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該文在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及旅游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該森林公園發展生態旅游的優勢及劣勢,以期能夠為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生態旅游;發展條件
中圖分類號 F5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06-151-03
Analysis of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Gong Naisi National Forest Park
Liu Juan
(Forestry Survey Scheme Designing Iinstitute of 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050051,China)
Abstact:On the basis of Gong Naisi National Forest Park construc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the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park,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ong Naisi National Forest Park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Key words:Gong Naisi national Forest Park;Ecological tourism;Development conditions
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西北邊緣,和靜縣巴音布魯克區鞏乃斯溝鄉的中西部、中天山阿吾拉勒山與那拉提會合地帶的鞏乃斯林區,地理坐標為東經84°12′22″~84°53′16″,北緯43°06′11″~43°26′55″。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東靠艾肯達板,西與伊犁州新源林場接壤,南接巴音布魯克艾什克孜山,北與尼勒克縣接壤,總面積72 711.2hm2,東西長56.9km,南北寬36.6km。
1993年8月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批準建立“新疆鞏乃斯森林公園”,1997年成立“鞏乃斯森林旅游總公司”,經過數年的發展,鞏乃斯森林公園加快了旅游區內的景觀、景點硬件設施建設,旅游總體接待能力增強,林場職工收入增加。2001年國家林業局專家到現場考察,并于當年11月正式批復,同意鞏乃斯森林公園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1 森林公園建設現狀
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自建立以來,經過10a之多的經營探索,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建設已具規模。截至2013年底,鞏乃斯森林公園景點基礎設施投入資金1 613.87萬元。2014年10月16日,鞏乃斯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通過自治區驗收,為今后景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森林公園旅游現狀
目前森林公園內游客以自發性單位組織和零散游客自助旅游為主,每年游客量比較穩定,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森林公園共接待游客33 160人次,客源主要來自新疆巴州、伊犁地區、烏魯木齊、獨山子及阿克蘇等地,約占游客總人數的70%左右,同時不乏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但是由于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國有林場禁止采伐,可用于公園建設的資金難以籌措,公園現有的基礎設施已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旅游業的發展需要,仍沒有徹底擺脫長期困擾發展的消極保護與單一利用模式。因此,如何走出一條促進林業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是擺在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面前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3 發展生態旅游的優勢條件分析
3.1 地方政府高度重視 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經過多年的建設,逐漸發展成為自治區的林業骨干單位之一。2014年10月16日,鞏乃斯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通過自治區驗收,為今后景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過程,巴州旅游局和和靜縣的領導通過積極努力,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投資400萬元先后編制完成了《鞏乃斯旅游小城鎮總體規劃》、《鞏乃斯鎮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鞏乃斯林場場部旅游服務中心詳細規劃設計》、《鞏乃斯林場場部中心區建設控制規劃》、《阿爾先溫泉度假村建設控制規劃》、《班禪溝景區景觀環境詳細規劃設計》等;并且協調各方資金不斷加大景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2011年開始的3a累計投資達到2.4億元,旅游綜合接待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另外,國家農業部開展了2014年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和中國美麗田園推介活動,共推介出100個最美休閑鄉村和140個美麗田園,和靜縣鞏乃斯草原就包括在140個“中國美麗田園”名單中。以上這些都與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與重點打造分不開,相信地方政府的推動也將會在鞏乃斯公園日后的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2 交通優勢 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所在的和靜縣位于新疆中部,周邊與烏魯木齊、吐魯番、伊犁等地15個縣市毗鄰,216、217、218這3條國道和206、301、305、321這4條省道穿越縣境,南疆鐵路既有線將成為貨運專線,北海—南寧—成都—格爾木—若羌—庫爾勒—巴倫臺—伊寧第二條亞歐大陸橋和連通南北疆大通道烏魯木齊—巴倫臺—庫爾勒高速公路、和靜—和碩鐵路相繼投入規劃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和靜作為新疆地理中心、巴州副中心城市的地緣優勢,為打造區域物流集散中心提供了必備的交通區位環境。