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瑾

隨著肥胖癥、糖尿病、肝臟疾病以及各種癌癥患者數量的增加,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許多養生專家都在提醒我們,要培養飲食清淡的習慣,減少對糖、鹽和油脂的攝取。然而,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分子醫學實驗室主任理查德·伯利沃博士對此持有異議。他認為,造成今天人們健康問題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日常生活中食用了太多的糖、鹽和油脂,而是現代食品加工業中對這些成分的過度使用。
據理查德·伯利沃博士研究,所有丟棄了傳統飲食習慣而轉向工業化加工食品的國家,無一例外地出現了數量驚人的肥胖癥、糖尿病以及因體重超出正常范圍而產生的其他疾病。
由此可見,要想減少這些健康問題,就必須降低人們對加工食品的攝取。理查德·伯利沃博士認為,唯一可行之舉,是制定法規,給加工食品加上標簽,明確標出這些食品的成分及含量。
此外,引導消費者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改善健康問題的重要環節。一個人的味覺記憶從孩童時期就開始形成,并且會影響其一生的飲食習慣。美國最新研究表明,一個幾歲的小孩如果有經常喝汽水的習慣,那么他在以后的人生中也會經常喝汽水,并且很可能在6歲時就得了肥胖癥。這項研究結果并不令人意外,因為許多研究都已經證明,甜食和高脂肪食品可以讓大腦產生愉悅感和滿足感,從而使身體產生攝取甜食和高脂肪食品的慣性,甚至是依賴性。
提到養生,人們很容易陷入一種誤區,就是把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看得比食物本身更為重要。在這種誤區里,一些建立在完全排除某種營養成分基礎上的食療減肥方法大行其道,例如“無糖飲食減肥法”就大受推崇。在理查德·伯利沃博士看來,不論是糖、鹽還是脂肪,在飲食中完全去除任何一種成分都是不科學并且危險的。
舉例來說,半個芒果中含有15克果糖,相當于250毫升汽水的含糖量。如果按照“無糖飲食減肥法”,我們不要吃芒果,梨、葡萄、橘子等所有含糖分的水果也都不要吃。這顯然是沒有道理的。水果中不但含有糖分,還有多元酚、纖維素、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都是讓我們保持健康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許多研究都清楚地表明,食用水果可以大大降低患心臟疾病、糖尿病和癌癥的風險。
既然糖是身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來源,那么,我們不僅不該排斥,而且應當注意每日攝取一定量的糖分。不過,理查德·伯利沃博士提醒,并不是有甜味的食物中才含有糖分,食物中的纖維素和淀粉也是糖聚合物,在腸道分解過程中同樣會釋放出足夠的葡萄糖來補充身體需要的熱量。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含葡萄糖的食物的攝取量,應該占身體所需熱量的50%,這相當于250克蔬菜、谷物或豆類食品中所含的葡萄糖。
所有的營養學家都在強調多樣而均衡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相對于食物的內容,食物的分量和比重也很重要。理查德·伯利沃博士認為,“吃得好”并不意味著要成為“健康食品癡迷者”,并不意味著堅決不碰薯片、炸薯條、熱狗或者各種甜食。“吃得好”其實只是在工業化食品面前采取一種防御姿態,并且對這些食物本身保持正確的認識。
“飲食多樣化和飲食均衡其實意味著更多地攝取有營養的健康食品,盡量遠離垃圾食品。多吃蔬菜,多吃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和ω-3脂肪酸的食品,多吃含纖維素的食品和谷物,通過纖維素和谷物中的復合糖來攝取身體中需要的葡萄糖,多吃含蛋白質的魚肉和豆制品,少吃‘紅肉’。”理查德·伯利沃博士建議說,“地中海國家和日本的飲食習慣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而這些國家的共同點是,慢性病指數很低,國民都比較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