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珅

微信等社交平臺上一直熱傳著各種酵素產品能減肥、排毒、抗衰老、治愈癌癥等傳奇故事,甚至買來材料和罐子在家自制酵素也成了一種時尚。酵素真有這么神奇嗎?
記者在搜索引擎里輸入“酵素”,找到了約178萬個相關結果。其中有詢問哪個品牌好的,有教如何在家自己做酵素的,還有宣傳酵素有各種功效的。僅貼吧里就有近16萬個討論的帖子,熱鬧地分享服用各種酵素的減肥成果。
酵素不僅在網上紅,保健品店里賣得也不少。記者看到一家酵素浴會所,宣傳“做15分鐘酵素浴,相當于置身森林中8個小時、排出4.1克內臟毒素、完成一次內臟器官‘大檢修’”,并且店里還提供酵素產品和酵素雞蛋。
酵素飲料還出現在了餐廳里。記者來到某餐廳,看到推薦飲料單上就列著兩款酵素飲料。據服務員介紹,這種飲品很健康,因此比較受歡迎,特別是受年輕女孩子的青睞。詢問其做法,服務員表示此飲料是水果榨汁后調制的,但對于發酵方法并不清楚。
“酵素”一詞的本意是一類蛋白質。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云無心表示,“酵素”有個正式的名字——酶。酶是大多數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劑,各種酶的缺乏往往會帶來或大或小的問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何計國說,目前發現的酶除極少數是核酸以外,絕大多數屬于蛋白質。
酵素進入胃腸后會“失活”,起不到減肥、降脂等功效。云無心表示,酶是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質,其活性存在的基礎是蛋白質的完整結構。一般的蛋白質,吃下去后,需要經過酸性很強的胃,而且,胃中還有專為酸性環境而生的胃蛋白酶,可以把別的酶分解。由此可見,酵素進入消化道后,會被分解,沒機會進入細胞,不可能起到宣傳中的減肥、降脂等各種功效。
自制酵素和泡菜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很多人覺得打廣告的產品值得懷疑,自己做便宜又可靠。網絡和書上都有很多制作方法和食譜,一般方法是把水果洗凈切片,按一層水果、一層糖的順序裝入玻璃罐內,密封后放置在陰涼處,浸泡3個月后就可以喝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分子生物學博士郗旺指出,這種原料加糖密封存放的制作方法,本質上是一種自然發酵,因此做出的所謂水果酵素實質上就是一種發酵制品。云無心也表示,這個“自制”的過程并不新鮮。如果把水果換成蔬菜,得到的東西叫泡菜。而且,制作泡菜的工藝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摸索和實驗,與之相比,“水果酵素”的不確定性還要大一些。最后獲取的水果酵素里根本沒有能夠產生神奇功效的營養物質,達到各種廣告里的目標更是無從談起。
郗旺表示,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組成是多樣的,除了發酵需要的酵母菌或乳酸菌外,還包括致病菌。制作過程中稍有不慎,雜菌就會“占山為王”,這樣生產出的“水果酵素”非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還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
而且,郗旺指出,整個發酵液中蛋白質和纖維素含量很低,還沒有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含量高。況且即使吃下了那少得可憐的酶,也無法發揮其作用。此外,絕大部分的酶需要在細胞內發揮作用,外界施加的也無法進入細胞內部。因此,通過吃的方式補充酶是無效的。如果真的想調節體內的酶水平,需要從平衡營養、加強鍛煉、調整作息規律等方面入手,讓身體健康起來,這樣體內的酶水平才會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