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希
?
身體堵了更可怕
文/李希
節日返程,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堵!仔細想想,“堵”向來是長假、假期不可缺少的主題!不過,比堵車更可怕的是“身體堵了”!


人的血管就像家中的自來水管,用的時間長了,管道內壁就要結垢、生銹,逐漸導致管道受阻而無法供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張紀蔚介紹,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它們在血管壁上越積越多,形成如同黃色小米粥樣的斑塊,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彈力下降,血液流動受阻,最終因缺血而引起心、腦血管病。
【專家支招】復旦大學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長符偉國教授提醒,預防血管堵塞,首先是要在吃上下功夫。餐餐大魚大肉,血管最容易堵。很多人常在外就餐,“高油、高鹽、高糖”炮制出來的菜肴,導致血管里的脂肪越來越多,最終將血管堵塞。少在外就餐,減少高油、高鹽、高糖飲食才是預防血管堵塞的最好辦法!
比“血管堵”更常見的則是“腸道堵”——便秘。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侯曉華介紹,便秘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一個發病率越來越高的疾病,保守估計我國越有7000萬便秘患者。長期便秘會引起多種疾病,如毒素在腸道內不斷地積聚會導致大腸癌,便秘導致排便過于用力會引發痔瘡和肛裂,以及心血管等疾病。
【專家支招】侯曉華主任提醒,臨床一周小于3次的排便就叫便秘。要減少便秘,第一是要多喝水、多吃菜。建議每天喝1500到2000毫升水,多吃長纖維的芹菜、韭菜、菠菜,紅薯等。第二是要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最好的排便時間是早晨,早上一起來腸道開始運動了,喝點水后會有胃結腸反射,會引起腸道結腸運動的增加,這個時候排便比較容易。
俗話說,“活人不能讓尿憋死”,但如果真的尿路堵了,真是疼的你欲哭無淚!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郭正輝教授介紹,我國尿路結石的發病率為1%-5%,而南方地區由于地域氣候等因素高達5%-10%。尿路結石都和飲食不當密切相關,草酸鈣結石是吃多了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香菜、芹菜等蔬菜和草莓、葡萄等水果;磷酸鈣和磷酸鎂銨結石是吃多了高磷酸鈣食物,如檸檬汁、可樂、咖啡;尿酸結石則與現代人攝入過量的肉類和脂肪有關。
【專家支招】郭正輝教授建議,預防尿路結實有三招,①每天喝2000-3000ml水,每次50-100ml水,以增加尿量,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晶體沉積,亦有利于結石排出。②睡前加飲水1次,保持夜間尿液稀釋狀態,可以減少晶體形成。③少吃草酸含量高的食物(菠菜、豆類、葡萄、可可、茶葉、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筍等)和高蛋白的食物,控制進食高嘌呤食物(動物肝臟、海鮮、啤酒等)。
很多人覺得汗味讓人尷尬,便想盡招數“堵塞”汗腺,最常見的當屬脫毛抑制排汗、頻繁使用止汗露等。殊不知,憋汗使代謝廢物不能正常排出,更易發生中暑、毛囊炎、皮膚瘙癢紅腫等問題。中醫認為,如夏天很少出汗,氣血沒有“長開”,人體對風寒的抵抗力就會減弱,到了秋冬季更易受到邪氣侵襲,容易感冒、咳嗽不止。
【專家支招】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沈雁英提醒,雖然堵塞汗腺可以掩蓋異味,但強行止汗是不合理的。因為出汗是人體一種正常的代謝方式,如果一味地人為抑制出汗,長時間會導致毛孔堵塞,代謝產物不能正常排出,誘發包括皮膚病在內的多種疾病。建議大家平時加強運動,不求大汗淋漓,以微微出汗為宜。
中醫上講,“滯則不通,不通則痛”。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醫科主任馮崇廉介紹,中醫上說的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系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人體很多重要經脈都起源于足部,從腳趾頭開始,一直往上走,通遍全身,一旦經絡不通就會導致各種疾病。
【專家支招】馮崇廉主任提醒,雙腳是人體很多重要經絡的起源,通過泡腳可以促進經絡的自我調節,疏通經絡,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泡腳時最好泡到三陰交穴的高度,三陰交穴為足太陰脾經、厥陰肝經、少陰腎經之交會穴,泡腳時水沒過三陰交穴能健脾胃、益肝腎、疏經絡。
如今很多女性都要經常化妝,皮膚分泌的油脂以及各種化妝品常常會堵塞毛孔。廣東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董秀芹介紹,毛孔有排泄功能,如果油脂分泌過于旺盛且沒做好卸妝和清潔,很容易造成堵塞,除了讓皮膚新陳代謝不順暢,還會讓毛孔增大,出現黑頭、粉刺、痘痘等,甚至還導致皮炎等問題。
【專家支招】董秀芹醫生提醒,疏通毛孔首先要從合理清潔開始,這是排除毛孔堵塞的最好方法。保持毛孔暢通無阻的同時也不要過分清潔,皮膚分泌的油脂與汗液結合是很好的保護劑,能夠預防外界對皮膚的傷害與感染。另外,可以配合皮膚按摩,改善表皮的血液循環,有助于減緩毛孔堵塞。
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介紹,情緒變化會直接影響血氣運行,如喜傷心、怒傷肝、悲傷肺等。心情不暢還會增加其他疾病的風險。一項研究發現,200個猝死病人中,一半的人曾在24小時內生氣、著急、情緒低落。
【專家支招】何裕民教授提醒,好心情是防癌、防病的“利器”,營造好心情會讓您獲益非淺。比如,一陣開懷大笑之后,會立刻感覺到身體輕松,心情十分舒暢。在生活中特別要學會看輕名利和寵辱,盡可能地處變不驚,盡量做到心平氣和,以平常心看不平常之事,保持豁達的心態,每天盡可能地保持心情舒暢、開朗樂觀,不被那些無聊的矛盾糾紛、各種瑣事所困擾。當然,加強體育鍛煉也是必要的。在跑步、散步、游泳和做操之中,常常可以淡忘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可以在運動之后心曠神怡、精神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