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404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李長玉
海軍威海干休所副主任醫師 周廣歐

以現在的科學水平,若想把一些慢性病或老年病治愈是困難的,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種。有一些糖尿病的患者總希望把血糖、血脂、血壓、體重等指標控制在完全正常的水平,不惜承受巨大的經濟負擔和肉體痛苦,整天想的是如何將糖尿病治好,整天為治病奔波,找名醫,買新藥,吃飯按書本,運動按公式,步步計算。有講座必聽,遇醫生必問,每天的活動都圍繞治病進行,生活毫無樂趣可言,日久天長,有的患者得了抑郁癥。把以人為本變成了以病為本,原本是自己去治療疾病,結果變成了疾病來控制自己。要知道在糖尿病還不能根治的今天,既承受疾病的痛苦去積極治療,又盡可能地享受人生的歡樂,與疾病和平共處,這才是正確的治病理念。
目前糖尿病的治療水平還不能把每個時段的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血糖控制在滿意水平就可以了。我國糖尿病指南根據患者的年齡、血糖、病情、并發癥等,將血糖控制標準分為:理想、滿意、一般三個等級。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做到適度治療,適度達標即可。從目前廣大糖尿病患者對治病的態度來看,可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疏于治療以致治不達標者。他們認為糖尿病是終身疾病,平時只是治療,很少監測血糖。另一種是血糖控制過度者。有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12年,并有冠心病,空腹血糖經常在6~7毫摩/升,醫生告訴他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升、餐后血糖在10毫摩/升左右就可以了,胰島素劑量應該再減一點。但他不聽醫生的話,一心想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一天空腹血糖6.1毫摩/升,早餐前注射諾和靈30R,18單位后,未吃飯就在門外與鄰居聊天,結果發生了低血糖,又誘發了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治療,需按照標準體重和勞動強度制訂食譜,原則是低糖、低脂肪,控制總熱量。要做到平衡膳食,主副兼顧,粗細調配。有一位病友對飲食治療過于苛刻,對主食以克計算,不吃水果,不吃牛奶,不吃點心,寧可少吃也不過量,結果體重逐漸下降,血糖反而升高,出現了饑餓性酮癥。他誤認為是病情加重,原來的口服藥不管用了,就改用了胰島素,結果反復出現低血糖,使病情加重。
運動要根據年齡、體重、血糖水平、有無并發癥等制訂運動處方??崭寡牵?6.7毫摩/升時,應暫停運動。常規運動應當在餐后30分鐘進行。每次30分鐘,每周5次,強度以運動結束時脈搏不超過170次/分為宜。
段女士患糖尿病32年,白內障5年,雙眼視力皆是0.5,段女士要求做白內障手術,醫生勸其暫時不做,可是段女士堅持要做。左眼術后視力達到0.8,一個月后段女士右眼又做了手術,結果視力不但沒有進步,反而因手術時角膜內皮受損,并發了大泡性角膜炎,結膜經常充血、流淚,痛苦難忍,視力在半年內下降至動手術前。專家說,不要認為人工晶狀體比自己的好,它終究是異物,只有當視力降到0.2左右影響日常生活,或因白內障影響激光治療視網膜病變時才需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