如此四通八達的交通優勢帶來的是和靜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僅2012年,和靜縣共接待旅游人數85萬人次(其中外賓22 998人次),同比2011年增長14.2%;旅游直接收入1.7億元,旅游總收入3.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97.7%。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和靜縣西北部的天山腹地,處于新疆西部旅游輻射圈之內和新疆巴州黃金旅游線中轉站,區位優勢較強。通過國道218和217與外界相連,東可達烏魯木齊市、和靜縣、庫爾勒市,南可達和田市、喀什地區,西可達那拉提機場、新源縣、伊犁州、阿克蘇地區,北可達克拉瑪依市和阿勒泰市。另外,還通過那拉提機場和庫爾勒機場與外界實現空中連接。雖直達航班較少,但可通過烏魯木齊轉機庫爾勒或那拉提機場,然后前往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鐵路方面以庫爾勒火車站為依托,尤其是烏魯木齊與庫爾勒、喀什之間有旅游專列,使游客到來更為便捷。
3.3 旅游資源群體優勢 通往庫車—獨山子的217國道和通往伊犁—若羌的218國道縱橫穿越規劃地域,而且這2條國道沿線有著豐富的、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和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217國道沿線有喀納斯湖自然景觀、魔鬼城、風光綺麗的巴音布魯克天鵝湖、全國最大的優質高山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克孜爾千佛洞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218國道沿線有金頂寺遺址、三區革命烈士陵園、林則徐紀念館、那拉提風景區、阿吾熱勒巖畫群、草原土墩墓、喬爾瑪冰峰、和靜王爺府、巴侖臺黃廟、博斯騰湖風景旅游區、羅布人村寨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位于217、218國道的交匯處,外部交通條件較好,上述諸旅游資源,對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有極好的烘托作用,這組團效應可稱一大優勢。
3.4 風景資源優勢
3.4.1 組合度高 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類型豐富,組合度高,資源類型包括森林、山地、草原、河流、湖泊、瀑布、溫泉等自然景觀資源和宗教、民俗等人為景觀資源,這些資源在地域空間上既有218國道上的集中呈現,又有阿爾先溝、班禪溝、伊開結楞溝等區域的特色展出,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既有特色又互相融合的高質量的旅游景觀區。
3.4.2 規模大 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72 711.2hm2,園內有數萬hm2的天然天山云杉林,100km的河流,廣袤的草原,最高海拔4 286m,有12眼溫泉,5 000a歷史的巖畫,這些數字足以說明公園規模之大。
3.4.3 生態完整性 多樣的地質地貌,多樣的植被類型,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以及充沛的河、溪、泉、瀑水資源,共同組成了鞏乃斯完整的生態系統。
3.4.4 水文資源優勢 天山山脈由于降雪量大本就不缺水,但是像鞏乃斯公園這樣的水文資源卻也不多見。鞏乃斯河河水清澈見底,終年長流不息,河床平坦,形成典型的山區河流景觀,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爾先溫泉,作為國內少有的氫氟泉,其具有醫治風濕癥、神經痛、皮膚病等多種疾病的功能,是理想的醫用溫泉,而作為醫用溫泉進行治病的歷史也已近300a。
4 發展生態旅游的劣勢條件分析
4.1 資源開發受限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和《鞏乃斯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整體范圍屬于禁止開發區,歸類為需要特殊保護的重點生態功能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定位為一個功能區即生態旅游綜合區,其發展方向為有效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旅游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及文化的完整性,促進生態旅游資源的良性發展為重點。根據《鞏乃斯林地保護利用規劃》(2010-2020),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位于伊犁河一級支流鞏乃斯河源頭匯水區,是伊犁、巴州2個地區的生態屏障和水源地之一,鞏乃斯公園內林地和森林全部屬重要水源涵養地和水源涵養林,屬天保林和國家公益林,屬于Ⅰ級保護級別。因此,公園建設必須是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適度進行旅游開發。
4.2 旅游季節短 由于山區氣候特點,決定了森林公園旅游季節僅限于6月至10月上、中旬,缺少冬季旅游項目,旅游季節短,影響了公園的游客量和經濟效益。
4.3 資金短缺 公園境內的各項設施,都是原林場為滿足基本的林業生產而建,近幾年雖然也針對旅游修建了一些必要的旅游服務設施,但由于林場經濟困難,資金投入有限,起點較低,不能適應目前新形勢下旅游發展和現代旅游的需求。公園的建設投入不足,將是制約建設成高品位、高檔次的森林公園的重要因素。
4.4 管理難度大
4.4.1 國道貫穿 2條國道貫穿整個公園這一現狀帶來的管理困難是顯而易見又無法克服的。國道的交通運輸功能,帶來了穿梭的車流,勢必對公園內的生態環境產生一定影響,另外由于國道特殊的政策規定,限制了公園對這一交通便利區域的利用。國道貫穿管理困難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門票收入,由于無法將公園圍合成一個整體,無法進行整體設卡售票,公園只能是各景區景點分別管理,無法實現公園整體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4.4.2 景點分散 鞏乃斯森林公園東西長56.9km,南北寬36.6km,河、溝縱橫,景點分散,小道、馬道眾多,且無法形成回路,為公園管理帶來極大困難。
4.4.3 牧民眾多 鞏乃斯國家森林公園常住人口約
1 425人,其中農牧人口約1 054人;季節性牧民約4 155人。另外,公園內很多地方存在“一地兩證”的情況,即一塊地既有林權證,又有草原證,造成林牧矛盾突出,長期困擾著公園內林業的發展和資源的保護與管理。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