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陵
受訪專家:江蘇省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 盧凱華

美國佛蒙特大學的研究員近20年來研究了17000多名男性。結果發現,經常運動的男性比不常運動的男性,患肺癌的概率低68%,患直腸癌的概率低38%。已患有肺癌、直腸癌或前列腺癌的男性,癌癥惡化率降低了14%。
1970年,科學家發現,淋巴細胞系統的某種細胞,不需要抗原致敏就能破壞腫瘤細胞。這種細胞遂被稱為自然殺傷細胞,簡稱NK。
免疫系統有先天免疫系統與后天免疫系統兩支免疫大軍。先天免疫系統,為人體與生俱來的免疫系統,也是身體的第一道防御機制。
NK細胞,占總淋巴細胞循環數的5%~15%,是免疫系統中最積極的戰士,被譽為天然免疫的核心細胞。
作為前沿哨兵,NK細胞不辭辛勞地隨著人體血液到不同的地方去“巡游”。看有沒有“敵人”,如各種病毒,外來的細菌,體內產生的衰老、凋亡的細胞,以及變異的腫瘤細胞等。
NK細胞具有廣譜的抗腫瘤作用,與其他抗腫瘤的免疫細胞相比,NK細胞啟動時間最短,殺敵方法最多。
NK細胞只需接收到癌細胞的一些分子變化,就會立即投入戰斗。
NK細胞發現敵情后,還會第一個沖上前去,迅速殺死病變、癌變的細胞。
同時,作為哨兵,它還能迅速地將敵情上報,啟動整個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和免疫殺傷功能。
研究人員觀察到,在不同的模型中,運動組NK細胞的存在比例都比不運動的對照組更高。
研究人員的結論是,即使被植入或注射了高風險致癌物,依然可以通過運動,避免惡性腫瘤的發生。
根據檢測,運動小鼠的免疫系統活躍度遠比不運動組要高。
同時,研究者注意到,已經發生腫瘤的小鼠堅持運動,并沒有讓NK細胞的出現頻率在骨髓、脾臟、外周血中提升,反而在腫瘤中,它的出現頻率提升了。
研究人員分析后認為,運動在這其中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了促成這整個通路順暢的大環境,即運動能讓NK細胞更快、更高效地進入腫瘤內部,對腫瘤細胞進行撲殺!
如此,那為何還會有人患上癌癥呢?
醫學界發現,個體從接觸危險因素到體內出現癌變,需要5~20年的時間,在這期間,NK細胞與體內的癌細胞“此消彼長”,不斷“博弈”,發生著對抗。
在與腫瘤抗爭的過程中,NK細胞的活性、殺傷力和數量會受到病情的影響而不斷下降。
因此,癌癥中晚期患者的NK細胞往往已經發生嚴重的受損,無法消滅腫瘤細胞,這是癌癥復發和轉移的原因之一。
其實,NK細胞早已用于腫瘤的免疫治療!
正常生理狀態下,人從20歲開始,體內NK細胞的活力和功效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60歲以后則會急劇下降。
因此,對不同年齡段患癌概率的統計中,概率逐漸增高就是從60歲左右開始的!
因此,中老年人更要有運動的意識。
研究發現,每天運動30~45分鐘,每周5天,持續12周后,免疫細胞數目會增加,抵抗力也相對增加。晚餐后散步就很好。
癌癥患者運動必須適度,怎樣的運動量比較適合,需聽主管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