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與出版企業開展數字資源共享是文化體制創新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圖書館與出版企業在數字資源共享過程中還存在重復建設、版權糾紛、利益沖突、資源浪費等問題,使雙方的數字資源共享難以真正落實。為此,我們必須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并尋求有效的解決之道。
【關鍵詞】圖書館;出版企業;數字資源;共享
【作者單位】郭立偉,高等教育出版社銷售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資源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一條重要渠道。圖書館與出版企業在數字資源的加工、利用、共享中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目前,圖書館與出版企業在數字資源共享過程中還存在重復建設、版權糾紛、利益沖突、資源浪費等問題,使雙方的數字資源共享難以真正落實。為此,我們必須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并尋求有效的解決之道。
一、圖書館與出版企業數字資源共享的意義
數字資源共享具有資源總量豐富、傳遞方式多元、反饋靈活、服務及時等特點。圖書館與出版企業作為知識供應鏈中的重要成員,在數字資源的建設及服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圖書館與出版企業之間的數字資源共享則是社會文化體制創新的一項重要成果。增強雙方數字資源共享力度,一方面可以豐富數字資源平臺的文化資源總量,扭轉互聯網中文資源匱乏的現狀,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可以豐富社會大眾的文化生活,提升民眾文化素養。此外,文化資源的數字化也能推動我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二、圖書館與出版企業數字資源共享的環境因素分析
1.信息技術環境對數字資源共享的影響
信息技術將社會帶進了全新的數字出版時代,并推動了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在信息化環境的影響下,圖書館從信息資源的采集、加工,到數據庫創建、服務手段等各方面均出現了巨大的變革。圖書館的數字化轉型越徹底,所能影響的服務空間就越廣闊,進而為其實現數字資源共享創造更好的途徑和條件。對于出版企業而言,數字化所造成的影響也將是革命性的,如今的出版企業大多引進了數字化管理理念,創建了自己的數字書庫,能夠對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存儲、一鍵檢索,有力推動了數字資源共享的進程。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信息化在給圖書館和出版企業帶來變革與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很大的挑戰。首先,無論是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還是出版企業的數字化改造,都需要高科技人才的支持,涉及一些相當復雜的數字化技術,這給數字資源共享的實踐設置了很大障礙。其次,數字資源所包含的信息是海量的,由于數字化進程中缺乏整體的規劃與協調,造成了嚴重的重復建設,這些數字資源在內容上分類模糊,在格式及標準上互不兼容,為數字資源的共享制造了很大困難。
2.國家政策法規對數字資源共享的影響
為加快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的進程,國家頒布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十二五”規劃綱要》,該規劃中對數字資源共享問題進行了統籌規劃。而《文化共享工程2013—2015年資源建設規劃》則為數字資源建設指明了具體的工作任務、工作重心及詳細目標。與此同時,出版社的轉企改制和集團化發展也在穩步推進之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新聞出版行業在今后五年內的發展重點:盡快適應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環境,實現行業轉型升級。此外,出版業的集團化發展也進展顯著,既促成了出版發行機構的規模化效應,也有利于集團內資源的優化配置。這給出版資源數字化帶來了以下影響:首先,出版企業集團化有利于出版資源的集中、高效利用,也為出版發行資源的數字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術支撐。其次,出版企業的改制和集團化發展決定其必須形成市場化運營模式,并建立以內容資源為依托的利潤渠道,而文化資源本身具有稀缺的特性,這導致出版機構并不怎么擁護數字資源的共享,甚至持抵制態度,這一矛盾并非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
3.圖書館與出版企業在數字資源共享中的利益平衡
數字技術的發展使文化資源的復制和傳播形式發生了巨大轉變,并使其傳播成本大為降低,傳播節奏大為加快。在這一過程中,傳統的版權制度受到了很大沖擊,侵權現象時有發生,對出版企業的利益造成了一定損害。而圖書館的公益性決定其更傾向于限制版權擁有方的權力,最大程度保障信息的公共獲取,因此,如何把握好圖書館與出版企業之間的利益平衡點,是我們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加強圖書館與出版企業數字資源共享的對策
