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加強民生保障,切實防控風險。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眾創空間專業化發展,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專業化服務,更大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促進科技成果加快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意見》強調,重點在電子信息、生物技術、現代農業、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醫藥衛生、文化創意和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領域加快建設一批眾創空間。
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復雜局面,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自2009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來,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5年,我國GDP占世界的比重為15.5%,比2012年提高4個百分點。同時,與美國的差距明顯縮小,2015年GDP相當于美國的63.4%,比2012年提高11個百分點。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穩定的動力源。
面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復雜局面,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自2009年我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來,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15年,我國GDP占世界的比重為15.5%,比2012年提高4個百分點。同時,與美國的差距明顯縮小,2015年GDP相當于美國的63.4%,比2012年提高11個百分點。中國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穩定的動力源。
近日由福建師范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雜志社等單位聯合攻關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4-2015)》在北京發布。報告主要對2013年至2014年中國內地31個省級行政區的經濟綜合競爭力進行綜合排名,并作了相關分析。報告通過對各省份經濟發展情況的綜合評價分析,最終得出了2014年全國31個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 排名處于上游區(1~10位)的依次是:廣東省、江蘇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東省、天津市、福建省、遼寧省、湖北省。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4 %, 比2015年12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2月份比上月增長0.38%。
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800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2%。從環比速度看,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83%。1-2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342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9%,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1.6%。
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91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3080億元,增長7.6%。1-2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6361億元,同比增長27.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053億元,增長25.4%。
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3%。其中,城市上漲2.3%,農村上漲2.2%;食品價格上漲7.3%,非食品價格上漲1.0%;消費品價格上漲2.6%,服務價格上漲1.8%。1-2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