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洲 畢然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得到飛速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其發展關系著國計民生的大計。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眾多機遇與挑戰,筆者從四個方面入手,提出解決對策,力促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擺脫發展困境,迎接挑戰,實現穩健發展。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機遇與挑戰;對策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小微企業大有可為,要扶上馬、送一程,使‘草根創新蔚然成風、遍地開花。”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隨之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歷程。科技型中小企業是科技創新最為活躍、最具潛力的群體,在提高居民收入、吸納就業以及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激發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活力,對提高區域創新水平,支撐經濟發展,深化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機遇與挑戰。為迎接挑戰,應搭建全方位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制定完善的吸納和激勵優秀人才政策,增強政府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關注度并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以科技人員為主體,由他們創辦,并主要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制、開發、生產、銷售以及服務的中小規模企業。該類企業秉承著“自籌資金、自愿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成果商品化以及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和高新產品為主要經營內容。換言之,科技型中小企業是以創新為生存手段的企業。
科技型中小企業有其獨特的成長規律。首先,它具有高風險性的特征。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小,運行的不確定性較多,創新能否成功很難預料,且往往不易長期生存。其次,它具有高成長性的特征。科技型中小企業前期收益甚微,一旦創業成功,收益將以幾何級數快速增加,在短短幾年甚至一年內就能得到可觀收益。最后,它具有信息高度不對稱性。企業內部人較外部人而言,在理解創新成果所需知識和創新成果商業化所需信息等方面有明顯優勢。
一、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我省經濟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其發展面臨著重大機遇與挑戰。
(一)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現階段中國經濟處在發展機遇期,科技創新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結構調整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時代大環境下,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迎來了大發展的機遇期。
1.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
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依賴本土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減少對外技術的依賴。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院所及大企業是新技術的重要源頭之一,與此同時更多的技術源頭集中在若干分散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中。只有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不斷創新,才能夠為新產業培育提供可用的技術,才有利于創新型國家的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點多面廣,可收可發,風險易于控制,成功便于擴散,可以扭轉中國創新能力薄弱的關鍵問題,為我國創新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2.穩健財政體系下科技產業的發展機遇
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諸多特征,例如:創業初始投入資金少,投產迅速,能有效而快捷的將投入轉化為產出;反應靈活,容易產生科技創新和科技產出;機制靈活、富于創新,可以發揮貼近市場的優勢,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和基本力量,等等。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規模小、制約因素少,在遇到市場疲軟、運行不暢等問題時,可以迅速做出決策,改變經營方向,使自己擺脫危機的困擾,迅速適應緊縮的經濟形勢,獲得發展機遇。
3.形成大型科技企業發展需要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大型科技企業成長的搖籃,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要力求把“過渡性不規模科技企業”發展成“規模科技企業”,形成真正的競爭力。因此,我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通過對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來培育大型科技企業,通過多輪次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競爭形成大型科技企業,以提升我國的經濟實力。
(二)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在面臨著諸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迎來了一系列挑戰。
1.企業數量相對偏少,發展規模較小
黑龍江省是東北老工業基地中的重要省份,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沿海開放城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得到了飛速發展,而黑龍江省卻相對落后,強大的國有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產生了擠壓。北京、上海等地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是黑龍江省的數倍,我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規模與國家的戰略定位相比存在差距。
2.企業自主創新活力和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黑龍江省中小企業的加工類型大部分為初加工,精深加工產品較少,與此同時,我省傳統產業較多,新興產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數量較少且成長緩慢,在一些代表國家科技創新前沿方向領域擁有的關鍵技術和產品較少,因此,企業自主創新活力較低,企業自主創新水平有待提高。
3.科技投入水平低,技術發展后勁不足
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能力弱,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立項數目不多,排名居于全國各省中部偏后,與我省得GDP排名不匹配。與此同時,我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產業升級后勁不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的企業不多,不利于我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導致企業成長性不高。
