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基隆 賀 艷
今年40歲的陳先生是個地道的寧波人,老媽做的油燜筍一直是他最喜歡的一道菜。近幾年,因為工作壓力大,吃飯也不定時,他患上了慢性胃炎。聽從醫生的建議,對最喜歡的油燜筍,他一直不敢多吃。今年,他感覺自己的胃好了很多,一直沒有不舒服的情況,所以一連吃了四五餐油燜筍。

一個星期前,陳先生早上上衛生間時,嚇出一身冷汗,“大便怎么成了黑色?”連忙趕到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就診。
該院消化內科主任許豐確診陳先生黑便的原因是胃出血,因竹筍含有大量的粗纖維,難以消化,導致賁門撕裂出血。
許豐說:“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過量食用竹筍后,會造成胃黏膜保護屏障作用減弱,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嘔血、黑便等并發癥。因此,這類患者應該少吃或者不吃竹筍。”
筍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健康人也不能連吃一星期
筍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纖維素等特點,健康人群適量吃筍基本上沒問題。但是,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人要慎食,而肝硬化、胃底靜脈曲張的人要絕對禁食,因為筍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比較難消化。
健康人群適量吃筍基本上沒問題,但是在吃的時候,要細嚼慢咽,也不能連續一個星期都吃。因為筍還含有難溶性草酸鈣,會對胃黏膜產生刺激。有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的患者也要盡量少吃,因為吃多了會加重結石病情。
敏感體質的人也要慎吃竹筍,且避免與海魚同吃。因為筍含有的草酸會引起過敏或者讓過敏加重,如引起或加重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等。
老年人和兒童的消化能力較弱,體質也比較差,所以要盡量少吃筍,吃的時候也要細嚼慢咽。
吃竹筍尤其是吃毛筍的時候,大家難免會感到有澀味,這是其含有草酸鈣的緣故。要減少澀味,可以先用開水把竹筍燙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