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 紅
?
慈善風采——華東地區慈善宣傳方式簡介
● 蘇 紅
華東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商品生產發達,工業門類齊全,是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之一。這里也是中國慈善事業發展較好、水平較高的地區,為中國的慈善事業做出了貢獻。本期將通過“宣傳方式”帶大家一起感受江蘇、浙江、山東三個省的慈善風采。
江蘇省慈善總會成立于2005年,宗旨是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倡導符合時代特征的社會道德風尚,發動社會各界力量,籌募慈善資金,扶助社會弱勢群體,推進國際間、境內外合作,發展江蘇省慈善事業,為實現“兩個率先”,構建和諧江蘇,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服務。江蘇省慈善總會在慈善工作方面,緊貼地氣,深入了解全省慈善工作新動態,加快步伐建設基層慈善組織、積極探索募捐新形勢、精心設計慈善項目、著力打造慈善經濟實體、大力推行“公益創投”模式、不斷強化自身建設并壯大慈善志愿者服務。

在慈善宣傳工作方面,多方參與,努力搭建慈善宣傳新平臺。首先,利用現代媒體放大慈善傳播效果。江蘇省慈善總會多年持續和《新華日報》、南京有線云媒體等主流媒體保持密切合作,并在重要節日等時間節點集中發力,刊發宣傳專版,擴大宣傳效果。同時,總會繼續做好江蘇慈善網及《江蘇慈善》雜志,登載全省各地優秀稿件,共同放大慈善正能量。形成一個覆蓋全省的立體化、全方位的宣傳平臺,凸顯慈善傳播效果。其次,借助高校力量探索現代慈善理念。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為了與時俱進、創新思路,為江蘇省慈善事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導,省慈善總會聯合南京大學河仁慈善學院,共同探討傳統慈善如何向現代慈善轉型發展。經過半年左右時間的課題研究,南京大學河仁學院完成了《傳統慈善的現代轉型》研究報告初稿,該報告從理論高度進一步闡釋了現代慈善理念,并從實踐角度為傳統慈善提供了轉型的意見建議,目前該報告正在進一步論證當中。在新的一年,江蘇省慈善總會將會繼續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營造慈善文化的濃厚氛圍。總會將發揮傳播慈善文化、宣傳慈善理念的職能作用,加強省市聯動,通過江蘇慈善網和《江蘇慈善》雜志大力宣傳慈行善舉和慈善典型,以及慈善事業在服務困難群眾、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引導社會各界關心慈善、支持慈善、參與慈善。繼續深化和主流媒體的合作,努力在全省范圍營造更加濃厚的慈善氛圍。
江蘇省慈善總會秉承“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的良好理念,與熱心的社會各界人士一起,獻出摯愛之心,伸出友愛之手,用真情和行動為特困群體送上了一份溫暖,讓親情、友情、慈善情充滿了江蘇大地。

浙江省慈善總會成立于1994年9月,從此,掀開了浙江現代慈善事業的帷幕。浙江現代慈善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連續多年成為全國捐贈最多的省和慈善事業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浙江率先在全國實現全省市、縣(市、區)慈善機構全覆蓋,工作網絡已延伸到鄉鎮(街道)和村(社區),覆蓋全省城鄉的五級慈善工作網絡基本形成。在發展基層組織的同時,浙江省慈善總會根據慈善事業發展需要,研究出臺《基層慈善工作指導意見》《義務工作指導意見》《建設透明慈善指導意見》,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和一級法人三級管理的運作模式,有力地推動了慈善組織的規范化建設。這些都是浙江省慈善總會不斷努力、進步和發展的有力證明。
浙江省慈善總會的慈善宣傳工作也很到位。全方位鞏固宣傳陣地,運用各類媒體,做好日常宣傳。充分發揮“一網一刊”作用,安排專人負責。不斷深化慈善宣傳,增強慈善意識。并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愛心宣傳欄等載體進行慈善宣傳以及慈善工作的展示和公開公示。浙江省慈善總會網站也進行了全新改版,設置了“機構動態”“推薦項目”“推薦基金”“項目動態”“通知公告”“市縣動態”“行業觀察”“媒體報道”等欄目。在“機構動態”欄目中我們看到浙江省慈善總會的一項活動,“莫讓鄉愁無所寄——2016年新春‘情系老人’大型公益眾籌活動”。該活動將為全省2萬余名鄉村老教師、鄉村老醫生、鄉村退伍老兵,送去一份全年《浙江老年報》,把精神的關愛和健康的呵護帶給現代新鄉村建設的中堅力量。為農村“新三老”送去一份老年報,就是送去一份孝心、一份祝福,更是送去一份精神慰藉。這不僅關愛了老人,也在無形中宣傳了尊老愛老文化以及中華傳統的慈善文化。慈善文化的宣傳就是在潤物細無聲中走進了人們的心中。
浙江省慈善總會不斷豐富宣傳慈善文化宣傳載體,增強全民慈善意識,廣泛宣傳慈善事業的性質、宗旨和意義,積極引導更多群眾,更多的有識之士,將慈善之心變為慈行善舉。大力宣傳國家對慈善事業的優惠政策,普及慈善理念,弘揚慈善文化,提高慈善意識,讓社會充滿人文關懷,動員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廣泛參與到慈善活動中來,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慈善事業的熱情。