二、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對策
面對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存在的各種挑戰,我們要抓住機遇,依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嶄新歷史環境,結合我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提出相應解決對策,力促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擺脫發展困境,實現穩健發展。
(一)搭建全方位中小企業融資平臺
搭建全方位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努力。作為政府,要加大黑龍江省科技創業投資政府引導基金規模,提升吸引國內外資本進入黑龍江市場的能力。要力求做大、做好我省的天使基金和創業投資總體規模,建立相關風險補償機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擔保補償債權融資擔保補償機制。可以推動一批企業上市融資,例如:推動哈工大機器人產業集團的上市融資。要努力發展科技投融資社會組織及服務機構,為企業上市提供政策宣講、專業咨以及上市對接等相關服務。作為銀行,可以效仿上海的“張江模式”不光看抵押物,也不只盯著財務報表,而是把企業“吃透”,通過深入了解企業各方面經營狀況來防范風險。作為企業經營者,要不斷完善中小企業的治理結構,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的融資能力。要不斷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治理結構的改造力度,建立符合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規范的企業治理結構;要加強公司財務制度建設,建立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企業財務制度;要通過加大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和溝通,盡量減少因信息不對稱或信息閉塞導致的融資困難。
(二)制定完善的吸納和激勵優秀人才政策
加強人才培養,制定完善的吸納和激勵優秀人才政策是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引領其走出困境的一大重要舉措。黑龍江科教人才實力排在全國前列,這為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發展各類新的商業模式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吸納和激勵政策,堅持物質鼓勵和精神鼓勵有機結合,讓科技人員充分享受到創新創業的實惠。還要保護創新人才的利益,讓企業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要加強科技型企業家的培養。可以通過開展省院科技合作與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訓班,提升企業家的綜合能力,開拓思維,加強團隊建設,整合優勢,彌補劣勢,實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提升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和與科研機構合作的實踐能力。要制定完善的企業領導人選拔機制、任用機制、培養機制、約束機制以及獎勵機制,通過完善的人才吸納和激勵政策聚集人才,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
(三)政府增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關注度
政府要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要從戰略的高度把握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全局。政府要及時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信息資源,制定相關優惠政策;要加強對企業的引導支撐,促進企業提升創新能力;要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促進企業發展壯大;要創新思想觀念,建設和諧創業環境,加強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理論和政策研究;要充分認識到科技型中小企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鼓勵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打造穩定的平臺。省政府要更加重視科技工作,把科技創新創業作為支撐龍江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要進一步完善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聯席會議制度,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千戶科技型企業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內容。
(四)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一方面,要加快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服務平臺。要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緊密協作,為中小企業應用新的科研技術成果提供便利,同時也為科研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便利。也可以鼓勵企業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參與技術攻關,從而提升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完善龍江科技大市場和多功能的科技服務大廳建設,提升科技服務平臺綜合服務功能。完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黑龍江工作站和龍江高端科技智庫以及科技金融服務走廊特色平臺建設,靈活運用電子商務等運營模式開展特色服務。另一方面,我省要力求打造國家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打造“五位一體”的科技服務業核心示范區和科技服務業承載區。以哈大齊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為重點,繼續努力實施科技服務業綜合試點工程。省政府要充分整合各類社會資源,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強引導、監督和管理。只有發揮全方位的力量,才能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打造好的發展平臺和服務體系。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科技計劃項目——黑龍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與發展對策研究(GB14D204)。
參考文獻:
[1]國科發高〔2015〕3號.科技部關于進一
步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若
干意見[Z].2015-01-10.
[2]國發〔2015〕53號. 國務院關于加快構
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
意見[Z].2015-09-23.
[3]國發〔2015〕23號.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
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Z].
2015-04-27.
[4]國辦發〔2015〕36號. 國務院辦公廳關
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
實施意見[Z].2015-05-04.
[5]韋世行.科技企業初創期培育對策研究
[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1(11).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