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祺
2015年上海市秋冬季節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會議上,交警部門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有四大特點:
市郊區域仍是事故防控的重點區域,發生的事故數占全市事故總數的77.68%,一次死亡2人以上事故的發生比例更是接近9%。
電動自行車事故較為突出。涉及電動車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占死亡總人數的14.43%,電動自行車違法載人等情況仍較為突出,極易加重事故后果。
貨運車輛事故相對多發,事故起數和致人死亡數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肇事貨車“掛靠經營”現象較為突出,一次死亡2人以上事故的肇事貨車中,九成以上都是掛靠車輛。
高速公路死亡事故相對高發。今年一次死亡2人以上事故中,約三成發生在高速公路上,且絕大多數事故為撞擊相對靜止的固定物(如占用應急車道車輛、養護設施車輛等)。
3月10日—4月10日,已有325人因交通違法行為被處行政拘留,197人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查獲10類突出違法行為64萬余起,其中違法停車49萬余起,糾處行人和非機動車違法行為7.6萬余起,查獲外環線內機動車鳴號1900余起。
書記韓正:補短板以問題為導向
3月19日,上海市委召開加強本市綜合交通管理工作座談會,圍繞今年市委一號課題“補好短板”,明確重點、明確責任,就全市形成合力補好交通管理中的短板進行全面部署。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強調,交通問題是特大型城市永恒的主題和難題之一,作為上海這座特大型城市的管理者,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時時刻刻把難題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要在前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拿出強有力的舉措,落實最嚴厲的整治行動,補好上海交通管理中的短板,以工作的實際成效取信于廣大市民群眾。
韓正指出,補短板是一個動態過程,要求我們始終以問題為導向,找準問題、拿出方案,抓住重點、全力落實。
必須明確責任,完善設施、提升能力,維護秩序、規范行為,既要各司其職,更要相互作用,所有設施的完善、能力的提升,最終要為道路交通實際服務,要有利于維護道路交通秩序、有利于規范市民交通行為、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必須明確重點,以外環以內的主城區為重點、以整治交通違法行為為重點,落實最嚴標準、最嚴執法、最嚴管理,通過整治迅速取得實效,并推進常態長效管理。
必須加強法律支撐,一切從實際出發,及時梳理分析一線執法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盡快修訂相關地方法規,為一線執法隊伍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創造良好的環境。
必須全市形成合力,每一個部門都要圍繞交通管理補短板獻計出力,每一個道路交通參與者都要尊法守法,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使廣大市民群眾共同參與到交通管理補短板的行動中來,共享交通整治的實際成果。
市長楊雄:整治防止一陣風
怎樣吸引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楊雄:公交優先體現在路權優先,公交專用道目前已建成300公里,還是少了。最近我們又重新做了一個規劃,準備到2018年公交專用道達到400公里,2020年達到500公里。上海已準備在延安路建設一條中運量的公交線路,把公交車道放在中間,對于保障路權優先有好處。
上海會實施單雙號限行嗎?
楊雄:目前沒有考慮實施單雙號限行、收擁堵費。單雙號有利有弊,有時候弊可能會大于利。
這次交通整治是“一陣風”嗎?
楊雄:交通整治要防止一陣風,要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我們考慮:
①調整警務模式,除了交警,其他警種也可參與到交通管理上來,至于小區和人行道亂停車問題,需要派出所民警和巡警等一起參與進來,一起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勸阻、治理;
②提高信息化水平,人力畢竟有限,要用電子警察、行車記錄儀等把違法行為記錄下來,作為管理依據;
③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我們已經提請市人大修訂《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希望能把新的要求、規范,包括這次嚴格整治以后形成的一些好做法用法律法規形式固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