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廣闊
?
別讓微信『霧霾』污染朋友圈
文/苑廣闊
前段時間,朋友圈興起一起“霧霾”風。微信朋友圈被一堆朦朧照片刷屏,點開之后想看高清照只能隨機發紅包給對方,網友們玩得不亦樂乎。這種微信紅包新玩法引得不少網友吐槽,有網友稱這是網絡乞討。
突然出現的微信“霧霾”,讓很多網友以為手機出了問題,后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種微信新玩法:要看照片,先給紅包。雖然這種“毛玻璃照片”在朋友圈呈現刷屏之勢,但實際上從網友們對這一新玩法的反應來看,評價似乎并不高。
原因就在于,“毛玻璃照片”的玩法確實新鮮,但是從它被推出的那一刻,微信團隊就失去了對它的掌控,為了吸引別人給自己紅包看照片,朋友圈人人都成了“標題黨”,各種謊言、欺騙滿天飛,微信紅包瞬間因為這一新玩法的出現而從“要”變成了“騙”。比如你支付了紅包想看美女,結果毛玻璃褪去,呈現在面前的是一個真漢子,雖然支付紅包的錢可能只有幾分幾角,但那種受騙的感覺,并非每個人都不在乎。
更有網友直指這種做法無疑是網絡乞討,錢多錢少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它傳遞出一種不健康的價值觀。微信紅包說到底是一種游戲,同時也兼具著正常的支付、轉賬等功能,既然是游戲,就應該有屬于自己的游戲規則,如果討要、欺騙成了它的游戲規則,那么游戲的制作者、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就應該考慮一下社會影響的問題了。
不過現實也許會讓微信團隊感到失望,畢竟現在的網友越來越理性,對是非曲直的分辨能力也越來越強,針對微信紅包的這一新玩法,由第三方發起的一項網絡調查顯示,超過86%以上的網友覺得這樣的玩法很無聊,自己不會看;另有52%以上的人認為這不過是企業的一種營銷手段,自己感到不屑;還有30%以上網友表示自己很淡定,因為從來不參與這種紅包游戲。這實際上意味著,對于“毛玻璃照片”,真正叫好的網友少之又少。
前幾天,騰訊微信團隊的負責人、微信的主要開發者張小龍進行了一次演講,其演講中闡釋的觀點之一就是微信開發要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堅持不打擾用戶的原則。但是“毛玻璃照片”的推出,卻很難讓人看到他所宣揚的“用戶價值”,而更像是在利用用戶,甚至是利用人性中的弱點來達到商業營銷的目的。
有人說,微信之所以這么做,也是今年央視春晚紅包被阿里拿下之后不得已放出的“大招”,即便真是如此,但商業競爭是否也要講究規則,講究底線,至少讓自己的吃相不那么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