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虎
每一個來華留學生可能都有自己的中國夢。
從小就有很多夢想的美國留學生陶起的夢想簡單又可行:“我終于來到中國。現在,不但住在北京,而且學了普通話,我的夢想實現了!”
韓國留學生田范俊會很堅定地告訴你一個屬于他的中國夢:“我想開一個中韓建筑公司,為更多的人設計、建造溫暖的家!”
英國留學生宋鐘允未來的夢想是:“回英國念碩士,來中國找工作。”因為他已經慢慢喜歡上了中國的生活。
一度為中德血緣和文化背景糾結的德國留學生安娜思璐說:“找自己的家鄉等于找心里的平衡,因而這個夢想十分值得追求。”這是她留學中國最大的收獲。
母親是中國人的日本留學生山本桃子從懂事的時候起就有一個夢想:建設和改善中日關系。
芬蘭留學生Tara Joensuu用她夢一樣的經歷講述了“找一個中國男朋友”的浪漫故事。
熱愛漢語的泰國留學生沙丁則有一個宏大夢想:推廣漢語,使之成為東南亞主要溝通語言。
每一個來華留學生可能都會有一個屬于他們自己的中國夢。他們帶著夢想從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來到中國,這些夢想如涓涓細流與浩浩蕩蕩的中國夢不期而遇。
“感知中國”文化社會體驗活動,讓更多的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的來華留學生真切地觸摸到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非凡的創造力,感受到中國人民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很多來華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現了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和途經。一位越南留學生的感觸是:“我會跟在越南的家人和朋友講在重慶生活的故事,也希望他們有機會來看山城。我在重慶大學還有半年的學習時間,我會珍惜這段時間,把知識學好,把漢語學好,希望將來能找一份跟中國有關的工作。”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實現這個夢想離不開一個更大的、有利于中國的世界環境。中國正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夢的構想也為每個來華留學生實現自己的夢想創造出廣闊的成長空間,比如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他們也有可能與生活在這個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中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所以,中國夢也是世界夢。
教育部出臺的《留學中國計劃》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接收來華留學生規模將擴大到50萬人,使我國成為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國家。中國將穩步擴大高校招收來華留學生的規模,大幅優化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布局與結構。高校依法招收和培養來華留學生行為更加規范,教學質量和服務管理水平明顯提高,文化交流活動更加豐富深入,來華留學在全球的吸引力得到顯著提升。
在中國的許多大學校園里,來華留學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外國留學生的大量涌入,改變著中國大學的文化生態。國際文化節的應運而生,熱鬧的校園文化活動,呈現出世界各地的濃郁風情。校園的國際化讓“天下事”成為身邊事,文化多元共處讓世界的距離不再遙遠,就連夢想也變得越來越近了。
我們不得不提那些來華留學的前輩們。羅明、薩安娜、白樂桑、鮑德松……許多名字無法一一列舉,他們印證了在留學中國的不同時代,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際遇各有差異,但是他們通過師長的教誨和自己的努力,終于夢想成真,成為連接自己祖國與中國的橋梁,在建設和維系人民友誼、經濟互利、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他們詮釋的,是同一種留學中國的人生意義和價值。
也許,他們的昨天就是許許多多來華留學生的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