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 顧 晉
現在人們聽醫生說“您患上了糖尿病”,不急——慢性病。“我有高血壓”,不急。人們對這些慢性病好像不懼怕,但是,一聽說“腫瘤”,全家都急了!亂了!
其實,癌癥也是可防可控的,有的患者可以康復。癌也是一種慢性病。
慢性病屬于病程長且通常情況下發展緩慢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把心臟病、腦卒中、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定義為慢性病。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占所有死亡原因的63%。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3種生活方式導致4種慢性病死亡率增高,最終可能使50%的人喪命。這3種生活方式指的是吸煙、不合理膳食和缺乏體力活動。4種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

癌癥是全世界首要的死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癌癥防控的“三個1/3”——1/3的癌癥可以預防,1/3的癌癥可以通過早發現、早治療得以治愈,還有1/3的癌癥可以通過積極治療延長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第一個“1/3”可以預防,相當于還沒有患癌癥;第二個“1/3”的關鍵在于早發現,如果早期發現,癌癥是可以治愈的;第三個“1/3”因為癌癥發現晚了,所以只能延長生命,而不能治愈。由此可見,要治愈癌癥,必須早發現。
運動、健康的飲食習慣、及時治療癌前病變可以使我們遠離癌癥!首先是戒煙,吸煙可導致多種形式的癌癥,包括肺癌、食管癌、口腔癌、咽喉癌、腎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宮頸癌。大約70%的肺癌由吸煙引起。二手煙(也稱為“環境煙草煙霧”)已被證明能夠使不吸煙者患肺癌。無煙煙草(也被稱為“口用煙草”“嚼煙”或“鼻煙”)可導致口腔癌、食管癌和胰腺癌。
調整飲食是控制癌癥的另外一種重要方法。超重和肥胖與多種類型的癌癥相關,如食管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腎癌。水果和蔬菜攝入多可能對抵抗多種癌癥起到保護作用。相反,過量食用紅肉和腌制肉類可能會增加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另外,對于與飲食相關的癌癥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還能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定期鍛煉身體、保持健康體重加上健康飲食可大幅降低患癌癥的風險。
癌前病變指組織細胞化生和顯著增生而言,其中也包含著獨立疾病。例如乳腺病、直腸的家族性乳頭狀腺瘤、慢性胃潰瘍、肝硬化、皮膚的黑痣及皮膚黏膜綜合征等。惡性腫瘤的發生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人體某些器官的一些良性病容易出現細胞異常增生,具有惡性變化傾向,這些異常增生、具有癌變傾向的病變稱為癌前病變。由于癌癥的發病高峰出現在中老年時期,因此40歲以后的人群應該進行健康體檢。
事實上,相當一部分癌癥由于發現得早,得到及時的治療,完全可以治愈。只要我們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堅持運動,注重體檢,我們可以遠離癌癥。得了癌癥也別怕,相當一部分患者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療的。遠離癌癥,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