1.實現圖書館與出版企業之間的利益平衡
解決圖書館和出版社之間的利益平衡問題是實現數字資源版權轉讓及許可的重要前提,這要求兩者從長遠出發,舍棄一部分眼下利益,努力達成資源共享共識。首先,出版機構作為版權擁有方,不應過度追求版權的壟斷,在關注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應謹記文化傳播的重要使命,為民眾提供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當圖書館與出版企業之間出現不可調和的矛盾時,應該通過設計科學的制度予以解決,達成聯合協議,合理均衡雙方的利益分配。在數字資源的版權轉讓及許可方面,應同時尊重“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兩種訴求,不能因版權人的利益保護而限制了資源的共享和傳播,也不能無限地放大“合理使用”而侵害了版權人的正當權益。就目前而言,較為普遍的做法是借助技術手段對數字資源實施版權保護,對免費資源和付費資源加以區分。同時,將這一技術保護手段控制在著作權法所允許的范圍之內,從而把握好圖書館和出版企業之間的利益共同點,緩解其矛盾和沖突。
2.解決數字資源共享中的版權問題
由于版權保護并非永久性,而是具有固定期限的,因此,開展版權保護工作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對于公有領域的信息資源,一般都可以加入到共享之中,這部分資源的數字化加工應當被列為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重點。這就要求版權部門對相關資源進行詳細區分,進而對其進行整體協調、加工及利用。
首先,圖書館和出版企業之間并非不可調和的對立關系。版權所有人及社會大眾之間并不存在特別清晰的界限,兩者之間存在身份的交叉,即版權所有人本身也屬于公民群體的一分子,對于公民群體的文化資源需求理應予以滿足。就此而言,對于超出版權保護期的內容資源,出版機構要積極與圖書館聯絡,共同開展有關資源的數字化加工,使之得到充分的傳播,對于版權保護期之內的作品也要予以“合理使用”,并借助合作共享的方式促進其傳播。
其次,圖書館和出版企業之間可以建立互惠共贏的發展關系。出版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所積累的讀者信息和市場信息來調整出版計劃,而圖書館可以借助出版企業來簡化數字化建設程序,節約投資成本。比如,在處理數字化資源共享與版權之間的矛盾時,圖書館可以爭取出版企業的配合,通過出版企業多年積攢的經驗來規避版權問題,確保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穩步推進。
再次,圖書館與出版企業之間可以建立數字資源共享結算機制。雙方在共享數字資源時,要事先擬定共享結算機制,詳細記錄資源的使用情況,確保資源共享不會違背公正與安全的原則,進而確保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資源共享結算機制可以借助訪問控制、數據加密、權限設定等技術手段來實現,如方正集團的Apabi軟件方案便可以很好地解決網絡出版問題,妥善協調好出版企業、讀者及數字圖書館之間的關系,實現各方面的利益保護。
3.構建圖書館與出版企業的合作共贏機制
在圖書館與出版企業合作共贏機制的構建上可以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如法國的Bnf/SNE工作組,聯合了法國國家圖書館及許多大型出版機構。在其領導下,法國啟動了Gallica2項目,用以推動數字化建設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Gallica2集中提供圖書目錄及內容摘要等有關信息,讀者對信息進行檢索后即可直接進入出版發行機構的網站,然后就能夠享受有限的免費閱讀服務,各網站則根據實際情況為用戶開放不同程度的閱讀權限。通過這一方式,既解決了圖書館方面的版權問題,也保證了出版機構的利益,達到了互惠共贏的效果。對于我國而言,在構建圖書館與出版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時,首先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協議,為雙方開展合作提供統一、明確的規范。其次,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在人員、技術、服務等方面為其提供幫助,以政策傾斜的方式形成利益補償機制,確保雙方合作的順利進行。再次,圖書館要加強讀者教育,引導讀者尊重版權,自覺維護版權人的利益,而出版企業則要積極地承擔起相應的文化使命,摒棄一味追求盈利的運營模式,樹立長遠的社會效益觀。最后,圖書館和出版企業要為全局考慮,不鉆法律空白,嚴守行業道德和規范,積極構建平等、互信的合作關系。
綜上所述,圖書館與出版企業開展數字資源共享是文化體制創新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1]王余銀. 圖書出版產業結構、企業行為與企業績效數字化出版[J]. 卷宗,2014(4).
[2]夏穎.出版企業在版權資源增值利用中與公益性圖書館之間利益的平衡[J]. 經濟研究導刊,2012(12).
[3]陳靜,張凌. 數字出版機構與數字圖書館的競爭關系及相互合作的探索[J]. 圖書館,2015(4).
[4]葉翠,劉燦姣. 國內外出版界與圖書館界閱讀推廣合作模式比較研究[J]. 中國編輯,2015(3).
[5]吳建中. 知識是流動的:出版界與圖書館界的新課題[J]. 圖書館雜志,2015(3).
[6]吉宇寬. 數字出版者和數字圖書館著作權交易的沖突與融合[J]. 情報資料工作,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