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教授 蔡三軍

結直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但是,只要做個有心人,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
便血便血往往是結直腸癌患者的第一個癥狀,經常是便后便紙上有血,這個時候要去醫院檢查,因為很多人有痔瘡的問題,痔瘡的癥狀和這個非常相似。醫生會做肛門檢查,或做一個簡單的肛鏡檢查,對結直腸癌的診斷是非常有幫助的。
腹痛當結直腸癌有糜爛、繼發感染時,由于相應的腸段蠕動增加和痙攣,可出現腹痛。部分患者以持續性腹部隱痛為首發或突出癥狀。另一些患者表現為典型的不完全性腸梗阻性腹痛,即疼痛為陣發性絞痛,持續數分鐘,自覺有氣體竄過出現疼痛,接著有排氣(放屁),然后疼痛突然消失。當老年人出現這種癥狀時,應首先考慮結直腸癌。
大便習慣改變多數人有每日定時排便一次的良好習慣。如果沒有其他原因(包括旅行、生活環境變化及服用藥物等)而常常發生便秘、腹瀉,應當引起注意。比如,大便突然變細,原來一天一次,在無任何原因下,變成一天好幾次,或者好幾天一次等。
腹瀉每日排便數次甚至十余次,可為黏液血便、黏液膿血便或溏薄的稀便。有些人還伴有排便不凈感(即里急后重感),尤其是發生于青年人。出現上述情況,如按常規治療2周以上仍無效,應想到是結直腸癌早期征兆。
近年來,雖然在早期檢查、診斷結直腸癌方面有所改善,但是,結直腸癌仍是當今世界上最大殺手之一,每年超過60萬人死于該病。
糞便隱血檢查糞便隱血檢查多用于大規模普查,或對一定年齡組高危人群做結直腸癌初篩。如果糞便隱血檢查呈陽性,說明很可能腸子某個部位有微量出血,而引起這種微量出血的原因很多,腫瘤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糞便隱血檢查呈陽性,需做進一步檢查。
內鏡檢查內鏡檢查包括結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和直腸鏡檢查。門診常規檢查時,常用直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它們操作方便,不需腸道準備。不過,要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只有做結腸鏡檢查是最保險的。
影像學檢查包括鋇劑灌腸檢查、B超檢查和CT檢查等。
專家提醒:5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糞便隱血檢查,每5~10年進行一次直腸鏡檢查或鋇劑灌腸檢查。有結直腸癌家族史、家族性多發性結腸腺瘤、多發性結直腸息肉等病史的高危人群,結、直腸鏡等檢查間隔時間應縮短。
臨床上,將結直腸癌病情由輕至重分為Ⅰ~Ⅳ期。由于結直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不易被察覺,再加上普通人群缺乏早期結直腸癌的相關知識,致使在確診時,約60%的結直腸癌患者為Ⅱ期和Ⅲ期(中晚期)。更為嚴重的是,50%~60%的結直腸癌患者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會發生肝轉移。以前,在臨床上,僅15%~20%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可以接受根治性切除,絕大部分患者因各種原因不能手術切除,5年生存率僅為0%~5%。也就是說,晚期結直腸癌出現肝轉移等同于下達了死亡判決書。現在,隨著診療手段的不斷進步和改善,一些新型藥物的規范應用,大大增加了晚期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從而使更多的患者肝轉移腫瘤縮小,并可能得到切除,最終使患者獲得治愈成為可能。
質子重離子治療,是放射治療方法中的一種,是運用質子或重離子射線治療腫瘤的一種手段,也是國際公認的目前尖端的放療技術。
質子,即氫原子失去電子后帶有正電荷的粒子;重離子,即碳、氖、硅等原子量較大的原子核或離子。質子重離子治療是運用質子或重離子射線在精準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又能夠有效地保護其他正常組織的一種治療方法。研究證實,質子或重離子射線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到光速的70%(約21萬千米/秒)時引出,在射線進入人體的整個射程中,其能量變化猶如立體定向爆破,僅對腫瘤細胞產生強大的殺滅效應,而基本不損傷周圍正常組織。
質子重離子放射治療腫瘤精度高,殺傷力強,對頭頸部腫瘤、腦惡性腫瘤、前列腺癌、肺癌和肝癌等都有較好療效。結合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筆形掃描技術、呼吸門控技術、粒子放療計劃系統及患者定位和影像驗證系統等技術設備,療效進一步提高。質子重離子治療是一種無創傷性治療,年齡大、心肺功能較差或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可以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對部分腫瘤類型,其治療效果優于傳統放療。
我國結直腸癌高發區主要有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港、澳、臺地區。其中,浙江、江蘇、上海三地是最高發病區,如上海市區,男性發病率為48/10萬,女性為45/10萬,這一發病率已接近西方發達國家。結直腸癌是典型的“富貴病”。有研究顯示,結直腸癌與常年高脂肪飲食、缺少膳食纖維攝入,以及久坐少動、不按時排便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因此,生活上,我們要做到少吃多動,少吃油炸、煎炸、腌制食品;適量增加運動量,以促進腸道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習慣;還應多吃粗糧、果蔬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