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敏,肖水鳳,王 理,蔣 葵,董建成*
1.南通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研室,江蘇 南通 226001;2.南通大學醫學院醫學信息學系,江蘇 南通 226001
?
基于布盧姆理論的醫學信息學新課程體系分析
姚敏1,肖水鳳2,王理2,蔣葵2,董建成2*
1.南通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研室,江蘇 南通 226001;2.南通大學醫學院醫學信息學系,江蘇 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 發現醫學信息學當前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弊端,提升畢業生就業滿意度,進行課程體系改革。方法 對醫學信息學系課程體系建設及就業分析進行問卷調查,用布盧姆教育分類學理論分析課程設置的不足并改進。結果 77名學生(77.78%)提出了明確需要弱化相關課程,87名學生(87.88%)提出需要增加課程的建議。依據布盧姆教育分類學理論中知識、情感和動作技能3個領域設計了新的課程體系。結論 新課程體系根據布盧姆教學目標層次,適當減少記憶類的課程內容,提高培訓應用技能的課程比例,尤其是計算機與管理類的課程,以滿足當前就業的需求。
關鍵詞:醫學信息學;就業滿意度;布盧姆教育分類學理論;課程體系建設
【引文格式】姚敏,肖水鳳,王理,等.基于布盧姆理論的醫學信息學新課程體系分析[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6,40(2):18-21.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6.02.005
我國醫學信息學專業經過近30年的成長,學科課程體系漸趨于成熟,從技術水平和教育程度上看都還尚未與國際完全接軌[1],專業課程發展也存在著大量弊端,比如課程雜而不精,各學校自定教材缺乏統一規范,理論與實踐分開等。為了促進醫學信息學專業更快更好地發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就業滿意率,亟需構建一套合理的課程體系[2]。本課題以目標教學為基礎,旨在通過新課程體系建設以實現高質量教學[3]。現以南通大學醫學信息學專業主干課程為例,利用布盧姆理論進行新課程體系的分析。
1.1 資料來源
首先,課題組成員進行問卷設計,定稿后于2015年1月9日-5月15日發布于問卷星網站(http://www.sojump.com/),對我校醫學信息學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向學生發送定向鏈接共136條。最終獲得答卷99份,有效答卷99份,有效率100%。其次,通過登錄南通大學網站進行醫學信息學主干課程及課程學時統計。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進行問卷設計與發放;利用問卷星、Word、Excel收集整理數據;采用SPSS19.0對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及描述性統計分析;采用布盧姆理論進行新課程體系構建分析。
2.1 問卷結果分析
2.1.1 一元線性回歸法 本方法研究該專業對教材的使用關聯情況與學生對該專業的滿意程度。回歸分析系數表中,得出直線回歸方程為:Y=2.314+0.341X。常數項=2.314,回歸系數=0.341,P=0.004,回歸系數有統計學意義。表明學生認為教材內容與本專業越相關,則他們對該專業越滿意。
2.1.2 描述性統計分析法 問卷結果顯示,22名學生(22.22%)不清楚需要弱化的課程,77名(77.78%)學生提出了明確需要弱化相關課程。只有10名學生(10.10%)不清楚需要增加課程。而87名學生(87.88%)提出了需要增加課程的建議,其中有37名學生(37.37%)認為需要弱化醫學類課程,28名學生(28.28%)認為需要增設管理學類課程,表明學生對目前的課程體系不甚滿意,認為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詳見表1。

表1 南通大學醫學信息學專業需弱化及增設課程調查結果
2.2 基于布盧姆理論新課程構建過程
2.2.1 概述 1956年,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布盧姆及其同事提出了教育目標分類學,分為3個領域:知識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4]。本研究僅從知識領域出發,研究我校醫學信息學專業的知識結構與新課程體系如何構建的過程。
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強調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循序漸進的教學,逐步引導學生從簡單的識記到新知識的創造[5]。教學目標層次表為布盧姆理論的精髓所在,這6層由下向上層層遞進,逐漸濃縮,越往上課程越少,課程難度等級越高。假設從創造層到記憶層在三角形中所占面積比例為1∶3∶5∶7∶9∶11,即高層次的課程需要有一步步的基礎課程做為奠基。見圖1。

圖1 布盧姆教學目標層次表
2.2.2 構建理論 我校于2002年開設醫學信息學專業,目前課程體系仍不夠完善。現以2011級醫學信息學專業課程體系與模塊框架為例進行分析。我們將課程體系的主干課程分為6類,主要模塊框架又分為必修模塊和專業選修模塊(見表2)。并對主干課程中每門課程的學時進行統計。
主干課程中每門課程的學時計算出總學時為2237,根據布盧姆教學目標層次表由上至下每個層次按照1∶3∶5∶7∶9∶11的標準分配學時,分別為62、186、311、435、559、684學時。而實際情況是主干課程在布盧姆教學目標層次表中實際所占學時數為0、16、200、346、590、1085。詳見表3、圖2,圖中虛線圖形代表標準圖形,實線圖形代表實際圖形。根據標準圖形和實際圖形,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⑴圖2中圖形呈不規則,與標準三角形存在較大差異,直觀地體現出主干課程的安排與標準有差異,需要更改。⑵記憶層學時實際分配比為48.5%,比標準分配比的30.0%高出了18.5%,體現出記憶層課程偏多。⑶理解層學時實際與標準基本相當,較合理,不需大的改動。⑷應用層學時實際比標準偏少。在強調應試教育的中國,學校重理論輕實踐情況普遍存在。⑸分析、評價和創造層實際所占比例均與標準比例相差較多,特別是主干課程在創造層的比例僅為0。

