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柱云 汪鋒

摘 要:該文按照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制定的《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方法(第II版)》對某化工企業反應釜卸料引發爆炸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損害進行了評估鑒定,分析了推薦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
關鍵詞:化工企業;反應釜;環境污染;損害鑒定
中圖分類號 TP2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6-119-03
Environmental Damage Assessment of Reactor Unloading Explosion in a Chemical Enterprise
Tang Zhuyun1 et al.
(1Wuxi Cit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er,Wux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Assessment Center,Wuxi 214121,China)
Abstract:A ca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amage caused by reactor unloading explosion in a chemical enterprise was assessed according to recommended methods for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damage(The Second Edition)formula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stitute of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problems of the recommended method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re pointed out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ere provided.
Key words:Chemical industry;Reactor;Environmental pollution;Damage assessment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經濟發展與資源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環境污染事故頻發,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例如,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大連新港漏油事故、紫金礦業有毒廢水泄漏事故等大型水污染事故,暴露出我國環境管理工作的缺失,因環境污染損失賠償不合理引發群體性事件也逐年遞增。因此,加強環境損害評估鑒定立法、評估鑒定方法、評估鑒定程序、損害賠償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顯得刻不容緩。
環境污染損害是指環污染事故或事件造成的各類損害,不僅包括環境污染行為直接造成的區域生態環境功能和自然資源破壞、人身傷亡和財產損毀及其減少的實際價值,也包括為防治污染擴大、污染修復和恢復受損生態環境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發生的費用,在正常情況下可以獲得利益的喪失,污染環境部分或完全恢復前生態環境服務功能的期間損害[1]。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是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等手段,對環境污染導致的損害范圍、程度等進行合理鑒定、測算,出具鑒定意見和評估報告,為環境管理、環境司法等提供服務的活動[2]。
我國從2010年開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試點工作,江蘇省無錫市被列入首批試點城市,并成立了江蘇省首家環境保護審判庭專門審理環境污染案件。2014年10月環保部發布了《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方法(第II版)》(環辦[2014]90號),2015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逐步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1 環境污染事件經過
無錫某公司位于無錫市錫山區,2008年某日上午工人換班前,值班工人提前離崗,由于苯乙烯反應釜攪拌裝置未開啟,反應釜內溫度不斷升高,超過95℃后引發噴料事故,現場人員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產生靜電引發火災;事故發生后,現場工作人員立即報告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并按照應急預案啟動一級響應程序。
救援工作開始后,工作人員立即報警,同時切斷所有反應釜進料閥門,避免了火災對其他反應釜造成影響;第一時間通知周邊企業,安排員工撤離事故現場,并劃定警戒區,組織人員隔離現場,同時利用廠內消防水進行滅火,30min后錫山區消防隊15輛消防車趕到現場參加滅火。3h后火勢得到控制,從而使周圍反應釜(距離事發反應釜僅1~2m)未引起連鎖反應發生火災事故。滅火過程中1人死亡,5人受重傷,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安排救援組將傷員送往醫院。滅火過程中,由于消防水量較大,且含有一定濃度的有機物,應急領導小組啟動了廠內的污水處理站,消防水經水泵泵入廠內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后接入城市污水管網;由于廠內污水管道管徑過小,導致部分消防水溢流至附近桐橋港;事發1h,區環保局工作人員攜帶應急監測設施趕到現場,對附近水體、大氣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大氣中苯乙烯濃度與日常平均濃度水平持平,桐橋港河水中COD等主要污染物指標均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Ⅳ類水質標準要求。海事部門出動船只一艘,趕赴廠區北側北興塘河實時監控,以防受污染水體經桐橋港蔓延至北興塘河。事故發生6h后,所有火災均已撲滅,且沒有重新點燃,成功堵漏所有液體、泄漏物得到收集、隔離、洗消,所有傷員均送當地醫院進行救治,應急領導小組宣布結束警戒,應急狀態終止。
2 事故后期處置及影響
事故結束后,錫山區安監局以安全責任事故處罰該公司20萬元;截至受傷人員出院共賠付醫療及相關費用等共計400萬元,其中醫療費約36萬元(不含社保部分);物料及設備等財產損失約890萬元,監測費用6 135元,清理現場費用10 000元。
該公司周圍全部為工業企業,無農田、魚塘等,事故未對周邊企業造成影響,由于火災中原料苯乙烯絕大部分燃燒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且火勢得到控制,火災事故規模未進一步擴大升級,事故對當地環境空氣、地表水和土壤損害較小,未進行生態修復。
3 事故損害鑒定評估
根據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推薦的《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方法(第II版)》對本次事故環境損害進行了評估,環境污染事故損害主要包括人身損害、財產損害、應急處置費用、調查評估費用和污染修復費用。本案例所涉及的環境損害主要包括:人身損害、財產損害、應急處理費用,無調查評估費用和污染修復費用。本案例環境損害評估結果見表1~表9。
注:a.被撫養人在18周歲以下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b.被撫養人在18~60周歲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a)÷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可支配收入\&年齡\&賠償時間
(a)\&賠償金額
(元)\&死亡賠償\&25027\&33\&20\&500540\&]
注:受害人在60周歲以下城鎮居民死亡賠償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a。
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
承擔義務人數\&人數\&金額
(元)\&小孩\&15619\&3\&2\&1\&117142.5\&老人\&15619\&58\&2\&1\&156190\&小計\&\&\&\&\&273332.5\&]
注:被撫養人在18周歲以下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被撫養人實際年齡)÷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被撫養人在18~60周歲城鎮居民被撫養人生活費賠償金額=(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20a)÷對被撫養人承擔扶養義務的人數×傷殘賠償指數(受害人死亡的,不乘以傷殘賠償指數)。
4 思考與建議
4.1 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 (1)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制定的環境污染事故經濟損失調查表內容較為全面,也便于操作,但一般的環境污染事故損失損害賠償不可能這么全面,也不可能如此細化,因此在實際賠付時,很多數據是無法獲取和量化的。(2)《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推薦方法(第II版)》提出生態環境損害確認條件,包括評估區域內環境介質(地表水、地下水、空氣、土壤等)中污染物濃度超過基線水平或國家及地方環境質量標準,且造成的影響在1a內難以恢復;關鍵物種的死亡率增加;關鍵物種的種群密度或生物量減少;評估區域生物物種組成、生物多樣性等發生變化;生物體外部畸形、骨骼變形、軟組織畸形及組織病理學水平的改變等。目前由于很多物質特別是有機物無論在大氣、地表水,還是地下水、土壤中尚無環境質量標準、背景數據,也無環境監測標準方法,因此無法進行監測,區域生態環境基線水平數據缺失,從而無法評估事件的生態環境損害。
4.2 建議 (1)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評估鑒定模型和程序。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開發了一套簡化快速評價程序和計算機判定模型,針對大型污染事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評估程序,我國應該學習其已有的成熟的評估程序和評估模型,并結合實際對相關技術參數進行修正和調整,以確保其應用的準確性。同時,由于我國東西部、南北方在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差異較大,因此模型在應用時,其相關技術參數應考慮這種差異性。(2)加強基層監測機構的設備配置,提高監測能力,促進區域生態環境基線數據監測與積累。
參考文獻
[1]環境保護部規劃院.環境污染損害簡單評估技術工作指南[Z].2012.
[2]環境保護部.關于開展環境污染損害鑒定評估工作的若干意見[Z].環發[2011]60號.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