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這是一本從外形看起來和普通的書一樣的書。不過,這本書卻被《時代》周刊評為2015年最棒的25個設計之一。這本書的封面和扉頁,都赫然標注著“Drinking Book”(可以喝的書)。這些信息暗示了它的與眾不同。這本神奇的書甚至改變了6.63億人的命運!
這本書的發明者是美國一個叫特麗莎的姑娘。這個偉大的發明源自特麗莎幾年前的一次非洲之旅。
2007年,特麗莎到非洲旅行,那里的自然景觀帶給她深深的震撼。與此同時,當地居民生活的場景讓她感到痛心。那里根本沒有純凈的飲用水,孩子們口渴了,就直接從垃圾堆旁的水坑里捧水喝。水坑里的水渾濁、骯臟,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細菌。雖然也有壓井,可壓出來的水比水坑里的水也好不了多少。因此,當地百姓得病的概率特別高,常因各種疾病而死亡。
特麗莎了解到,在全球,每年有6.63億人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凈水設備而喝不到純凈的飲用水,由此導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難以計數,這在發展中國家尤其嚴重。

作為一名化學博士,特麗莎頓生一種使命感:能不能發明一種消滅細菌的物質呢?
通過8年不斷的研究和試驗,特麗莎驚喜地發現了細菌的克星——一種叫“納米銀”的離子。為了讓納米銀更方便地投入使用,特麗莎突發靈感:將納米銀離子嵌入紙中,做一張史上最強的過濾紙。特麗莎在研究室里埋首鉆研了幾個月,成功地將納米銀離子嵌入紙張,做出了抗菌性極強、質地優良的黃色紙。經驗證,這種紙能去除水中99%的細菌,使水的純凈度超過美國的直飲水。
特麗莎立刻帶著這種紙跑到南非、肯尼亞、海地、印度等國家,測試了25種受到嚴重污染的水源,和當地居民一起試用這些紙。“難道這些水不可以直接喝嗎?”“為什么要用這些紙過濾一下呢?太麻煩了。”“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喝水的!”當地居民的種種疑問和不配合的舉動讓特麗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當地居民缺乏最基本的飲用無污染水的意識。
知識遠比這張濾紙重要!特麗莎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用食用級的墨水,將安全衛生飲水的常識印在紙上,做成一本書。如此,普通的紙搖身一變,不僅可以濾水,還能傳播知識。
書里的每一頁紙上,都寫著溫馨的提示語,提示人們安全飲水的重要性。這本書的設計也相當巧妙、便捷:用的時候只需打開包裝盒,將包裝盒疊在一起,從書中撕下一頁放在包裝盒底部,倒入臟水,經過過濾,干凈的水就出來了。這樣一本看似小巧的書,平均每頁可以過濾100升的飲用水,一本26頁的書,可以滿足一個人4年的飲水量!而之后的每一天,都會有人因為這本可以“喝”的書而遠離死神。
特麗莎的這個發明引發無數好評,并占據了世界各大主流媒體的頭條,BBC、NBC、CTV等知名媒體紛紛報道。特麗莎深知凈水之路任重道遠,她已經聯合世界上著名的非營利機構“Water is Life”,積極研究產品的升級改造,現在已經成效卓著:更便捷易攜的飲水設備投入試驗。
面對滾滾而來的贊譽,特麗莎風趣地說:“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知識給人們帶來一點改變。只要我們內心溫暖、心懷世界,別說一本可以‘喝的書,也許我們還可以發明出可以‘吃的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