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明 沈陽 李清臣
摘要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與進步的背景下,對于企業的生產與管理工作而言,實現對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搭建,能夠通過借助各項技術來提高自動化倉庫系統的服務性能,進而為提高倉庫存儲管理與運輸等工作的效率與質量奠定了基礎。本文在闡述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構成、功能以及特點的基礎上,對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所采用的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與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 自動化立體倉庫;關鍵技術;堆垛機;控制系統;仿真技術
中圖分類號 TP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59-0072-02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搭建主要是以計算機技術為媒介,通過相應的控制技術等來實現操控,進而以人機的協調與高效配合來強化倉庫的儲存量,并提供貨物運輸以及管理的效率,這就為從根本上提升相應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了保障。而這一倉儲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要想確保所搭建的自動化立體倉庫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與價值,則就需要實現關鍵技術的有效融入,因此,針對自動化立體倉庫的關鍵技術內容進行研究,能夠為優化并完善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提升倉庫的服務能力奠定基礎。
1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內涵與結構
第一,內涵。所謂的自動化立體倉庫指的是借助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實現高層立體貨架物資存儲系統的搭建,并以計算機技術來實現自動化的控制與管理,通過人機配合的模式來提高倉庫的存儲能力,并且也能夠為提高物流運輸的效率奠定基礎,同時也為實現對倉庫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技術保障。第二,結構。這一倉庫主要是由貨架、推垛機、出入庫臺、自動分揀以及輸送系統組建而成的,其中,在貨架這部分上,一般有固定與旋轉2種類型,其中的旋轉貨架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表現出了更好的性能優勢,即能夠與升降臺進行配合操作,進而提高了這一流程的整體工作效率。而在巷道推垛機上,通過相應運行軌道的安裝,能夠為實現高效且便捷的作業奠定基礎。出入庫臺這一部分主要是用來滿足在實際貨物進出庫過程中,能夠為交接與轉載提供相應的媒介基礎。輸送系統主要的作用在于實現對貨物的高效輸送。貨物自動分揀系統不言而喻,則能夠在貨物進入倉庫之前,針對貨物進行分類與集中,進而提高該項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2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功能以及特點
第一,功能。整個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搭建,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能夠為滿足貨物的收、存、取、發需求提供基礎,并且通過相應的查詢功能來實現對倉庫具體信息的查詢。這些功能的組合能夠為提升整個倉庫工序流程開展的效率并強化監管、提高管理質量奠定了基礎。第二,特點分析。其主要是以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來實現自動化控制,并為相應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技術基礎,在實際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對貨物的高效準確盤點,進而為優化庫存、避免貨物在倉庫內滯留時間過長以降低成本積壓奠定了基礎。同時,以自動化技術的融入能夠取代傳統完全依賴于人工進行各項操作與管理模式,這就在有效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為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奠定了基礎。此外,這一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搭建還有一點優勢便是以高架貨物架進行搭建,進而實現了對倉庫內部空間的充分利用,這樣在提高存儲量的基礎上節約了占地面積。
3 自動化立體倉庫的若干關鍵技術分析
3.1 在貨位分配模式的選擇上
倉庫最為核心的作用便是為實現對貨物的存儲與管理提供場所,而在貨物的分配上,相應分配模式與對策的選擇將直接對后期作業效率產生極大影響,所以在實際對倉儲貨物進行存儲的過程中,需要以提前進行布局規劃為基礎,明確貨物進入倉庫的位置。當前,主要采用的有固定、隨機、就近以及分類這4種存儲模式。在實際進行選擇的過程中,則需要在確保安全性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特點選擇最佳的貨物分配方式。通過對貨物入庫后的相應貨位的科學合理配置,能夠提高貨物進庫的效率并降低人力物力等的投入。
3.2 堆垛機技術
對于堆垛機技術在自動化立體倉庫中的應用,需要實現對其進行復合作業條件下相應路徑的規劃設計,以確保提升這一作業的效率。在實際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基于時間最優的原則下,實現對最佳工作路徑的設計,通過遺傳算法,得出的是相應出入庫貨位的定位,且在堆垛機進行復合作業時相應的時間最短。在這一計算的過程中,根據相應的編碼方法、個體適應度函數、遺傳因子,得出相應的優化算法:實現對群數量、交叉與變異概率以及進化代數進行明確,在此基礎上,落實初始化并實現對個體適應度的評價,然后進行相應的運算并終止,終止運算的前提是滿足條件,此時便能夠得出最優個體。
3.3 系統仿真技術的應用
將這一技術應用于自動化立體倉庫的設計中,能夠將實際系統轉換為相應的仿真模型,這樣就能夠通過這一仿真模型的搭建來實現對系統的評價,根據其中所存在的不足進行優化與完善,進而實現對這一倉庫的最優設計。針對與相應倉庫的管理人員而言,其能夠有效的明確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所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完善,以更高的服務于貨物的存儲、運輸以及管理工作之需。目前,主要應用的系統仿真技術下的軟件為Flexsim,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科學布局以實現相應系統模型的搭建,在此基礎上將對象庫拖拽到這一窗口中,按照相應的邏輯關系進行端口的鏈接以及邏輯流程的搭建,然后對各個對象進行相應參數的設置后實現模型的編譯,進而實現對相應仿真結果的分析并出具相應的報告。對于自動化立體倉庫的設計而言,能夠為其實現對堆垛機的運行效率以、貨物出入庫的效率以及貨物的存量與利用率等的明確,進而為其不斷優化這一自動化系統的功能設置并提高自動化技術在立體倉庫中的使用價值奠定了基礎。
4 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倉儲物流行業而言,實現自動化立體倉庫的搭建,能夠借助計算機技術來實現人機的密切配合,進而以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應用來提高貨物存儲、管理以及運輸的效率提供了保障,而也正是借助這些現代化技術的應用能夠為降低相應企業的成本投入并提高其綜合效益提供保障。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自動化立體倉庫在系統的設計上將會借助一系列先進技術的應用來不斷優化自身的功能,為更好的服務于物流倉儲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