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C 收稿日期:2015-12-25
足球是一項快樂的體育運動,深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但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扼殺了小學生對足球的興趣,讓他們無法真正體會到足球運動的魅力。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不斷探究小學足球的教學策略,以期在快樂的氛圍中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興趣引導,點燃學生足球運動熱情
快樂學習理念在新課改中得到積極倡導。學生在快樂學習氛圍中身心愉悅,能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陶醉其中,并對該課程產生期待,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學習效果明顯提高。基于此,在小學足球教學中,我用興趣為引導,點燃學生對足球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在小學足球教學中,我們都是從常規教學開始,先在動感的音樂中做球操,包括腹背、體轉和踢腿運動等。然后列隊繞球場行進,在整齊的口號中,學生們精神飽滿,一堂足球課就在這樣愉快的氛圍中開始了。我拿出了事前準備好的足球明星圖片,讓學生辨認。沒想到很多學生都能認出梅西、卡卡、C羅,甚至是齊達內、羅納爾多、羅本、貝利。學生們興趣高漲,特別是一些男生回答得特別好。于是,我稍稍助跑在罰球點上將事前放好的足球踢進球門。學生們很興奮,大聲地說好,并鼓起掌來。我趁機做大家的動員工作:“只要認真學,你們也可以將球射入球門,你們也會成為小小的球星。大家說好不好?”就這樣我們進入了足球入門教學。從用腳內側傳球學習開始,我一邊示范動作,一邊和我班的足球小健將一起配合,讓學生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傳球的技巧。然后,我讓學生兩兩組合進行傳球訓練,我從旁指導,學生學習足球的熱情被點燃了。
二、創新教學,提高學生足球運動技能
足球運動是一項循序漸進的運動,在運動前需要做好熱身活動,決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急于求成。依據《體育課程標準》,我們要積極營造寬松、和諧、開放的體育課堂,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生活潑好動,但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轉移。為此,我利用情境教學法、穿插游戲法、兒歌口訣、競賽法等教學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寓教于樂,以此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能,讓他們感覺不到枯燥和乏味,從而減輕運動的疲勞感。
有了前面幾堂課的基本練習,學生有了學習興趣,但球技還無從談起。為了讓學生學習腳背外側和正腳背踢球的動作,我精心備課,給大家制作了小視頻,由梅西和C羅表演腳背外側和正腳背踢球動作,并剪輯了真實比賽中的場面,精彩生動,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授課效果倍增。此外,我還編制了運動兒歌,如《腳背外側踢球 歌》:看準足球正上方,小腿加速向前擺,膝蓋腳尖向內轉,腳面繃直腳尖緊,足球一下就踢遠。小學生形象記憶力強,有了兒歌,結合實際動作,他們一下子就能掌握踢球技巧,很多女生結合兒歌動作掌握得也很好。當然,一堂足球課需要高潮,而小組對抗賽就是檢驗學習效果最好的方式。在激烈的吶喊聲中,由同學推薦和自薦的兩組同學的足球對抗賽開始了,我理所當然成為裁判。十五分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我們約定下節課再戰。做好整理動作,這堂活潑的足球課結束了。
只要方法得到,順應小學生的天性,就能創造出無限的歡樂,讓他們的足球實力不斷增強,讓他們獲得學習以外的很多東西。
三、尊重個性,鼓勵學生探究合作創造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需要老師發現其才能并加以肯定和培養,讓學生樹立信心,身心都得到滿足。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成長,這是我努力的教學目標之一。體育課既要教給學生基本的技能,也要讓學生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學會探究合作,學會欣賞別人,并積極嘗試創新發明,以此以豁達、坦然的心態去學習、生活。
每個學生的體育素質不盡相同,這時候,我要做的是因材施教,讓他們取長補短,在小組合作、探究中獲得成長。在停球技術的學習中,我班的大多數同學學會了腿部停球。只有少部分同學掌握得還不算好,這些同學多少顯得有些沮喪。我看到后馬上安慰并鼓勵他們再試一試,并讓小組長再和他們多練習幾次。這樣,全班學生都掌握了這一方法。學生在團隊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這對他們非常重要。我讓那些足球項目突出的同學為大家表演足球特技,肯定這部分同學的特長,并鼓勵他們不斷進取,還給他們推薦一些好的球賽,和他們交流分享。在我的帶領下,我班的足球小隊很快就在全校站穩了腳跟。
總之,在小學足球教學中,應以快樂為出發點,讓學生體會到足球運動的無限歡樂,讓學生享受足球場上奔跑的樂趣,讓學生在小組對抗中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讓學生愛上足球,愛上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