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辰++嚴強
美容醫療產業除了直接產出以外,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也是很大的,特別是對廣告業、服務行業、美容產品相關生產企業,都有明顯輻射效應。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醫療技術的進步,整容成為許多國人對美的追求的現實選擇,由此催生整容行業爆發式增長。然而,在看到整形美容產業迅速壯大的同時,一些由整容引發的“事故”不時見諸媒體,“美麗”的代價著實不小。
我國整形美容行業發展狀況如何?火熱的韓國整容技術水平到底怎樣?整形美容行業如何實現規范發展?圍繞整容相關問題,本刊記者專訪了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副會長、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祁佐良教授。
市場“蛋糕”迅速做大
根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公布的數據,中國已成為整容行業全球第三大市場,僅次于美國和巴西。但從市場發展潛力看,依然后勁十足。
據了解,目前中國大約有1萬多家醫療美容機構,2015年醫療美容產業市場規模高達4000億元,且以每年約30%的增速發展。照此趨勢,2020年前后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將達到8000億元市場規模,并有望超越美國、巴西等國家或地區。
在祁佐良看來,我國整形美容行業快速發展,得益于經濟騰飛帶來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一般國際上通行認為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時,整形美容行業就會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我們國家的一些發達城市,人均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指標。實際上,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是在近二三十年的時間里,才開始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階段。”
從機構建設方面,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一些大型國有醫院開始了整形美容的嘗試,與此同時,私立整形美容機構也開始出現。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我國整形美容機構規模從小到大、從不正規開始向正規化方面發展。“到今天,中國整形美容市場到了一個供需關系基本平衡、市場競爭非常明顯的階段。醫療美容機構的建設已經進入規模化、連鎖化,并在逐漸規范化階段中。”祁佐良介紹道。
對于幾年后行業產值8000億元的預測,祁佐良坦言道:“這只是一種看法,這個統計是直接產值還是間接產值并不清楚。美容醫療產業除了直接產出以外,對相關產業的拉動作用也是很大的,特別是對廣告業、服務行業、美容產品相關生產企業,都有明顯輻射效應,這些是難以準確計算的。但如果整形美容行業真正實現產業化發展,那對于社會經濟發展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祁佐良進一步指出:“隨之到來的是觀念上的改變,現在國人對于整容的接受度也在提升之中。經濟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社會發展和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美容就會成為一種日常需求。例如現在微整形在學生中就比較火熱,高中、大學畢業后,許多人出于各種考慮選擇了整容。我們創造這樣一個條件,讓人們容貌上能夠更加光彩照人,可以獲得更多的自信。這些社會因素都是對于醫療美容行業有利好的影響。”
赴韓整容需理性
如同國外購物一樣,近年來,赴國外整容的國人也逐漸多了起來。這其中,尤其以近鄰韓國最熱。據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統計:2014年中國約有700萬人接受了整容手術,這其中,有6萬人選擇了到韓國接受手術,比前一年增加了45%。
因為整形產業發達,韓國被譽為“亞洲整容手術中心”。那么,是否意味著韓國整容技術技高一籌呢?祁佐良認為,韓國整容水平并不比中國高,所謂“韓國的整形水平高”的說法其實是社會普遍存在的誤區。
“翻看研究資料可以看到,醫療整容行業很多術式、儀器、設備等都是歐美西方發達國家先發明的,專業上基本沒有對韓國醫療美容水平高的認可。但是有一點是實實在在的,就是韓國政府把醫療整容這個行業當作一個產業在經營,給予這個行業很多優惠的扶持政策,比如說開辦診所的條件,包括稅收放寬,甚至政府會組織外國人到韓國進行醫療美容。”
而談到國人赴韓整容火熱的原因,祁佐良認為,“中韓建交后,以韓劇為代表的韓國文化在中國引起了很大反響。由于都是亞洲人,有著相似的審美觀,大家看到韓國的很多明星很漂亮,受到了很大的推崇。此外,韓國人在文化上并不避諱整容,以至于后來有一些說法,認為韓國這些漂亮的影星們都是通過整形美容整出來的,并就此認為韓國整容水平很高。”
對于赴韓整容熱,祁佐良也提醒國人要保持理性。實際上,中國人到韓國去做整容很大一部分是被中介,甚至是黑中介帶有欺騙性地介紹過去的,而這些中介已經形成了新的利益集團。近年來,也確實有一些負面的消息出來,比如一些國人到韓國整容受到傷害,才發現韓國的整容并不是想象得那么好。
行業規范亟待加強
行業的快速發展,并不能掩蓋行業中存在的諸多亂象。近年來,圍繞醫療整容的糾紛與案件不時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據3月7日最新公布的《2015年中國消協組織受理消費者投訴情況》顯示,醫療美容和整形美容投訴中,涉及質量問題的同比增長了6%,有的美容不成反毀容。
實際上,美容分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兩類,注射、手術等整形美容屬于醫療美容范疇,生活美容只能做潔面、護膚這種普通的護理類美容。對于醫療美容,許多民眾對其缺乏科學的認知,也讓一些不規范的醫療美容機構有了可乘之機。事實上,現在市面上許多毫無資質的美容院也在悄悄進行著醫療美容。
另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各樣的營銷渠道接踵而來,尤其是App的發展非常迅猛。但整形美容App品類眾多,大量信息真假難辨。實際上,一些不法商家開始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發布大量違法整形美容信息,由于此類“微商”提供的價格往往比正規醫療美容機構便宜,吸引了不少人,但這樣不規范的信息可能會給消費者造成很大的損失。
祁佐良認為,醫療美容行業的發展和互聯網是分不開的,網絡對醫療美容行業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既便于醫患之間的交流,也便于醫療美容知識的普及,還對醫療機構和個人也做了一些宣傳。但兩者的結合首先要遵守醫療行業的基本法規,管理不好這里面的漏洞和弊端也很大。
對于市場良莠不齊的情況,祁佐良也有些擔憂:“我國醫療美容行業的管理和規范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我們國內現在存在‘三非現象——非法行醫,非國家批準的醫療產品在市場上的使用,非法醫療場所進行美容醫療,這幾種現象還很嚴重。這些非法行為導致一些受騙上當的求美者承受了巨大的傷害,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為此,他多次呼吁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加強醫療美容行業的行業管理,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的現象,對于非法行醫者要進行法律上嚴厲的懲處。
“要維護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要呵護行業的發展,加強行業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很多時候單純靠衛生行政部門的努力來解決一個行業管理的事情還是不夠的,還是需要各個部門的綜合治理。同時,要充分發揮行業學會和協會的作用,這才能使行業健康發展。”祁佐良坦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