質量有幫助。同時,通過調理兩次月經,使子宮祛淤生新,可改善內膜環境,也可借此改善輸卵管的通暢度,為精子卵子的順利結合及受精卵的著床打好基礎。對于一部分確實有疾病的女性來說,可在這兩個月的調理中順便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