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剛 孫玉龍
內蒙古岱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烏蘭察布,012000
發電企業安全管理新思路探尋
王永剛 孫玉龍
內蒙古岱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烏蘭察布,012000
電廠企業安全管理其實很簡單,理順理清、科學合理、實事求是,將之前的冗余去除,精益求精、深化改革便會迎來電廠企業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思路簡單明了,必將讓企業受益無窮。
安全生產;發電企業;安全管理;科學合理
安全生產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需要,也是企業不斷創新發展的前題和基礎,其重要性和意義不言而喻。
長期以來,國內外專家、學者就如何搞好安全工作在不斷地探索研究,安全理念、理論在不斷地提升,好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在不斷地涌現。也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圖1 安全生產
正確理解、準確把握目前安全理論形成的背景和發展趨勢,無論是從安全管理的實質,還是從國際先進的安全管理實踐來說,推行安全風險控制與應急管理,開展和實施安全風險辨識和評估、安全風險應對和規避、安全風險化解和消除等工作,是現代企業安全管理發展的必然方向和正確選擇。
然而針對目前中國企業尤其是電力企業現狀來說,很多時候不是沒有制度,而是制度太多,很多時候不是不執行制度,而是執行力太欠缺。要想從根本上尋求發電企業的長期安全發展,安全管理的問題必須理順理清。
2.1 制度太多
一個企業不能沒有制度,但是也絕對不能有太多制度。沒有制度必然缺乏管理的依據和約束,但是制度太多,物極必反,最后成了沒有制度。電力企業應該擁有一套精致的管理制度。制度制定的原則必須是“以人為本”,事故處理原則“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而后再說效益,只要遵循以上兩點,制度便是最科學合理的制度,便是最讓人認可,最讓人愿意接受和學習的制度。然后依照此種制度進行管理,則無往而不勝。
2.2 扯皮現象嚴重
往往因為職責劃分問題,在遇到某一事情時,不同部門、單位之間互相推諉,扯來扯去,結果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了開會爭吵上。這個問題其實也是管理的一個重大漏洞,而安全隱患往往在漏洞中誕生。互相扯皮的時間越長,發生安全事故的機會就會越大。
2.3 會議太多
職位越高開會越多,有時候一日之中一個領導在接二連三地開會。其實有些會議可開可不開,若是可以不開,那就不開吧,因為開會會占用工作人員大量的工作時間,工作時間被會議占用,自然解決問題的時間就少了,那發生風險的可能性就會增大。
2.4 給人做樣子
有時候怕上級領導說,就非得弄出一些事來,其實這些很多時候只是花瓶,給外人看的。企業做事情應該直擊目標,不用做樣子給任何人看。
3.1 科學管理
去繁存簡,去假存真。
明確主題,直奔目標;制定精致的管理制度,做到全員學制度,全員懂制度,全員按制度辦事;讓需要休息的人休息,讓員工真正體會公司的溫暖;確定響應級別,統一領導和指揮危急發生時的救援和生產、生活恢復等各項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按規定向地方政府部門和上級企業如實報告危急事件發生及處理情況;協調與外部應急力量、相關政府部門的關系。
3.2 制定良好的獎罰制度
違章必須受罰,嚴格按照制度辦事;加班必須給加班補助,不要讓公司賺員工的便宜,當然也不能讓員工賺公司的便宜;周末誰值班給誰獎勵。
3.3 全員監管
每個人都可以對違章事件進行監督,只要證據確鑿,都可以進行獎勵申請。全員監管,必然將違章現象降到最少,這樣安全能最大程度地得到保障。
3.4 明確職責
之所以出現很多類似互相扯皮推諉,出現很多開會調節等大量浪費時間的問題、現象,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職責不夠明確。做事的人做到職責明確,該誰的誰干,計劃范圍內任何問題自己聯系解決,完成獎勵,完不成考核,令行禁止,雷厲風行。
3.5 本質安全
本質安全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而影響本質安全的首要便是隱患,隱患包括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爛的管理,只要解決這三個問題,影響安全的隱患便會消除,企業便會實現本質安全。
圖2 安全重要性
圖3 安全沒有終點
大力提高職工安全意識。通過頻繁多樣化的安全教育及獎罰對所有員工進行“洗腦”,讓員工的安全意識不處不在。提高操作水平。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頻繁練習,多進行事故模擬,做到處理問題時胸有成竹。提高設備維護水平。選用高技能人才對易出故障設備進行維護,落實具體責任,在零部件選用上應根據質量來選而不是選用便宜的。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應該往簡單上用功。理順理清、科學合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開會不能缺少,那是宣貫思調節矛盾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科學合理地摒棄文山會海的做法。進行安全管理新思路探尋不是不要制度,也不是否定之前,而是安全管理的一次深化改革,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1]袁興.發電企業基本建設與商業運行過渡期共享費用分攤探析[J].財會學習.2015(15):51-52.
[2]孫麗明.淺談火電廠設備狀態評估與數字化維修管理系統[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6(02):71-72.
[3]張鵬程.發電企業燃料成本管理控制實踐與思考[J].當代經濟.2015(36):94-95.
[4]張雷,樂軍.縱向分拆與價格規制對中國發電企業效率的影響[J].財經論叢.2016(02):97-104.
[5]薛曉岑,周保中,孫友源.能源互聯網與發電企業[J].發電與空調.2015(06):35-37.
[6]劉優鋒.發電企業提升經濟增加值的途徑分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6(01):62-64.
[7]吳楠,武萍,歐陽婷.我國發電企業社會責任披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廣場.2015(12):158-161.
王永剛/1981年生/男/山東博興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設備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