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耀東
一、精準扶貧,農村教育是關鍵。小康社會下的農村教育,應該是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上,發展高質量、多元化的農村學校,使農村學校成為“三個中心”,即鄉村教育中心、鄉村文化中心、鄉村信息傳播中心。農村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發展,農村人口各方面的素養,包括政治素養、文化素養、科學素養都得到普遍提升。目前農村地區的教育形勢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農村教師整體水平較低、師資力量嚴重不足且流失嚴重,即使有特崗教師制度的補充,但是由于特崗教師的崗位不穩定、加之教學能力有限,仍然不能滿足整體需求。但可以通過加大對中國基礎教育的投入,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和培訓,增加相應崗位的吸引力,就可以遏制在職教師流失。
二、“雙一流”大學建設,人才和管理是核心。綜觀近代世界歷史,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況下能真正成為全面領先的世界強國。我認為,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隊伍,二是有一套支持教授隊伍培養人才和進行尖端科學研究的政策體制。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緊扣一流目標,體現世界水平。但目前我國高校的整體教授隊伍的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即使北大、清華這樣國內頂尖大學,雖然有出色的本科生,也在某些學科取得了突破并達到世界領先,但都還不是公認的世界一流大學。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國沒有一支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隊伍,以及與這世界一流教授隊伍相配套的政策體制。在政策體制方面,比如科研人員出國學術交流受阻和科研經費管理問題,是學校大學教授們最關心的兩個熱點問題,也說明我們管理水平還有待改善。在“雙一流”大學建設中,只要我們人才和管理這兩點抓住了、抓準了,有一個良好的學術環境,中華大地上擁有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只是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