山東省慈善總會成立于2003年12月18日。其宗旨是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動員社會力量,籌募慈善資金,扶助弱勢群體,發展慈善事業,促進社會文明。其主要業務是籌募善款、賑災救助、扶貧濟困、公益援助,與國內外慈善組織合作交流,指導會員單位工作,推動慈善事業發展。山東省慈善總會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的方針,按照“依法組織,廣泛發動,堅持自愿,鼓勵奉獻”的原則,開拓創新,扎實工作。由山東省慈善總會倡導發起的“慈心一日捐”活動已成為全國慈善募捐品牌。如今,覆蓋城鄉居民的慈善組織網絡已經形成,慈善義工組織和慈善超市迅速發展,慈善募捐救助活動成績顯著,為推動全省慈善事業發展、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和促進社會文明等發揮了積極作用,樹立了慈善機構的良好形象。
山東省的慈善宣傳工作做出了自己的風格。借助媒體及自媒體開展宣傳。山東省慈善總會的自媒體主要有山東慈善網和《山東慈善》雜志。山東慈善網主要有“最新要聞”“熱點追蹤”“慈善公告”“慈善新聞”“救助項目”“會員咨詢”“在線愛心榜”“身邊慈善”等欄目。通過山東慈善網,我們可以看到最新的慈善新聞和信息,可以看到慈善項目,可以看到愛心人士的捐款等等,從每一個方面都將慈善動態展示給人們,真正做到公開透明,同時也做到了慈善的宣傳。《山東慈善》有“慈善窗”“本期聚焦”“本期關注”“慈善視點”“慈善探索”“慈善故事”“慈善史話”等欄目,從不同方向、不同側面展示和宣傳慈善。在近期《山東慈善》“本期關注”欄目中,向我們宣告了一件喜事。在2015年12月18日,山東魯慈對外交流中心成立了。謝玉堂當選為理事長,他闡述了山東魯慈對外交流中心的主要工作任務和工作方式。山東魯慈對外交流中心的性質是利用國內外非國有資產資源舉辦,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其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秉承人道主義精神,發揚孔孟之鄉樂善好施、扶弱濟困的傳統美德,加強山東與國內外慈善(公益)組織和個人的交流與合作,爭取更多的國內和國際慈善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國內外慈善項目,促進山東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謝玉堂表示,山東魯慈對外交流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山東省慈善總會走上了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快車道,必將推動山東的慈善事業更好更快發展,開拓山東慈善發展的新局面,為和諧山東建設貢獻新的力量。
華東地區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的慈善組織采用了多樣化的慈善宣傳方式,在理論研究研討中宣傳慈善,在自身品牌項目的開展中宣傳慈善,在開展對外交流合作中宣傳慈善,主流媒體與自媒體相結合,慈善宣傳與慈善活動相結合等等。形成了多角度,深入立體式的宣傳效果,擴大了慈善組織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向人們展示了慈善的魅力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