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習慣了以采訪提問的語氣開始工作,于是在寫下這篇東西的時候,也習慣性地先拋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僅從字面上理解的話,確實有幾分明知故問的意思。女老板就是女人做了老板唄?凡事知其然容易,但知其所以然是需要深思和總結的。
眾所周知,餐飲行業是個江湖,不僅有“江湖菜”,更是有江湖人。但凡江湖,皆是人來人往之所,憑依的是眾望、揣測的是人心。人與人之間意志、品性的差異決定了誰能在這個競爭激勵的行業里站得更穩、走得更遠。在東方國家普遍男權的社會里,女性能夠贏得工作機會和平等待遇已然是難得,而能夠肩扛期待、獨自帶領企業和團隊馳騁沖殺于商戰中,更是不易。
拋開性別和行業不說,僅就企業家這個層面來談,主要思考的應該是企業戰略層面上的問題,如何謀篇布局,如何設定目標,如何調度資源,如何完善模式……。在實現企業盈利能力的同時,企業家還要兼顧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家需要通過自己的管理和調整,讓企業的發展契合國家大的方針政策的方向。讓企業在生產發展過程中減少對于資源的損耗和環境的傷害,形成可持續發展。使企業在解決人員就業的同時,成為讓員工有歸屬感的希望所在。使企業能夠撫慰助困,利用自身資源反哺社會。進而以一人之能力與智慧實現國、家、企、民多方面的共贏,這是一個成熟的企業家當得起“企業家”這三個字所應具有的基本素質。
延伸到“女老板”這個層面上,作為企業家的基本屬性和男性企業家是沒有什么分別的。男女企業家的差異更多的是體現在戰略執行的方式上,由于性別差異所帶來的行事特點的不同,會對戰略的執行產生不一樣的影響。這一期我們采訪了不同年齡層的女企業家,和她們認真地交流了她們作為企業家和女性的社會角色定位,并且基于這種定位暢談了她們是如何在完成這兩種社會角色的同時做好角色之間的轉換和融合的。我們發現,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在整個餐飲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進入到這個行業的男性和女性領導者們在企業初創階段,其性別角色是被忽略的。在競爭和壓力面前,女性企業家比起男同行們,幾乎不會得到什么額外的照顧和優待。但隨著最近十年來,餐飲呈現出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個性化的趨勢,新晉的餐飲女企業家們,正在善用她們的性格上更細膩、待人更體貼的女性特征,形成更具客戶體驗感的服務特色。甚至美貌也在成為一種個性化、獨特的、稀缺性的營銷資源,被融入到餐廳的經營中。
女老板們的成功,同樣需要付出和男性同業者們一樣的努力和辛苦。女老板的存在為這個人力密集型的行業帶來了一抹不一樣的亮色。她們為這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這期,我們就和一群女老板聊天,聽她們的故事,分享她們的喜憂。用她們自己的描述,為廣大讀者描繪出一個餐飲女老板的個性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