表2 南通大學醫學信息學課程體系與模塊框架

表3 南通大學醫學信息學主干課程教學目標層次比例分配表

圖2 南通大學醫學信息學主干課程在教學目標層次表中標準與實際學時分配示意圖
2.2.3 新課程構建過程 經問卷調查結果和布盧姆理論分析,目前醫學信息學課程體系不合理,需要改革。本研究中,新型課程體系的構建是為提高就業率與就業滿意度而進行,是為就業服務的。結合本文統計結果、本專業就業現狀及社會對人才需求情況[6],對我校醫學信息學專業新型課程體系的構建提出如下修改建議:
第一,記憶層和理解層應減少課程安排。信息法學、醫學倫理學、護理學基礎、醫學英語專業關聯度小且純屬記憶,建議刪除。臨床醫學概論為記憶層,將其改為專業選修,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增加醫學常識。
第二,為改變理論與實踐分開的弊端,應當開設適當的實驗課程,比如人體解剖學和生理學的實驗課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鞏固知識,增大應用層與分析層的比例。
第三,勞動衛生、營養與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兒少衛生、毒理學等課程是公共衛生類選修課程,因為這些課程為預防醫學的主干課程,選修這一系列課程能增強學生的綜合醫學素養。
第四,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課程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之一,也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為了更好地學習后續的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絡等理解型課程,更好地應用數據庫、進行軟硬件的測試與維護等工作,這門基礎課程不可或缺。計算機語言如C、C++和JAVA等在計算機科學類的學習過程中永遠不會過時。計算機專業大致的工作方向是軟件、硬件、網絡技術、醫學影像與圖形技術四大類,主要為應用、分析、評價和創造類工作,其中尤其以軟件、網絡為現今首選。若工作方向是軟件技術類,軟件與程序設計、軟件工程及軟件方法學、高級語言等需要深入學習,所以應適當開設這些選修課程。處于大數據時代,數據庫相當重要,數據庫理論、Oracle數據庫應用專為此而設。硬件與維護、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網站建設與維護分別為硬件、計算機繪圖、網站方向的就業而增設。多媒體、通信技術、信息系統、人工智能、web工程、IP交換網絡配置與管理、安全維護等公共選修課則是學生按照興趣進行發展。
第五,衛生信息傳輸標準是醫療衛生領域信息系統中信息傳輸必須遵循的統一準則,作為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人才,必須熟練掌握標準,便于醫院信息系統的應用和管理維修。
第六,調查問卷結果顯示,28.28%的學生要求增設管理學類課程。將衛生質量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學作為必修模塊進行學習。管理學原理、衛生法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企業資源規劃、運籌學等管理學類課程,學生能根據自身愛好選修學習,增加知識,拓寬視野。
第七,考慮到學生總的課程壓力較大和學習年限有限,創造層的培養可以在更高層次進行。但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職業競爭力,在時間和精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鼓勵他們在本科階段參加競賽或課題研究。
根據上述建議修改后構建的醫學信息學課程體系雛形具體見表4。

表4 南通大學醫學信息學新型課程體系與模塊框架
醫學信息學發展尚需漫長的過程。本研究通過對南通大學醫學信息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該專業所持態度、對該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結合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進行分析,最終構建了一個模塊化學習的新型課程體系。新課程體系適當減少了培養記憶能力的課程,補充了應用技術和管理類的相關課程,包括醫學信息系統、醫院管理學和衛生質量管理等。新體系將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出市場需要的高素質醫學信息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力.我國醫學信息學教育改革勢在必行[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2,21(11):9-11.
[2]張士靖,胡兆芹.我國醫學信息專業教育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6,15(6):51-54.
[3]常金良,師東菊,高晨光.普通醫學院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1,32(3):86-95.
[4]LW 安德森.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分類學視野下的學與教及其測評(修訂版)[M].蔣小平,張琴美,羅晶晶,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35-36.
[5]徐蘇.高考英語改革與師范院校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基于布盧姆-安德森認知能力模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8(4):33-35.
[6]方習國.從人才需求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專業課程設置[J].醫學信息學雜志,2009,30(2):77-79.
(修回日期:2015-09-14;編輯:季巍巍)
Analysis on New Curriculum of Medical Informatics Based on Bloom Theory
YAO Min1,XIAO Shui-feng2,WANG Li2,JIANG Kui2,DONG Jian-cheng2*
(1.Department of Immunology,School of Medicine,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 226001,China; 2.Depart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cs,School of Medicine,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Jiangsu 226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the current drawbacks of medical informatics curriculum; To enhance graduates’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To conduct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Methods A questionnaire about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informatics and employ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curriculum and improve it.Results 77 students (77.78%) believed that relevant courses should be weakened; 87 students (87.88%) proposed that relevant courses should be added.Based on the aspects of knowledge,emotion and motor skill in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this article designed new curriculum.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hierarchy of teaching objectives in Bloom theory,new curriculum properly decreases the course contents based on memory,increases the proportion of training practical skills in the curriculum,especially the courses about computers and management,with a purpose to meet the current employment demand.
Key words:medical informatics;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5-08-31)
*通訊作者:董建成,教授,研究方向為醫學信息學。E-mail:dongjc@ntu.edu.cn
基金項目:南通大學醫學院教學研究課題(Y2014-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271668)
中圖分類號:R-0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707(2016)02-0018-04
第一作者:姚敏,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醫學信息學、免疫信息學。E-mail:erbei@ntu.edu.cn