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亦秋
摘 要:國際收支平衡是國家宏觀經濟目標之一, 匯率被認為是調節國際收支的重要變量。本文在回顧已有文獻對匯率波動和進出口貿易關系研究基礎上,通過對匯率改革后自2006年起到2012年年末的有關數據進行協整分析, 得出匯率變化并不是影響我國國際收支的主要因素,并根據實際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因素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匯率;國際收支;協整分析;格蘭杰檢驗
一、引言
匯率是指用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對國民經濟內外均衡和穩健發展乃至世界經濟的運行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是影響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出口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年我國開始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而浮動匯率制度下的匯率波動可能會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產生影響,目前針對匯率波動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研究結果并未達成一致。
關于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的影響,國內外學者展開了廣泛深入的研究。Marshall(1923)最先提出在均衡條件下,當各國總體需求彈性小于1時匯率貶值對貿易收支不會有積極的影響,Lerner(1946)在其研究中也闡述了類似的觀點。Robinson(1937)提出了匯率貶值能改善貿易收支狀況的條件是進口和出口的相對價格彈性之和大于1,即著名的馬歇爾-勒納條件。后續的研究多圍繞ML條件展開,Marquez et al.(2007)在傳統的OLS模型下驗證了ML條件的存在性,Baharumshah(2002)運用協整理論也證ML條件滿足,即匯率貶值可以在長期內提高貿易余額。然而,Eckaus(2004)、Ahmed(2009)等卻認為馬歇爾-勒納條件不滿足,即貨幣的貶值不能改善貿易余額。
中國學者也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其中,厲以寧(1991)發現,中國進出口商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嚴重不足,人民幣匯率貶值會導致出口狀況的惡化。謝建國和陳漓高(2002)認為人民幣匯率貶值對中國貿易收支的改善并沒有明顯影響,中國貿易收支短期主要取決于國內需求狀況,而長期則取決于國內供給狀況。沈國兵(2005)研究發現,美中貿易收支與人民幣匯率之間沒有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人民幣匯率浮動并不能解決美中貿易逆差問題。
二、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影響的現狀分析
在2006-2012年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分別升值4.9%、5.7%、2.7%和2.6%,而同期的貿易順差依次為1453.1億美元、1724.9億美元、1859.6億美元和1933.85億美元。2014年1-2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從6.1053貶值為6.1189,但同期的貿易順差卻從184.8398億美元下降到69.8232億美元。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06年至12年期間雖然人民幣對美元保持穩健升值的態勢,但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卻也一路飆升;而在2014年1-2月,人民幣出現貶值,同期的貿易順差下降。由此可見,人民幣升值并沒有直接惡化中國進出口貿易,而人民幣貶值也沒有給中國的對外貿易帶來改善。本文將協整分析方法,分析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我國貿易出口、進口和凈出口行為的影響。
三、實證分析
(一)數據與變量
本文采用中國進、出口貿易額作為因變量,實際匯率水平是作為模型的主要解釋變量,而國內外產出水平、國內外價格水平為控制變量。國內產出水平用國內GDP來表示,國外產出水平數據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美國GDP為代表,國內價格由中國的CPI增長率,通過月度同比和等比增長率以2005年作為基期換算得到,國外價格水平以美國CPI月度數據代表,數據都來源于中經網經濟統計數據庫與IMF。研究跨度從2006年1月到2012年年末,共有84期,并進行對數化的處理。
(二)實證模型
式(1)中出口額(EX)受到國外產出水平(GDP*)、國內價格水平(P)、國外價格水平(P*)以及人民幣真實匯率(REER)影響;式(2)中進口額(IM)受到國內產出水平(GDP)、國內價格水平(P)、國外價格水平(P*)以及人民幣真實匯率(REER)影響。將(1)式減去(2)式,可以討論貿易余額變化受到各因素的影響。本文采用Johansen檢驗法對上述方程展開協整分析,以討論人民幣匯率變動對貿易收支影響的變化。
(三)平穩性檢驗
對數據進行季節調整后,分別進行單位根檢驗。分別對變量水平值及其一階差分做檢驗作ADF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水平值在5%的顯著水平下是不平穩的,進行一階差分后是平穩的。
(四)實證結果
1.出口方程式
在對出口方程式進行回歸后得到(4)式。表2匯報了出口方程的協整分析結果,為了對變量之間的關系作進一步地描述,分別對出口方程各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由檢驗結果可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國外GDP是造成出口額變動的原因。國外物價水平、我國物價水平及實際匯率的變動不是造成出口額變動的原因。
在對進口方程式進行回歸后得到(5)式。表3匯報了協整分析結果,為了對變量之間關系作進一步描述,本文分別對出口方程的各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由檢驗結果可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實際匯率及國內物價水平的變動會造成我國進口額的變動,而國外物價水平、國內GDP不是造成我國進口貿易變動的原因。
在對進出口余額方程式進行回歸后得到(6)式。表4匯報了協整分析結果,并對出口方程的各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由結果可知,在5%的水平下,國外GDP、國內物價水平、國內GDP是影響我國進出口貿易差額的原因,而實際匯率的波動并不是造成我國進出口貿易收支變動的顯著原因。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從研究結果來看,盡管人民幣幣值變動會影響我國進口額,但人民幣匯率波動并不能直接影響我國的貿易收支關系,人民幣貶值并不能直接改善我國的對外貿易狀況。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一是馬歇爾-勒納條件更加適合貿易小國,而我國是典型的貿易大國;二是我國的出口商品物美價廉,即使人民幣有升值的壓力,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相對價格優勢依然非常明顯;三是我國政府一直提倡出口創匯,并因此實行出口退稅等優惠政策,這些政策會不斷降低我國企業的出口成本,提高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綜上所述,針對我國如何應對來自美國等貿易伙伴的施壓,以提升我國的貿易經濟實力,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首先,轉變我國的外貿方式,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第二,擴大內需,降低外貿依存度;第三,繼續積極主動的調整進出口貿易政策來消減順差。(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Aziz, J., Li, X. Chinas Changing Trade Elasticities[J]. China & World Economy, 2008(3): 1-21.
[3] Marquez, J., Schindler, J. Exchange-rate Effects on Chinas Trade[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7(5):837-853.
[4] 羅爽. 人民幣匯率波動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 國際商貿, 2013(4): 132-133.
[5] 孫博文, 邢遠洋. 我國匯率變動與國際收支關系的實證研究[J]. 東方企業文化, 2014(1): 313.
[6] 吳前偉. 匯率變動對我國出口額的影響[J]. 金融經濟, 2013(4): 3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