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勝利

“HP2481”,望著體檢報告單上這一數字,王先生頓時神色緊張。“自己平時很注意口腔衛生,怎么會感染上幽門螺桿菌呢?”其實跟王先生同樣境遇的人還有不少,他們的檢查單上大都標有幽門螺桿菌,只是檢測的數值高低不同罷了。為什么這么多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呢?它又是如何被傳染的呢?
幽門螺桿菌(HP)感染往往是導致胃腸道部疾病的元兇。感染幽門螺桿菌可導致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MALT淋巴瘤和胃癌,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根除Hp后癥狀可獲得較顯著改善。長期Hp感染可觸發一系列胃黏膜的改變,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有少數人最終可導致胃癌的發生。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險性幾乎是未感染幽門螺桿菌人群的4倍。胃癌的發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但不等于說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發生胃癌。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致病還與個體的免疫力差異等因素有關。
C14呼氣試驗是目前被公認的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有效方法,全程診斷過程約25分鐘。只需患者輕輕吹幾口氣,就能查出幽門螺桿菌,這種檢測方法簡便、快速、準確性高,無創傷和任何不適。此外,通過抽血來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也很方便。
目前,幽門螺桿菌根除有四聯方案,以強效抑酸PPI(質子泵抑制劑)為基礎的四聯用藥方案效果較好。連服10天,停藥一個月以后再次復查,很多人都得到了根除。四聯用藥方案必須遵醫囑,請勿擅自購買,治療務必按時服藥,停藥一個月以上后進行C14呼氣實驗了解幽門螺桿菌是否被根除。如果未能根除,應等3個月以上再去看醫生,到時再根據醫囑進行必要的治療。
共用餐具是傳播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媒介。特別是筷子,親朋好友聚餐時接觸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門螺桿菌污染的食物亦可造成感染。此外,唾液中也可檢測到幽門螺桿菌,如果情侶深度接吻也可以互相感染幽門螺桿菌。
以前給孩子喂飯時有家長總是習慣用舌頭試試食物的溫度,或者喂奶(牛奶)前先嘗一口以試試溫度,因此,不少嬰幼兒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孩子的免疫力低,父母及家人這些不經意的行為,都有可能將自己的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孩子。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請家長遠離陳規陋習。
改變用餐方式,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可切斷傳播途徑。提倡家庭分餐、最好采用公筷制,避免家人之間相互傳染。居家生活所用的筷子、碗、勺子、茶杯等物品,要定期消毒。由于幽門螺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因此,經常在外聚餐或應酬的人士務必注意,避免相互交叉感染。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注意口腔衛生、改變不良習慣,防止病從口入。
患者查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并有胃痛、腹脹、反酸、噯氣、口臭、打嗝等癥狀時,或者合并有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胃潰瘍或胃息肉時,或查出有胃黏膜炎癥浸潤、胃黏膜上皮增生、固有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或出現了胃黏膜腺體異常增生時,應盡快到正規大醫院接受治療,并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